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术普及类图书出版的再思考

2022-06-28王苑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普及

王苑

内容摘要:学术普及类图书作为学术著作的一种呈现形态,在具备学术著作属性的同时,也有其自身在内容、形式、风格上的特质,以及出版要求。本文立足于对学术普及类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审视,从大众对学术的需求与学术出版形态的多元化、学术出版物的通俗化与学术普及类图书的类型、学术出版物加工制作的精品化及学术普及类图书的核心元素、当前人文社科学术出版的困局与展望、学术图书编辑的专业素养几个方面,意在求索学术普及类图书出版的阃奥与方向。

关键词:学术出版 普及 大众化 精品意识 编辑素养

学术研究是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属于各学科领域的理论性探索工作。学术出版物具有专业性、原创性、严谨性、深刻性、规范性、精准性等特征,在整个出版品类中属于小众,读者群常常比较固定。然而,学术出版物并非高高在上,在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全球化的当今,通过某种方式学术出版物与大众之间可以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系。

一.大众对学术的需求与学术出版形态的多元化

当今网络时代,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便捷,以及知识性、碎片化的“十万个为什么”,人们通过搜索的方式,便能自主地解决。因而人们的阅读需求更加趋向于两端:要么趋“浅”,即基于放松、消遣而产生的“肥皂化”“娱乐化”趋向;要么趋“深”,即对基于专业领域的好奇而产生的对相关领域更为深入、更为专业的追问,或对大众熟知的领域,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希望得到更为细化、更为真实、更为丰富、更为独特的认识。

一直以来,承载“趋深”需求的内容,大多以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的形式流传在学术圈中,如何使这些研究转化为大众都能享有的财富?这就是學术普及类图书的责任。

与通俗图书相比,学术出版物最大的价值在于具有独到的观点。将学术出版物的价值最大化,开发与之相关的增值服务,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一是在内容上借鉴“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整合相关学术资源,探索学术图书数字化转换等,为读者、学者使用提供更多方便。二是在出版形式上借鉴“融合媒体”以用户和服务为核心的理念,探索纸质图书阅读的“另一种可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知识服务。如在纸质图书中通过二维码链接音频、视频,既有助于读者理解理论观点,也可以营造立体而有深度的阅读体验。如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古乐南音》在书中链接了二维码,读者在了解南音历史的同时,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欣赏到曲调优美的南音作品,从而探索了一种立体的学术出版物出版形态。

二.学术出版物的通俗化与学术普及类图书的类型

这一类出版物主要针对那些有一定影响力的作者,且内容与大众之间容易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探索学术出版物与通俗读物之间相结合的另一种形态,即学术出版物的通俗化,或者叫作“通俗学术著作”。首先,这类著作要满足一个要求,即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常由学者撰写,读者定位包括但不限于专业人群。如黄仁宇系列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以其独到的“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及高超的写作技巧,收获了很多的大众读者。其次,这类著作在内容的表达上倾向于“平民化”“通俗化”,包括通俗而吸引人的书名和各章节标题等。如蒋勋的系列著作《美的沉思》《汉字书法之美》等,语言通俗,思维发散,代入感强,广受大众读者喜欢。图书编辑在编辑这类作品的时候,要坚持“雅俗共赏”的编辑原则。也就是说,既要保持独到的学术观点和价值,又要在语言文字的打磨上深入浅出、活泼有趣,拉近学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学术普及类图书,就其取材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雅”为“俗”,即学术题材通俗化,以学术研究为出发点,向大众普及专业知识,最后达到学术的效果。如《历史学是什么》(葛剑雄、周筱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首届文津奖获奖图书),以中国本土学术资源的挖掘为基础,把深刻的史学史、史学理论知识,通过最容易为公众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读者在不经意的阅读享受中,领会知识和思想。它顺应人们的习惯性思维,直接讨论“来历”“类型”“为什么”“怎样”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每个部分的构建,也是选择人们“意中有”的东西,却出奇不意地制造出新鲜的、别样的风景。

另一种是于“俗”生“雅”。于通俗题材中学术化,即从大众熟知的题材,通过专业、学术的剖析,还原历史的细节真实,或是揭示更为丰富的一面。如我们提起时辰与年月,常常觉得它们理所当然、天然存在。而实际上,这些都是上古先民从一片混沌的时间里,一点一点挖掘出来的。在挖掘时间的过程中,先民们发现规律,印证规律,运用规律,经历过失败,最终留下了成功。《中国古代纪考》(张衍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出版,获评2019年度“中国好书”)一书,从历史学的角度,分纪日、纪时刻与时辰、纪月、纪年四部分,参考甲骨金石文献,概述了古人的时间意识、时间认知以及纪时方法的演进,并涉及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等与时间相关的重要问题,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人对时间变化的认识及其记录方式的改变,化繁就简,既见史学功底又意趣盎然。

三.学术出版物加工制作的精品化及学术普及类图书的核心元素

不同于其他出版物的阅读,学术阅读属于刚需性的深度阅读,对于书的品质要求更高。学术出版物走向大众,实现破局,精品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前提。首先是内容的精品化,从源头寻找思想精深、观点独到并能与大众产生共鸣的作品。其次是编辑校对的精品化,精心打磨提升作品的内容价值和形式表达,提升出版物的编校质量。再次是装帧设计和印制的精品化,要在外在封面和版式的设计上兼顾大众审美趣味,选择适合的纸张,提升阅读品味,使读者第一眼便与作品建立链接。学术出版物的精品化不仅满足了读者的深度阅读需求,还能满足一部分读者对于藏书的高端需求。而学术普及类图书作为学术出版物的一个门类,又有其区别于其特殊的核心元素:

一是学术的高水准。学术普及类图书首先是学术类图书,必须要考虑其自身的品格、规范和标准。我们当然希望它拥有更多的读者,但其自身的学术价值绝不能为迎合市场需要而改变,也不能降低自身标准迎合读者;它要求作者必须具有渊博的学术涵养。要给受众一杯水,自己需要准备一桶水。

二是对当代性、当下性的揭示。学术普及类图书如何“普及”?首先应当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网友这样评价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它“通过这种实地探访的形式,杜甫本人也被置于当代生活的语境之中”,“我们总是把杜甫古典化,其实适当的作法是对其‘当代化’,这也是T.S.艾略特说的‘不仅要考虑传统的过去性,而且要考虑传统的当代性’”。

“杜甫的一生,平凡得如一粒尘埃,毫不出彩。困顿得如一条崎岖的小路,坎坷不平。杜甫没有李白那么幸运,没能赶上一个好时代,安史之乱的爆发,如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杜甫和每一个人的身上。这样的历史时代,使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尝尽种种生活的艰辛。”(《杜甫:中國最伟大的诗人》,洪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这样的一部书,一下子就击中了千千万万普罗大众的内心。

三是表述的通透性与个性。严耕望在《治史三书》中说,学术类图书的“写作事实上不但是为了向外发表,同时也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常有人说某人学问极好,可惜不写作,事实上,此话大有问题。某人可能常识丰富,也有见解,但不写作为文,他的学问议论只停留在见解看法的阶段,不可能是有系统的真正成熟的知识”。而学术著作的观点、史料引文向学人讲述,直接引述即可;学术普及类图书则要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观点、材料进行翻译、解读、诠释,让大众能听懂。

真正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他们往往能够举重若轻,把道理说得明白易懂。普及学术,需要学者换一种姿态进入学科领域,摒弃艰涩、枯燥的专业术语、学术公式,以及复杂、烦琐的考据、引证,而换之以平实亲切的语言、可触可感的事例、生动形象的图片向公众展示学术的分量,让大众体会学术的魅力。

四.当前人文社科学术出版的困局与展望

总体来看,中国学术出版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但相较于科技出版而言,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国学术出版的影响还比较滞后。

不过,中国学术出版的图书和从业人员数量在世界上都是惊人的。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人员产出学术论文,虽然这些学术论文中也有滥竽充数之作,但总体上中国学术论文的数量是其他国家比不了的。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科技、工程等理工科领域的学术出版已经与世界完全接轨了。这些学科的内容是“硬干货”,中国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已经融入到国际学术体系中,交流、写作没有任何问题。

但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国的学术环境和标准与西方则完全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我们中国人关注的问题和西方人关注的问题完全不一样。因此,中国学术出版可以概括为:量大、人多、成果多,但同时基本上学术内容都是在中国文化以及汉语体系下的。

目前,我国的学术出版,尚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中国学术出版在西方国家、在全球的影响还非常小,特别是人文领域。社科方面,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法律、经济制度等还较关注,但是对人文科学领域则没有什么兴趣。即使有兴趣,也更多是对古代感兴趣,而不是现代的人文思想。

不过,现在中国学术出版的能力很强,包括数字出版,纸质出版,多媒体出版等。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学术出版生产一直是在自己的轨道上进行。所以,对于中国学术出版,我们应抱有更多的期待,希望国内的学者更加国际化,更能够有国际化视野。

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思考是有边界的,一个学者在中国范围内考虑问题,就容易只考虑中国自己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的学者能够有更高、更开阔的视野去看待问题,跳出局限。目前,我国具有这样高度国际化视野的学者还太少,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当然,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学者的培养和变化不是一时的。

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的出版能够更加国际化。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多语种出版、多领域出版、多媒体出版、海外销售渠道建立等。但我们更不该急躁,学术出版是慢工出细活的事,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且这很难在一段时间内就发生巨大的改变。其实,学术出版和做学问一样,都需要有耐心。

五.学术图书编辑的专业素养

专业品质是学术出版的生命线,出版物的学术性、思想性、科学性是其真正的生命力所在,学术普及类图书也不例外。而学术出版的这一品质,是由作者、编者和读者共同赋予的。

但学术出版物并非高高在上,它与大众之间其实缺乏的就是一座桥梁,而编辑正是这个“搭桥人”。作为学术图书编辑,我们受益于当前学术出版的振兴,也肩负着提升学术出版水平、弘扬优秀文化成果的使命。一方面,我们要深入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等相关政策,贯彻执行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提高学术著作出版质量;另一方面,做好学术著作出版需要明确学术著作出版的边界。正确认识学术著作出版的类型边界,合理规划学术著作出版的规模边界,自觉维护学术著作出版的品质边界,是我们开展选题策划、编校加工、宣传推广等各项出版工作的前提。

另外,编辑要对优秀的学术著作做更细致的区分,以进一步明确学术著作出版的重点。好的学术著作必须关注现实,同时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侧重于回应现实热点、解释实践问题、带有一定应用性的优秀学术著作,其读者面可能更广;侧重于回答学科基本问题,构建学科基本理论,给人以理念、价值、方法、结构等思想启示的优秀学术著作,更有可能常销;而能够回应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且思想深刻、见解精辟、方法独特、极具创新性与突破性的学术著作,则有可能既畅销又常销,这样的学术著作如能做到语言隽永、深入浅出、振聋发聩,就能走向更广大的读者,实现更广泛的文化价值。

不同类型的学术佳作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不同的读者对象和生命周期,其出版效益及实现效益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操作上应有所区别。这些作品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学术著作出版的优质品种和重点关注对象。

作为学术图书编辑,我们只有了解学术著作出版的类型边界,才能正确认识学术著作出版的内涵与效益;只有认识到学术著作出版的规模边界,才能充分利用宝贵的学术著作出版资源;只有严守学术著作出版的品质边界,才能多出精品,成就经典。

同时,编辑也需通过探索学术出版形态的多元化、学术出版物的通俗化、加工制作的精品化的努力,使学术出版物实现破局、走向大众成为可能。图书编辑要承担起传播优秀文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将更多有品、有趣、有用的学术出版物推向大众。

(作者单位:山东友谊出版社人文图书编辑部)

猜你喜欢

大众化普及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合江农商银行向市民普及金融知识
大众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探究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