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智能财务完善路径探析

2022-06-28李丽娟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实现路径新时代

李丽娟

摘  要:文章分析高校智能财务建设的现状,提出了高校智能财务的完善路径:第一,进一步梳理财务业务流程,实现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第二,构建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第三,完善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渠道,打造校内各部门信息系统智能联合平台;第四,增进合作,实现财务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协同发展;第五,健全智能财务评价机制,提高财务智能化建设水平;第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第七,提高智能财务安全意识,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第八,优化智能财务应用系统,提高智能财务系统服务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智能财务;建设现状;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2)02-0034-03

高校智能财务是指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运用于财务工作,对传统财务工作进行模拟、延伸和拓展,以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降低会计工作成本,提升会计合规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促进高校财务在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作用的发挥,构建财务管理新模式,通过财务的数字化转型推动高校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近年来,高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专项项目资金投入持续加大,报销单据增加,要求提供的财务统计报表数量日益增多且形式多样,对高校财务的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受编制影响,高校财务人员数量往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急需寻求突破、提高效率,加强和完善智能财务建设势在必行。

一、高校智能财务建设现状

(一)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局部化、模块化

当前,我国高校智能财务建设进度相差不大,特别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后,财政一体化平台建设持续推进,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上起到了表率作用。在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引下,电子票据、信息化缴费平台、国库资金一体化支付平台等均已使用,网上报销系统也在高校被推广应用。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呈现出智能财务信息系统运用的局部化、模块化特征。

(二)高校财务软硬件相对稳定、更新缓慢

目前,高校财务建设较为成熟,财务管理已形成固有模式,财务硬件使用相对稳定,财务软件系统由长期合作的软件商提供。软件使用的智能化程度取决于软件开发的进度和服务程度,各信息系统之间因系统供应商不同,往往会出现系统兼容扩展能力不足,接口无法对接,或对接代价过高的问题,进而影响财务智能化建设进程。部分高校还存在财务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智能财务建设需求、财务信息安全不能得到绝对保障的问题。总体上看,高校财务硬件和软件更新进展缓慢。

(三)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具有相似性、易复制性

高校智能财务建设是服务于高校财务业务工作的。高校财务主要业务涉及学杂费的收缴、凭证审核、会计核算、国库资金结算、财政和校内预决算、内部控制、绩效评价、财务分析、报表统计、信息查询等。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往往以财务业务事项为导向,高校财务业务工作的相似性使得高校智能财务建设也具相似性。由智能财务运用较好的高校做楷模,智能财务可以在高校被广泛推广应用,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又呈现出易复制性的特点。

(四)高校财务人员存在惯性思维、观望心理

高校财务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会计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核算、资金支付、费用收取、档案管理上。这些工作具有业务量大、重复性高、例行性操作的特点,财务人员严谨、理性、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具有某种思维习惯,保持特定工作模式,往往对新事物推动力度不够。智能财务的应用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业务和财务交融性增强,部分财务人员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存在观望心理。

(五)高校智能财务建设不顺畅、协调不力

高校智能财务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一些高校,智能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培训或服务跟不上,师生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师生智能财务使用体验度降低。还有一些高校部分师生不能从以往的线下模式转变过来,产生抵触心理,智能财务建设从最开始的美好愿望演变成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的局面,智能财务建设整体进展缓慢。此外,部分高校各业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现象严重,不能做到全校一盘棋,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无法交互使用,信息流通阻塞,财务与部门业务之间难以融合,影响工作效率及工作成效。

二、高校智能财务完善路径

(一)进一步梳理财务业务流程,实现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

高校应进一步梳理财务业务流程,将财务管理流程重塑作为财务智能化建设推进的基础环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业务事项为依据,以财务工作流程、作业程序为主线,梳理出工作流程及作业程序的瓶颈,在业务过程中查找关键点,增强各业务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实现财务部门内部各模块互联互通,做到精细化管理,最细颗粒度规划。同时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条件,包括和第三方合作等,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结合智能财务建设目标,点对点把手工基础性工作转移到由系统程序完成的工作中,不断进行局部改造与完善,分步实施。

(二)构建智能财务共享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的智能财务系统资源,根据高校自身财务建设情况,以财务部门为核心,构建智能财务信息系统平台。将电子签名、身份认证、影像采集、电子回单、合同管理、图像及语音识别、移动应用等运用到平台中。实现财务费用收缴系统平台、账务管理系统平台、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平台、电子发票识别系统平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平台、财务机器人、财务核算云平台、差旅平台等应用平台由点及面、互联互通。

(三)完善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渠道,打造校内各部门信息系统智能联合平台

高校应推动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深度融合,解决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与理念不统一问题,营造良好的沟通协作环境,做好部门之间信息衔接,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信息系统关联工作。将工资系统的人员信息和薪酬信息、资产管理系统的资产信息、学生系统的学生学籍信息及学生奖助学金信息、科研系统的科研经费信息等与财务系统对接,在高校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相互传递和交换,搭建高校智能財务一体化信息平台。

(四)增进合作,实现财务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协同发展

高校应注意国家政策导向,注重新媒体、新信息技术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借助政府的引导作用,用市场机制协同多方社会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智能财务的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如财政、审计、税务、教育、统计等,往往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准则等方式从政策上或制度上进行管理、协调,推动各应用主体完善智能财务体系。高校要及时跟进,利用政策,积极与系统供应商沟通协作,紧密各系统平台之间的关联,增强财务平台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提高财务系统接口的衔接性;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智能平台,实现金融科技与高校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高校财务部门应及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升级智能化财务管理系统,通过平台整合,实现财务政策層面、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协同发展,促使高校智能财务顺利开展。

(五)健全智能财务评价机制,提高财务智能化建设水平

智能财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适时评价,不断完善。智能财务评价涉及智能财务各信息系统应用、数据质量及流通性、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评价方式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可以由高校聘请专家来完成,专家包括智能财务建设开拓者、不同行业的财务人员、高校教师、政府税务银行人员等。根据评价结果,对智能财务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平台调试,不断完善实时、动态、高效的智能财务信息平台,优化提升系统运行的有效程度。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转变人才管理模式。智能财务建设促使财务工作重心转移,高校财务人员的职能由传统的核算模式转变为以管理模式为主的大数据统计、分析、报告、信息公开。高校应强化财务监督职能,提高财务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其次拓宽人才培养的宽度。增强财务人员智能财务思维和运用能力,促使财务人员转变定位,强化自身知识储备,在纵向专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拓宽知识的横向宽度,建立起协同创新的知识体系。财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更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确保高校智能财务系统高效运作。

再次提高人才培养可持续性。加强高校财务人员智能财务信息化培训,建立终身学习机制,提高财务人员智能财务技能水平。设有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的高校,要将智能财务相关课程融入到专业建设中,依托产学研实训基地,搭建产教协同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智能财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破解人才结构性短缺瓶颈。

(七)提高智能财务安全意识,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委托第三方进行安全保障或由智能财务系统建设的供应商直接负责安保,他们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安保服务,但是要与其签订保密协议,确保财务信息安全。二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统一监管,财务信息安全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三是财务人员应做好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规范操作系统,及时备份财务数据等。财务工作不要仅仅局限于财务业务,财务工作人员也可以不局限于财务专业,要兼顾数据库维护及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升对财务数据安全的监测、检查、分析与处理能力。四是要加强智能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查找数据流通及系统建设风险点,进行风险防控,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八)优化智能财务应用系统,提高智能财务系统服务水平

实践中,高校教师希望简单便捷地完成费用报销和简明清晰的财务信息查询;学生希望快速完成缴费退费查询及获得票据凭证;各业务部门希望数据互联互通、任意抓取,准确及时高效完成各项数据统计分析;信息使用者迫切希望智能财务系统真正达到智能状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趋成熟,财务信息系统人体体验和人机交互将更为频繁,财务智能化水平也会越来越高。高校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智能财务应用系统,提高智能财务系统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梅岭,黄虎,佟成生,等.智能财务的基本框架与建设思路研究[J].会计研究,2020(3):179-192.

[2]刘勤,杨寅.智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9(2):26-34.

[3]佟吉禄,高春雷,杨晓伟,等.深化业财一体化建设 构建数字运营体系:中国铁塔财务数字化建设和运营实践[C].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2019(第三届)上卷,2019:711-720.

[4]丁友刚,吴玮琼,刘阳,等.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历程、趋势与内涵[J].会计之友,2021(9):116-124.

[5]杨涛,辛清泉.高校智能财务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财会月刊,2021(8):42-47.

[6]周守亮,唐大鹏.智能化时代会计教育的转型与发展[J].会计研究,2019(12):92-94.

[7]刘勤,尚惠红.智能财务-打造数字时代财务管理新世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实现路径新时代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