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POA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以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教学为例

2022-06-25蒋红媛

科教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交际笔者大学

蒋红媛

(楚雄师范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基本涵盖所有大学校园,但翻译教学并不是所有大学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对听、说、读、写的培养,对五大要素之一的‘译’有所忽略。”特别是随着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压缩,一学期分配到翻译的教学课时更是屈指可数,甚至有的院校没有单独的翻译教学环节。同时,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主要以教材为基础、以应试为目标,教师教学理念不够新颖,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部分脱节,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缺乏翻译学习兴趣,从而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瓶颈。

2 POA 理论

基于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调整和创新。赵玉华、张文奕认为:“正确且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犹如灯塔,指引着整个英语教学改革的航向,只有它的确立才能确保教学方法、测试手段等配套环节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POA能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很好的教学理念指导,其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POA(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团队创建的一套教学理论体系,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实践性。该理论体系下的“产出”不仅包括传统“输出”中的说和写,还包括口译和笔译,既注重产出过程又注重产出结果。同时,和传统的教学理论不同,该理论强调教师在各个教学流程中的作用是“中介”。该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组成。

在教学理念方面,POA 强调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育人说。“学习中心说”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该教学理念既不会过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不会让教师纠结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主导的“度”。在“学用一体说”的理念下,教材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心骨”,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运用来展开。“全人育人说”的理念强调育人的全面性,这一点与2020 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

POA的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和选择性学习假设。传统的教学大多遵循输入→输出的顺序来设计教学环节,而POA 中的输出驱动则让学生先尝试任务产出,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要学习什么和怎么学。针对学生在尝试产出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会提供一些学习材料,帮助和促成他们产出任务的完成,这就是POA 的输入促成。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语言基础对教师在输入促成阶段所提供的输入性材料进行选择性学习,从而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这就是POA 的选择性学习假设。

POA 的教学流程是驱动→促成→评价。在驱动阶段,教师给学生一个特定的交际场景,告知学生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让学生尝试产出,并在此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知识缺陷,更加明确自己要学什么和怎么学。促成阶段包括三个主要环节:“教师描述产出任务;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传统的动态评价或形成性评估,主要是教师对学生一学期学习过程中的作业(任务)完成情况、考勤和课堂表现的综合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相较于单一考试型评价有一定的优点,但评价的维度和效果有限。POA 中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评价方式,包括即时性评价和延时评价,即学生完成任务后的即时评价及对学生课后复习和拓展性学习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最终产出效果的评价,从而利于教师教学的改善。

3 POA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文化主题是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段落翻译考试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笔者在设计一学期翻译教学时,一单元课文安排一次翻译教学,按照模块进行。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中国饮食文化这一主题。笔者在设计这一主题的翻译教学时,把POA 运用到教学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的教学对象是大学英语混班教学的大一学生,班级人数为40 人,学生的高考成绩在65-121 分之间,英语水平差距较大,这也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点。在此翻译教学之前,学生仅上过两次翻译课,翻译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翻译能力整体偏弱,词汇量整体不大。

3.1 教学目标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目标分成交际目标和语言目标。”交际目标是否达成要看学生是否能完成特定交际任务。虽然此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把汉语文化类文本翻译为英文文本的笔译能力,但是从翻译的本质来看,笔译本身也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因此,此课程教学的交际目标为:学生能掌握菜单上的特色菜名、食品外包装上的成分表和营养功效以及问卷调查的翻译方法,改掉词、字对译的不良翻译习惯。从语言目标来看,此课程的语言目标主要是拓展学生的主题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随着大学英语不断改革,词汇教学已不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翻译而言,没有词汇基础就像好的建筑师有很好的设计图,但是没有水泥和砖头无法建造出房子一样。根据POA“全人育人说”的理念,此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包括思政目标及人文性目标,前者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后者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

3.2 教学过程。

3.2.1 驱动(线上完成)

由于教学时长的限制,笔者提前一周让学生在学习平台完成驱动任务,分为三个步骤实施。

步骤一,笔者为学生呈现了三个交际场景。

场景一:你在大学城的某餐厅做兼职,店里时常会有外国留学生光顾,所以老板请你帮忙把菜单翻译为英文版。笔者提供一份中文菜单给学生翻译,设计菜单时笔者会考虑这些菜名的英文翻译所用的词汇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同时,笔者把菜单设计为素菜类、荤菜类、汤类和主食类,选取的菜名或食物名是中国比较有特色或代表性的,如宫保鸡丁、北京烤鸭、红烧狮子头等。

场景二:一个学长撰写毕业论文,请你帮忙把论文中的中国饮食文化问卷调查翻译为英文。此问卷由笔者提供,其中的问题和选项都比较基础,如:你来自中国的哪个地区?你平时以什么为主食?你喜欢吃中国菜系中的哪种菜?你更偏爱以下哪种口味?你最喜欢哪种烹饪方式?……

场景三:一个外国人在超市选购柠檬茶,请你帮忙翻译外包装上的配料表及营养成分和功效。(柠檬茶外包装照片由笔者提供)

这三个场景都具有很强的交际性,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景,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符合POA对此步骤的要求。

步骤二:学生尝试完成以上三个交际活动。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参与其中一个任务,每个任务的人数上限是14 人。这三个交际任务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学生真正进入翻译后的感受是:翻译的文本都很接地气,但是很多无从下手,这就让学生有了知识饥饿感,有了参与的兴趣。

步骤三: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让学生明确此课程的交际和语言目标,并告知学生产出的类型是把汉语版的文本翻译为英语菜单、问卷调查表和柠檬茶外包装。

3.2.2 促成(线上+线下)

步骤一:在线上指导学生按照三个步骤完成翻译任务,即译前准备(小组+个人)、译中(学生在课前完成个人译文后在课上小组讨论译文)和译后(小组课上完成)。译前准备主要是词汇准备、平行文本阅读、主题视频观看学习和相关翻译理论文献的阅读和学习。译中主要为语言转换、小组讨论。译后主要为回译和译文的审校。

步骤二:学生明确产出任务的完成步骤后,为了走出学生无从下手的困境,帮助他们获得任务完成的成就感,笔者提供文本、视频和文献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的任务类型及自己的语言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此步骤,教师提供英文版和双语版菜单、食品外包装和问卷各两份,“舌尖上的中国”双语视频五个、Hello China 中国传统文化英文短片60-67 集、学堂在线课程《英语畅谈中国》——第五单元“美味九州”视频(湖北大学录制)、学习强国上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三篇英文及双语文章以及知网上关于菜单和产品说明书(食品类)翻译方法和技巧探讨的论文各两篇,确保各个英语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

步骤三:在课上检查各小组译前准备情况,对各小组的译前准备进行评分,并把译前准备不足的地方反馈给学生改进。然后,笔者监控各小组的翻译讨论,指导学生通过回译进行译文审校,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3.3 评价(线下)

此教学案例中,对学生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

即时评价:根据小组译文和汇报进行评分。译文的评分标准由笔者提供,分为小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小组评分占40%,教师评分占60%。小组汇报内容包括译前做了什么准备、译中遇到的难点是什么以及解决的方法、此文体翻译时要注意什么,并展示在此过程中所进行的词语、表达和句型的积累。学生完成后进行点评、补充,重点点评学生译文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重点补充学生没有讲完整的文体特点和翻译中要注意的问题。

延时评价:要求学生通过课后复习,一周内个人提交2021 年6 月或2020 年12 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段落翻译译文一篇(六选一);两周内分小组完成以下任务:(1)为学校的溢香餐厅设计一份英文简洁版菜单;(2)以学校志愿者社团成员为调查对象,设计一份关于饮食习惯和偏好的英文问卷调查;(3)完成某品牌玫瑰花茶饮的产品成分和功效说明的翻译。具体要求为:译文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但组长(笔者指定)应明确每个参与者的具体任务,并确保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要求学生不重复参与相同类型的翻译任务。学生完成后,根据学生提交的任务评价学生的产出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在之后的课程中集中评讲。

4 总结与反思

在POA 的指导下,此次翻译教学的教学目标全部达成。对照交际目标,学生掌握了本次课程的三种应用文体的翻译方法;对照语言目标,学生积累了大量中国饮食文化主题相关的词汇、短语、表达和句型;对照思政目标,学生对灿烂的中国饮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自学能力,提升了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同时,有了输出驱动假设环节,学生尝试产出,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实践的能力。总之,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也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知识模块,大学英语教师要探索更多适合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猜你喜欢

交际笔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老师,别走……
两块磁的交际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至善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性能相差达32%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