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英语专业文学思辨教学研究
2022-06-23雷馥源
摘 要: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依托。本文探讨如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融入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下的思辨能力提升和文学鉴赏能力增进,按照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获得、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的五步骤安排课堂,旨在指导学生建立全球意识和大局观,以更开阔的视角来把握所学的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思辨教学
作者简介:雷馥源(1984-),女,四川泸州人,成都中医药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各门课程都 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的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具有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因此在高校课程思政体系中,教师应该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高屋建瓴的思想融入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引领和形塑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以英语专业的课程为例,文学教育是英语专业教育的核心。“文学教育直接促进语言能力培养、文化觉知度培养、审美能力培养、情感智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达到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还能够从文化感知、审美能力、情感培养、批判精神、思辨能力等多方面达到教育的目标。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总是以追寻生命的价值、关切人类的命运为宗旨,它是超越国家、地域、民族的艺术存在,因此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
一、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早期的英语教学注重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训练,通过大量的习题,反复进行巩固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快速大量培养英语交流人才的时期。随着学生接触英语和习得英语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和低龄化,中学英语教學水平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也应有所提高。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这将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科缺乏内涵和深度,缺乏专业性。然而受早期的语言训练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当前就业市场看重实用技能等因素,文学课程压缩让位于各种实操性的、跨学科类课程,学生的阅读量得不到保证,但其实阅读和思考才是人文学科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胡文仲曾撰文指出:“英语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遵循人文通识教育的基本办学理念, 超越过于职业化取向和着眼于短期办学效益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将学生以及教师作为独立的阅读主体,通过经典阅读,使各个阅读主体与文本发生个体的联系,形成独一无二的阅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师生阅读经验的分享和讨论,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组织者和推动者,鼓励学生大胆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精神。然而目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的量和质都很有限,同时受到网络化和智能手机普及的影响,学生的经典阅读时间更是所剩无几。研究显示,多数英语专业学生在六个月里阅读的英语文学作品数量为0-1本,而每天用于阅读的平均时间仅为 16.61 分钟。通过对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视和日常的训练,可以在前期督促学生开展大量的阅读,并在后期使学生自觉形成阅读的习惯。
二、英语专业思辨教学的必要性
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应习得的重要能力,它不是一项专业技能,但却在各行各业工作中会运用到的综合能力。它是人文素质的体现,更是人文学科的题中之义。作为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不应该仅仅以就业作为办学导向,而是着眼学生长远发展所需综合素质的培养。
思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中有所了解。他把教育目标划分为三大领域,即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认知领域。洛林·安德森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认知能力的六级金字塔模型,从下往上以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思辨能力集中体现在认知能力阶梯的应用、分析和评价等高层级;创造能力可以视为思辨能力的最高表现,也可以视为建立在思辨能力之上的最高级别的认知能力。”
我国英语专业研究人员对思辨问题的关注其实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黄源深就开始提醒注意思辨缺席的现象,2010年时再一次呼吁思辨应该作为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胡文仲、孙有中于2006年和2011年均发文强调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呼吁思辨能力的回归。金利民、金衡山、蔡基刚、文秋芳、张冲等学者也纷纷提出对思辨能力应加以重视,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呼吁将人文知识和思辨能力作为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目标。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英语专业文学思辨教学实践
如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通过文学课程教学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实践可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获得、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阶段聚焦的问题是教什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以文学作品为教学载体,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在知识层面,让学生掌握所阅读的文学文本的基本信息;在能力层面,让学生获得批判性思辨能力;在情感层面,引导和形塑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同时要更新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的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变旧有的按时间顺序的文学史学习方法,而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选择含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文本作为学习材料,以专题的形式更新教学内容。
(二)教学实施阶段
教学实施阶段聚焦的问题是怎么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思想主线,更全面地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一理论来观照文学文本学习,在实际展开文学文本阅读和教学之前,需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梳理,作为课程学习的序章,同时进行文本的分类。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其涵盖了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多个领域,结合文学文本可以分为多个专题展开分类教学,所涉及的文本也可以按照章节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专题一是文学中的全球化。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让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文化相互影响,移民迁移流动,这些都是全球化的体现。当代的寻根文学和流散文学聚焦全球化时代的移民和少数族裔,文本中常常表达的文化失根、错位和冲突成为移民书写的常见表达方式。例如,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谭恩美等创作的《女勇士》《中国佬》《喜福会》,华裔澳大利亚作家布莱恩·卡斯特罗的《漂泊者》等都是这一专题的代表作。
专题二是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生态危机已经不是单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以人类这一共同点为基础,呼吁全世界协作以应对共同的生存危机。例如,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是描写生态意识的经典之作,此外还有蕾切尔·卡森的小说《寂静的春天》、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华兹华斯的山水田园诗歌等,都是这一专题的经典文本。
专题三是文学中的科学批判。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类对全球资源的掌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世界各国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如何正确对待人类科技进步这一问题展开人文反思。从工业革命到人工智能,科技是把双刃剑,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也造成了普遍的伦理和社会问题。例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探讨科技和人性的开山之作,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用反乌托邦的手法思索了人类被科技所奴役而造成的人文灾难。
专题四是文学中的世界和平。当今世界在飞速发展,在取得极大进步的同时,还存在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等威胁人类生存以及和谐共处的因素。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以邻为壑的现象,驳斥你得我失的零和思维,坚决抵制以武力解决彼此分歧。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书写关注战争、创伤、记忆,以史为镜,憧憬人类未来美好图景。例如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给读者呈现了阿富汗战争背景下的人性背叛与救赎;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揭示了身份危机和恐怖主义产生的动因。
专题五是中西方文学的跨文化交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意识。在文学文本的学习中,应展开文学比较和跨文化关联,做好文化的交流和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例如,由叶芝的诗歌《天青石雕》可以看到叶芝对东方的理解;由萧伯纳与鲁迅的渊源可略知二人创作上的异同。
(三)教学获得阶段
教学获得阶段聚焦的问题是怎么学。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文本阅读体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思辨实践。将学生以及教师作为独立的阅读主体,通过经典阅读,使各个阅读主体与文本发生个体的联系,形成独一无二的阅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师生阅读经验的分享和讨论,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组织者和推动者,鼓励学生大胆分享,培养其思辨和批判精神。
除了用好第一课堂,即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第二課堂实践,将第一课堂作为行动指南, 第二课堂作为重要补充。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包括读书分享会、课前报告交流、校园调查等多种形式,形成让学生在第一课堂积累知识,在第二课堂实践知识的学习模式。
另外,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可以将一部分授课和实践内容移至线上完成,并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的统计功能,迅速完成人工不能解决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可以根据文本专题向学生推荐线上学习内容,如中国大学慕课MOOC、网易公开课等多种学习渠道,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消化补充课堂知识,作为学生课后的延伸拓展内容。
(四)教学评价阶段
教学评价阶段聚焦的问题是怎么测。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平时参与程度,因此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将期末考试的比重降至50%或以下,将学生的多次平时成绩全部计入期末考核,并占相应的比例。在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题型的设计中,对于思辨能力的考查要以综合主观论述题为主,辅以课堂报告,小论文等形式,不强求标准答案,提供开放式话题,让学生有充分展示思想过程的机会。
(五)教学反思阶段
教学反思阶段聚焦的问题是效果怎么样。在学期末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满意度以及意见和建议等,并作为下一学期课程教学实践的改进依据。对于无法简单用是与否来回答或者用数值来衡量的问题,通过学生访谈的方式来了解,以补充问卷调查的局限性,特别是针对思政意识获取和价值观形塑效果的掌握,访谈所获得的信息将大于问卷调查。同时,通过学生撰写的小论文等书面作业,也可以观察到学生思政意识获取和思辨能力的习得情况。这些教学反馈都将被纳入下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
四、结语
文学课程的教学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且要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提升人文精神,培养思辨能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引下,以文学为教学载体,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线上线下结合、第一与第二课堂融通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目标,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文化冲突,具备全球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和形塑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满足时代需求和贴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学改革道路和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人文素养、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独立成熟的思辨能力的英语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悦.回归经典阅读:英语专业的人文性与基于阅读经验的文学教育[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2):42-46.
[2]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243-247,319.
[3]张小红.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文学阅读需求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3):58-61.
[4]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