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2016-12-26孙琳
孙琳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每堂课的核心知识入手,帮助学生把复杂的知识整理到思维导图中,引导学生在探索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特点 教学困境 教学建议 教学观念 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18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学习时思路不清晰;学生思维固化,不善于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依赖教师的讲解;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思维导图被引入数学教学中。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特点
思维导图是思维训练的工具,包括中央图像、主干、支干等部分,是由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有以下特点。
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有结构性,知识结构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以结构的形式教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旨在以图文并茂的图形来帮助学生处理信息。学生学会制作思维导图之后,可以把一个或几个单元的知识总结、整理到思维导图中。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喜欢色彩丰富的思维导图,因为色彩可以给学生带来感官的刺激,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同时,在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所学知识。
3.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在交流合作中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困境
1.教师不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有些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陈旧,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尝试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有些教师只重视成绩,并不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不容忽视的数学教学内容限制
由于数学本身的特点,教学内容很难像语文课程那样可以按照文章主题形成一个主题单元,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同时,由于小学单节数学课的知识容量少,如果每节课都画思维导图的话,那只会浪费时间,纯属走过场而已。另外,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虽有局限性,但确实是一个梳理知识逻辑顺序的好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寻找使用思维导图的有效途径。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建议
1.转变教师观念,优化教学环节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在数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要认识到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将思维导图和单元主题教学结合起来,这就要先制作出模版,然后让学生根据模版的内容完成任务。以三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为例,单元主题学习分为四个专题:第一个专题是图形的认识;第二个专题是图形的测量;第三个专题是图形的运动;第四个专题是图形的位置。这个基于思维导图的单元主题教学,教师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几何部分的要求“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设计的。“图形与几何”的整体单元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几何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性学习,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调学习主体,理解和运用知识
在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师可指导学生绘制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知识网络。例如,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像是“三年级数学复习课”,主干是每个单元的标题,分别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和克”“长方形和正方形”“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等,接下来的分支是每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梳理,找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每堂课的核心知识入手,帮助学生把复杂的知识整理到思维导图中,引导学生在探索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