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

2014-09-17刘友群邓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教育戏剧情绪管理智障

刘友群?邓茜

〔关键词〕教育戏剧;智障;情绪管理

“教育戏剧是以戏剧的方法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式教学。”教育戏剧的目的不在于戏剧作品的呈现,而是注重把戏剧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和手段,通过戏剧的形式来传递教育内容,让参与者在生动的戏剧活动中即兴表达自我,以此来获得知识、释放天性、完善人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智障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自我意识发展缓慢,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我校把绘本《野兽出没的地方》改编成了有关管理生气情绪的教育戏剧议题,用教育戏剧的形式帮助学生探索“生气”这一议题,活动的情境性、情节性、游戏性、反思性以及团体性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效果十分显著。

【案例描述】

环节一:开始仪式

师边拍铃鼓边踏步说:请大家围成一个圈。

男、女生轮流踏步向圈中聚拢,相互问好:你好,你好,你—好—!

【点评】整齐的踏步、响亮的问好,让身体、思维还处于发散状态的学生注意力立即集中,精神百倍。仪式就如普通课堂的师生问好环节,每次都以相同的仪式开始课程,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提示他们为接下来的活动作好身心准备。

环节二:暖身活动

1.走走停

师拍铃鼓,学生跟随节拍随意地走,有的走得像小鸭,有的走得像小鸟,有的走得很散漫……

师:等铃鼓声停时,请变成一只小兔。

教师刚说完,有学生就停了下来,教师在他面前继续拍铃鼓,提示学生铃鼓还没有停。

师停止拍铃鼓,学生变成各种样子、各种情绪的小兔。

师进行描述性反馈:有走来走去的小兔,有睡着的小兔,有蹲着的小兔,有吃东西的小兔,有看起来很愤怒的小兔,有打哈欠的小兔……

接着,学生扮演了生气的老虎,表现了自己生气的样子,教师均进行描述性反馈。

2.123,木头人

师:123,木头人!

生随教师指令,定格在生气的画面。

师:你为什么会生气?

生1:妈妈打我!

生2:××撕了我的画!

生3:我想出去玩,又下雨了!

……

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唤醒,纷纷说出自己生气的原因。师总结每个人都会生气,生气的原因和表现会有不同。

【点评】暖身活动的首要目的是肢体开发,师生在自由的、即兴的表演过程中,逐渐淡化自己的身份意识,情绪渐渐放松,肢体变得开放而自然,学生因对团体感到安全而乐于释放自我。其次,暖身活动还为后续活动作好铺垫,小兔——小兔把老虎惹生气了——自己生气的样子——为什么生气的扮演和思考过程,既是一个连贯的情节,还带入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引入阿奇的故事奠定基础。同时,这一环节还让学生明白了生气是人的正常情绪。

环节三:主活动

1.阿奇生气了

师:有一个叫阿奇的男孩,他也在生气,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为什么生气。

师:现在我们都变成了阿奇,一会儿妈妈来了,我们都得听她的。

助教穿上围裙变成妈妈入场。主教和全班学生一起变成阿奇,妈妈说什么,阿奇就得做什么,通过“妈妈说”还原阿奇生气的情景。

妈妈叫阿奇写字、扫地,过程中不停地唠叨。等妈妈出去后,阿奇觉得很烦,学生在主教的带领下表演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

助教回来,看到乱糟糟的房间,指着所有学生:你简直就是野兽!给我出去!

师: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你会怎么办?

生1:嗯,走就走!

生2:妈妈这样不对!

生3:我无所谓!

生4:我好生气!

……

【点评】本小节以师生共同入戏的形式重现阿奇生气的情境,学生在妈妈的唠叨和责骂声中,演出写字、扫地、捣乱等情节,生活经验被充分唤醒,体验了阿奇在那种情况下的心情和想法,知道了每个人面对同一情景时的心理感受或许是不同的,同时引出去野兽国这一行为。

2.阿奇去野兽国

师:阿奇真的离开了家。他走过门前的小路,路很窄很窄,只能一个接一个地走。

生在此环节慢慢走,走成一队,以师扮演的阿奇为领队。绕场三分之二圈,助教用身体在前方作出弧形状。

师:那边是什么呢?我们怎么过去呢?

生1:山洞,跪着过去!

生2:隧道,钻过去!

……

师:那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试试能不能过山洞!

师以“这边的路也很窄”引导先过来的学生有序等待。有的学生太高,跪着不能通过,师提醒他山洞很矮,可能得想其他办法(比如:爬过去或者匍匐前进);有的学生过于兴奋,师提示他过山洞要小心,不要碰着脑袋。

助教相继用身体做小河,用辅具做独木桥。主教带着学生绕场一圈后,让学生思考那是什么,怎么

通过。

师:终于走过了独木桥,那边好像有什么东西,我们去看看。

助教放野兽国的标志物,师与学生一起走进野兽国。

师:野兽国到了,野兽国里有——

生:狮子,野牛,野鸡。

师:狮子在哪里?

师提示学生举手,扮演自己想扮演的动物,给每个学生披上一张相应的动物披风。同时助教有意识地把学生分为A、B、C三组,能力较强的A组学生扮演狮子,能力较弱的C组学生和助教扮演野鸡。

师分组完成后,再确认一遍:狮子在哪里?野牛在哪里?野鸡在

哪里?

师:狮子、野牛、野鸡都在野兽国里做自己的事情。

生进入野兽国自由活动,扮演野鸡的助教引导学生自由活动。

师简单描述:有走来走去的野鸡,有张牙舞爪的狮子,有撞来撞去的野牛,有趴在地上的野牛,有站着的狮子……野兽们都自由自在地

玩着。

【点评】在去野兽国的途中,设置了一系列障碍,学生想办法通过障碍的过程,可以平复学生在前一活动中可能被唤醒的生气的负面情绪,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肢体控制能力。以披风做的野兽皮为象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将学生进行分组的同时便于表演的进行。

3.可怕的阿奇

师:阿奇来了,所有的野兽都很怕他!

师扮演阿奇,拿着权杖进入野兽国:现在,我是国王,你们都得听我的!

师:所有的野兽,到角落去!

……

助教扮演野鸡,带领大家完成“到角落去、跳舞、摘果子”等

指令。

摘果子过程中,助教提议:生气的阿奇好可怕啊,我们想想办法让他不生气吧。

阿奇听到了:对,给你们几分钟想办法,狮子到这块石头旁边来想,野牛到这块水池边想,野鸡到这棵树下想。

师在说话时用权杖示意分组的场地位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助教辅助“野鸡”组讨论,主教参与到每组当中,了解每组讨论的大致情况,如果小组讨论出现困难,师提供办法供他们参考。

【点评】这是一个由外在过渡到内在的过程。看似在解决让阿奇不生气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学生在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办法处理生气这一负面情绪。而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阿奇不生气

师扮演阿奇入戏:时间到了,都想好办法了吗?狮子,你们先说有什么办法?其他野兽不许说话,认

真听!

生1:你可以深呼吸!

生2:跑跑步,骑骑车!

生3:睡一觉!

生4:大声地喊出来!

……

师在学生叙述方法时,跟随学生一起夸张地做动作。

师:都说得不错,你们跟我一起做一做,深呼吸,做做运动,喝点水,吃点东西,吃个香甜的蛋糕……然后睡一觉。

睡觉时示意学生坐下来,提示学生尽量围坐在一起。

师:阿奇通过这些办法不再生气了,他让野兽们都回家去了。

学生脱下象征意义的兽皮,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点评】让阿奇不生气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因此,每个学生的意见都会被大家重复,而这重复的过程,就以情境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管理生气情绪的办法,易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对教师和同学们是有影响力的,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5.回家

师:现在阿奇不生气了,你们觉得他是该回家呢还是留在野兽国?

师引导全班学生讨论阿奇是该回家还是留在野兽国,让学生明白回家和留在野兽国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让学生自主选择。

师:赞成回去的到这边来,我们回家吧。

师到野兽国门口时对不回家的学生说:你们也来送送我们,把我们送到家再回来好吗?

主教和回家的学生进入房间,助教和不回家的学生在门口等候。助教放家的标志,搬桌子在场地中间。

师:大家坐下来,啊,这里有一个盒子,还有一封信。

助教放温馨的音乐。

师念妈妈的信:阿奇,妈妈给你准备了你最爱吃的巧克力,你吃完后乖乖睡觉,不要再捣乱哦。妈妈永远爱你。

助教示意:我们也想进来。

主教同意,分享巧克力(虚拟)给每个学生,品尝巧克力后休息、放松。

师:其实,我们生气了可以想办法发泄,甚至可以去野兽国做国王。等不生气了,我们可以回家来,妈妈总会在家等着我们。

【点评】通过情境中的互动探讨,学生将发现没有完美的选择,体会事物的矛盾性,并作出自己的选择。妈妈准备的巧克力,是家庭温暖的象征,家人或许会生我们的气,但他们也总是爱我们的,妈妈的爱也总是伴随着妈妈的唠叨。

环节四:结束仪式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伙伴们,再见吧!

师生:××再见,×××再见……

【点评】教育戏剧活动仿佛一段旅程,由外在走向内在,但重要的是,内在并不是终点,而外在的现实才是。亲切地叫着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他们友好地告别,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知道课程结束了,我们不再是阿奇,也不再是野兽。结束仪式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与此同时,戏剧活动的过程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进而改变着学生的生活。

【案例反思】

教育戏剧的本质是人格教育,在欧美和我国港台地区已经被列为法定的教育项目,广泛运用于学前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和特殊教育。而在中国内地,教育戏剧的课程和探索活动还仅仅处于引入阶段。《阿奇的故事》这节课,从教育戏剧的本质出发,学生在开放、平等、互动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其自主创作性,亲身体验参与和创作的乐趣,并在角色投射中认识自我,在互动对话中理解他人。

首先,教育戏剧本身的内涵,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教育戏剧是以戏剧的手段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戏剧本身是一种囊括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把这些生动鲜活的形式作为教育的工具和载体融入教育过程中,以仪式、师生入戏、即兴表演、坐针毡、说故事、集体绘画、思绪追踪、良心巷等形式展开。《阿奇的故事》中,学生通过即兴扮演神色各异的小动物,从自己和他人的形象中获得了乐趣;通过妈妈的唠叨和发怒,理解了阿奇生气的原因和生气的感受;通过去野兽国,体验了长途跋涉的艰辛;通过解决阿奇生气的现状,思考了生气情绪的管理办法;通过选择是否回家的纠结情感,知道了事情往往没有完美的结局,选择也常常意味着放弃和包容;通过体验回家后的温暖,感受到家和亲人永远是我们身心的栖息之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有乐有悲、有动有静、有轻松有纠结,而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学生的模仿生命、反思生活,没有排练,也没有彩排,完全是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被引发出来,在扮演和对话中被投射出来。学生在自发愉悦的情境中,体验人物角色的喜怒哀乐,感受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快感,探索和理解情绪管理这一主题内容。

其次,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编制剧本,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以人为本”。教育戏剧没有固定的教材,也不会根据已有的剧本进行排练,其主题的确定、故事的编写、情境的构建均是根据班级学生的障碍程度、年龄阶段和学生呈现出的主要问题来编制。《阿奇的故事》也是这样编制而成的。由于智障学生自己身心的局限性,他们的情绪觉察、表达和调控能力都比较差,反映到生气情绪这一方面,他们常常用大哭大闹、打人摔东西来表达。根据这一现状,在阅读大量有关情绪的绘本之后,我们选择了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拓展空间大的绘本《野兽出没的地方》,将它改编成管理生气情绪的议题活动。同时,剧本的编写过程中,除了充分考虑主题内容,我们还会思考:该剧还能对学生进行哪些缺陷补偿?还能锻炼哪个学生的哪些能力?——活动中鼓声停时才变小动物,让习惯性着急的学生学会了等待;钻爬跑跳滚,是对学生的肢体控制能力的提升;钻山洞、过河、吃巧克力等均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分组讨论既能让学生学会沟通,又照顾到了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编写方式,即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又能及时地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有效地达成个别化教育目标,并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再次,在情境中“做中学”的活动特点,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第一,教育戏剧所提供的情境是开放的、自由的。《阿奇的故事》中,学生不管是走路的方式、扮演动物样子,还是要不要回家,都是随意的,学生在活动中的表演与观点无所谓对错。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并通过“教给国王解决生气的办法”“让所有人学习自己的方法”等活动体会到被关注、被模仿的感觉,这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与自我实现。第二,教育戏剧所思考的议题或议题中探讨的问题,往往是多面向的。它所运用的形式如思绪追踪、良心巷、坐针毡等均要求从多面向思考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多面向思考问题,并理解他人的想法,有利于学生同理心的构建。如《阿奇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每个人生气都会有同样的表现,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境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回家与不回家都不会是只有好的一面或只有坏的一面。第三,《阿奇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身感受戏剧情境和人物角色,进而思考如何处理生气情绪。其中的重点是要在问题情境中合作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把已有经验和现有状况联系起来,在师生互动中不断思考、讨论,进而形成新的经验,新经验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同时,在此过程中,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紧密结合,互动过程又让学生逐渐学会社会交往技巧和团体互助,把两则结合起来就锻炼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社交技能。这些能力的提升均为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育戏剧的教育价值不局限于对主题内容的探讨,而是可以更广泛地让学生获得人格的成长和生命内涵的丰富。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成都,61010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情绪管理智障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教育戏剧在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