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策略
——基于融媒体的研究视角

2022-06-25孙吉亚

科教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院校职业

孙吉亚 李 倩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1 研究目的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背景和传播载体发生转变。高职院校应利用融媒体的特征,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发挥融媒体的优势作用,把握以融媒体为载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探究构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方法策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2 发挥融媒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

融媒体是指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手段与网络新媒体进行全面系统性融合,加强了各类媒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多种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型媒介载体,形成了立体的“全媒体”。融媒体具有高时效、碎片化、互动性、深入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做好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这些特征的优势作用。

2.1 高时效传播,借助热点焦点问题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时效性是信息化时代的主要传播优势,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就是高时效性的代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高时效传播的特点,借助热点焦点问题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2.2 碎片化信息,开启多元化学习方式

在融媒体的推进下,因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和篇幅等限制,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整合碎片化的海量信息资源,通过微党课、微团课等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启多元化学习方式。

2.3 互动交流,及时反馈思政教育效果

融媒体推进下,媒体人和受众的界线划分正在淡化消失,双方通过直接对话实时互动。网络思政教育通过及时反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教育效果,并不断调整完善教育策略。

2.4 深入互融,丰富网络思政教育内容

融媒体能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视频、图文等方式更加深入地触动受众的内心。基于融媒体深入性的特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媒体互融,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促进其发展。

2.5 开放自由,拓宽育人渠道

融媒体是新闻自由的重要体现,相较于传统媒介,它自由开放的特点为受众带来更多阅读、观看、抒发感想的机会,也能激发受众的开放性思维。融媒体的开放性能使更多人群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拓宽育人渠道,打通多种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3 以融媒体为载体进行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3.1 以学生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本应该作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是学生,要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思想,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能力的培养。

3.2 趋利避害原则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融媒体结合,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过滤和净化网络不良信息,增加积极舆论引导,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确保正向教育效果。

3.3 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融媒体的媒介选择,还是教育内容和方式,都需要注重遵循三贴近原则,努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感染力。

3.4 互动交流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便利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互动交流原则。引导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广泛关注和传播,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

4 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策略

4.1 “分阶段”构建

4.1.1 新生适应性思想引导与教育

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校园开启人生新的阶段,对诸多事物充满好奇与新鲜感,但却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思想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应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和舆论正向引导教育。

(1)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被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大一新生刚刚开始独立生活,人际交往方面容易轻信于人,遭遇诈骗后缺乏处世经验,容易出现突发状况或安全隐患,因此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常见的电信诈骗案例、可疑情况反馈渠道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等方面的教育,提升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舆论正向引导教育。新生的思想尚不成熟,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引导。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加强教育,通过教育引导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判断能力,增强学生对网络不良风气的免疫力。同时应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渠道反馈和解决问题。

4.1.2 入学专业导引教育

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业院校学生只有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为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以融媒体为载体,通过朋辈榜样引领和成长案例分析做好入学专业导引教育。

(1)朋辈榜样引领。融媒体可以将新生与高年级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新生对所学专业涉猎不深,通过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进行答疑交流、经验分享,对新生在专业学习、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高年级学生的榜样事迹,树立标杆模范,充分发挥朋辈榜样引领作用。

(2)成长案例分析。入学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贴合实际,提升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可。以融媒体为载体,通过系列讲述本专业的学生成长报告,让学生看到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可以有哪些收获,未来可以成长为什么样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目标,奠定学生的专业化学习基础。

4.1.3 大二年级的专业实践教育

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大二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这一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好专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培养学生疏导自我情绪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4.1.4 大三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教育

如何将专业技能转化为职业技能是大三年级学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阶段应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从就业指导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自身优劣势,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制定未来发展路线。为确保学生能够快速适应职场环境,提供职场技巧、职场注意事项、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指导;其次,以融媒体为载体,借助网络途径,组织优秀毕业生开展线上职业论坛沙龙,制作就业指导微课等,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和择业等问题答疑,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第三,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企业导师的力量,职场优秀人士分享正确的职业引导,减轻学生就业方面的迷茫和不安。

4.2 “分模块”构建

4.2.1 理想信念教育

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首先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爱国爱党的有为青年。教育引导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四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100 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和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走向如今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美满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是正确的党,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拥护和为之奋斗的党。通过开展“百年党史百日学”“讲好红色故事——我家乡的英雄”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党史、了解中国文化、领会中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当代青年坚定的理想信念。

4.2.2 素质教育

通过素质教育项目开展和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达到育人效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从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奉献精神、正确的竞争观念、法制观念等方面进行培养。教育是动态的,要结合学生的现状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结合趋利避害原则,以社会热点事件积极传播素质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确保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4.2.3 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对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来看,人际交往、挫折承受能力和意志力等方面是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融媒体视域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需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体系,通过微课、心理知识小讲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多元化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其次构建多种心理健康咨询渠道,通过网络、电话、树洞等方式构建倾诉渠道,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疏导;第三,通过融媒体宣传的力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关爱特殊群体同学,构建和谐校园。

4.2.4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教育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高职院校学生应该树立的理想目标,也是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模块。首先,教育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练就职业本领,成为具有真本事的“工匠”,其次,不忘职业初心和职业理想,在精神层面培育“工匠精神”,第三,将“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奋斗的目标,以融媒体为载体,传播大国工匠事迹,发扬大国工匠精神。

5 结论

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融媒体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职业教育的学生特点,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融媒体为载体,通过“分阶段”“分模块”的策略构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