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思辨 促内驱 塑人生
2022-06-23姜琢瑕
摘 要: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中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日常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提升依然存在瓶颈。笔者以英文叙事诗为例,运用教育戏剧手段,结合PRBA原则与POEM改编模式,补充诗歌留白,深化学生情感体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赋能;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剧本编写、角色扮演、情绪感知等方式,实现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教育戏剧;自主学习;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姜琢瑕,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商贸职高。
一、瓶颈:自主学习素养如何提升
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中职英语阅读课带来了新的变化。学生思维方式及文化认知能力的提升被提上日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需非常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与应用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依托课本,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学生運用适当的策略形成可持续的学习动力,笔者认为尚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自主学习方式较为单一
尽管现阶段在多种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教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的布置形式比以往丰富,但本质上依然无法脱离巩固字词、课文背诵等传统理念。差异化任务的缺失,必然导致部分学生渐渐失去参与的兴趣。于是,长久的内驱力就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素养就无法落地。
(二)学习诉求变化未能满足
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诉求也在改变,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学作出调整。学生对于可参与性高、具备一定创造性和情境性的学习任务兴趣较高。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应当在提升操作性和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创设情境,逐步建立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机制。
二、思考:教育戏剧驱动学习能力提升
(一) 戏剧元素驱动言语表达
教育戏剧是非常利于语言学习的方式与手段。它不以学习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为目的,而是运用戏剧的元素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它是一种组织学习的方式手段,是一种自主、创造的过程。运用戏剧的基本元素,带领学生探索人生百态,帮助他们摆脱时间、空间和经验的限制,也让学生得以摆脱知识经验的束缚,真正在生活中学习,充分挖掘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内驱力。
(二)诗歌留白搭建创意舞台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语言凝练,想象丰富,节奏感强。诗歌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有着独到的作用。诗歌的留白更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
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活动形式,戏剧活动在诗歌的探索学习中更为有效。在戏剧活动中,学生所运用的追问、推断、概括、重现等思维方式,能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地诗歌主题和内容,以多种方式充分挖掘诗歌表层和隐含的意义。这种在特定情境下的创造性任务也符合当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诉求。
(三)素材改编助力素养落地
叙事诗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或叙事来抒发情感。它具备小说的叙事因素,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叙事诗适合做场景的戏剧化改编,让学生通过沉浸式的演出体验,提升感知力与共情力。
本课例选自英国现代诗人Charles Causley的一首简单的叙事诗What has happened to Lulu。这首诗通过Lulu家人的口吻,表达Lulu离家出走后家人的情绪,探讨其离家出走的动机。诗中的家庭亲子关系主题适合作为教材内容的拓展补充,有助于学生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利用戏剧手段改编,为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提升赋能。
三、实践:创设POEM模式,分层提升学习能力
本课例是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1》第十单元“How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一课的拓展补充,旨在结合单元主题,基于现有的阅读课教学模式探讨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式,从而启发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内驱力。鉴于诗歌改编这种形式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相对陌生,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分层活动的实施,本课例计划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解读诗歌的叙事元素,找到构成场景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第二课时的合作完成剧本,学生在第三课时依据自创剧本进行场景重现与角色扮演,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人物情绪,深化情感体验。
(一)寻找元素,创设情境
与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诗歌的某些叙事因素往往隐藏在诗歌简练的文字里。对于原作中的显性叙事因素,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扫读训练将其找到并进行整理。而那些隐形叙事因素,则需要学生通过联想、推断或结合生活经验来确定。鉴于诗歌解读的多样性,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逻辑合理的解读,教师应依据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适当给学生搭建脚手架,给出大致的思考方向。
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明确诗歌戏剧化改编的主要流程,笔者尝试创设了POEM模式,它包括persons (人物)、occasions (场景)、emotions (情感)、movements (动作)四要素。前两要素对应诗歌戏剧化改编所需的主要叙事因素,后两个要素是学生应用戏剧化手段进行场景重现、角色扮演和内心分析时的主要落脚点。这个原则适用于学生对于简单的诗歌进行自主改编及表演,也为学生将来自主学习其他体裁文章提供方法启示。
基于POEM模式,教师引出Scene Setting的概念,引导学生将从诗歌文本中收集的人物、地点、时间等叙事因素加以整合;并结合生活经验适当推理,用想象补充留白,提出适合改编的场景主题建议。
(二)个性任务,分层实施
在第二课时,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尝试完成剧本编写。教师引出“剧组任务单”,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根据自身所长明确分工。小组成员的任务应体现协作性与差异度。在本课例中,教师明确了组员的四类分工:
基于不同学习水平、兴趣特长以及性格特点,学生在团队中各司其职。最终呈现的剧本由组员共同参与构思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场景的创编,并提供相关话题的对话范式。剧本创编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对于这类新鲜任务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
(三)演析结合,深化体验
在第三课时,学生依据所编写的剧本及准备的道具,在课堂还原诗歌场景。此时,教室转化成具有戏剧意义的“场”,可以是Lulu的卧室,也可以是带壁炉的客厅;一把椅子可以是床,也可以是沙发。学生在编写剧本时,对于人物的内心活动已有初步体会。在本课时的任务中,学生将深化对诗中人物的情感认同,从不同角度表达差异化感受,并通过演析结合的方式探讨分析事件动机。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了PRBA这一方法,即Personal Response-Based Approach(基于个人反应教学法)。这一方法强调学生对于文本表达的自我感受和见解。当与Hot-seating等一系列教育戏剧范式结合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推理综合等思辨能力将被有效激活,从而形成深层次、多维度、能自持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场景创设和角色扮演中获得的自由度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把控的难度。教师需要以预设的半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乎情理、逻辑自洽的推理与表述,使学生的场景重现与表演始终围绕着诗中人物情感及其动机主线,并紧扣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例如,在两组学生重现第一个场景后,教师提问小组中Lulu的扮演者:
T: Can you tell me how you feel, Lulu?
S1: I feel sad because I miss my home.
T: I feel the same, and I think your families are worry about you.
S2: I feel relaxed, because I can finally leave my home.
T: I understand you, but do you know that your families are worry about you?
两名学生的回答在给定的文本背景中都属于合情合理,都值得肯定和鼓励。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需体现对学生反应的评价以及活动主线的把控。
(四)伙伴评价,实时反馈
教师在Hot-seating环节对学生的反馈作出评价。学生也可互相开展对小组或个人的评价反馈。评价的维度包括剧本的编写、道具的使用与表演过程。教师还需对学生在一系列任务后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评估的实施变得方便快捷。在本课例中,学生使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对同伴的表现以及自身对所学文本的掌握程度进行实时评估。
四、成效:内驱力激发师生共成长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学生接触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阅读课中进行诗歌文本的解析,而且适用于在其他学习环境下对各类文本进行深入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专注度和持久性也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自主学习更有动力
经过这次教学实践,学生对于诗歌的刻板印象有所改变,开始欣赏诗歌带来的无限想象。他们会在教师的建议下自行选择合适的英文诗歌,结合课内学到的方法合作对诗歌文本进行简单的改编。教育戏剧让他们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开始学习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我,勇于自我表达。
(二)合作学习更有凝聚力
诗歌碰撞戏剧的尝试,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快乐、思考与创造的魅力。来自同伴的支持给予他们宝贵的信心,学生开始热衷于参与团队合作的项目。这种合作不仅局限于课堂,也体现在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比赛。
(三)教学相长更有能力
教与学是一种互相成全。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素养、课堂组织与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开始研读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及相关论著,从各种戏剧研究著作及经典戏剧作品中汲取营养。教研组广泛开展教育戏剧研讨活动,参与校外相关的主题研讨以取他人之长。在学生的戏剧比赛排练中,辅导教师与学生互相赋能,在这个延伸的课堂中将教法的开拓与学法的创新完美交融。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感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诗歌的学习会对学生上述能力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響。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综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合作创作剧本,培养协作、推理等思维能力;切身体验理解诗歌意境与人物心理,产生共鸣与共情。这些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自身素养与职业前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诗歌的戏剧化改编,不仅可作为理解诗歌的手段带领学生走入英文诗歌的世界,也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形成、学科素养的长远发展有着深刻意义,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王梦莎.英文戏剧表演在英美文学课堂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7(11):240.
[3]张学敏.对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90.
[4]虞春玲.高中英语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6):31-35.
[5]Panavelil A. Teaching poetry in an EFL/ESL class[J]. ELT Voice, 201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