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意识理论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独角戏般的爱情
2022-06-22陶丹敏
【摘要】 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以刻画人物心理见长,其本人也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本文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出发,分析书信体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角悲剧的爱情。从少女懵懂,怦然心动;成熟蜕变,为爱千寻;迫于生活,委身他人;病魔无情,死前绝唱这几个阶段分析无意识控制下女主角内心的纠葛,以及对她行为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心理;无意识;爱情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0-00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0.006
一、前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人们的主要情趣开始向内转、转向孤独的主观世界。这种“精神气候”以及欧洲文坛心理小说的艺术传统,影响并孕育了斯蒂芬·茨威格的美学追求与艺术观点:“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及其生活的遭遇”。这种志趣造就了茨威格创作的首要特征——精细微妙的心理描写(朱祖林 1992:1)。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Sweig)(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戏剧家及散文家(张晓青 2007:1)。他的代表作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其中,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广为流传,同时,也让茨威格走入了国人的视野。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位痴情女子不求报偿的、痛苦又动人的爱情故事。(孙岩梅 1995:29)在她十三岁时,这份纯洁的爱情就悄悄发芽,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女人的经历令人嗟叹,但她对作家的爱自始至终未曾改变。
要深入分析茨威格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及同为犹太人的伟大心理学家——西格蒙·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弗洛伊德以其关于人类心理结构的理论,深入地探索人类精神活动中的“无意识领域”。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杨荣 2003:1)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意识与无意识是相对立的。之所以选择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是因为茨威格本人曾经对弗洛伊德的人品和学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其思想和创作也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杨荣 2002)本文将运用无意识理论分析茨威格笔下这个陌生女人的心灵激情,探寻这一爱情悲剧中无意识对女主人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二、四个阶段
(一)少女懵懂,怦然心动
开篇由两个场景组成,一边是作家R舒服地躺在靠背椅上,边抽着雪茄边读信。而另一边,一个女人守着她刚刚死去的孩子,而她身染重病也即将辞世,写下了这封没有署名的绝世长信。这两个场景向读者交代了明处的见信人和暗处的寄信人,可二者的状态极其悬殊。然而事实是,男人拿到了这封信,意味着这个“我”已经香消玉殒。这是女人在开始介绍自己的一生时说的第一句话:
“在这以前,我的生活只是阴惨惨、乱糟糟的一团,我再也不会想起它来,它像一个地窖,堆满了尘封霉湿的人和物,上面还结着蛛网,对于这些,我的心早已非常淡漠。”(p.298)
年幼丧父,生活寒酸,这对女主角的人格塑造,以及她潜意识里做出选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女主人公在这种非常闭塞阴暗的环境下长大,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下,不免会对光明的世界产生向往。作家R对于女主人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在这种强烈的吸引之下,在无意识的牵引之下,女主人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观察作家的生活。这种信念强大到支撑她去抗拒生命中所有的苦难,从始至终为男人考虑,这样一种孤高凄美的感情,大抵可以概括为一种“偏执”。
这种偏执,无疑给了一个少女奋斗的动力,让她的整个生活都变了样。“我原来在学校里学习一直平平常常,不好不坏,现在突然一跃而成为全班第一。”此外,少女“如饥似渴地读了好些书”,因为她知道作家喜欢看书。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滑稽可笑的荒唐行径,孩子气的蠢事”。女孩本身的行为是非常矛盾的,捡烟头,亲吻门把手这些行为折射出了一种内心的卑微,甚至于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她努力改变自身的行为又是闪闪发光的,在作家面前她会下意识地遮住身上的补丁,尽管作家的目光不会在她身上停留一秒,可她只是想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留下最好的一面。
正是因为有了无意识的牵引,女主角跟随内心的冲动,每一次都突破自我小小的空间,在对方毫不知情甚至于毫不在意的情况下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她以一种卑微又虔诚的方式将小小的自己融了进去。虽然她得到的回应少得可怜,但是一次次的勇敢出击不但没有减弱或泯灭这份感情,反而让它燃烧得更加炽热,更加执着。
(二)成熟蜕变,为爱千寻
从一个十三岁的少女到成年后独自远离“家庭”,这段经历在小说中所占据的篇幅并不长,因为远离作家的日子对于女主角来说是没有任何值得记忆和保存的地方的,那段时光也是最煎熬痛苦的。因为母亲的改嫁,她必须搬离现在居住的公寓。在临走前的最后一晚上:
“我突然果断地感觉到,不在你的身边,我就没法活下去……可是突然……一种内在的力量像磁铁,我手脚僵硬地、四肢哆嗦地吸到你的门前……我当时如何站在门外寒气彻骨的走廊里,吓得浑身僵直,可是又被一股难以捉摸的力量所驱使,移步向前。”(p.309)
大家都会有这种经历,脑子里还没想清楚,身体却先一步做出了反应。这种反应是最诚实的,体现了人们心中最渴望的东西。可现实是残酷的,她亲眼看见了作家带着年轻女子回房间,这对女主角的刺激非常大,因为她对作家的感情已经不再是纯洁无邪的狂热之情了。后来,有許多的年轻人爱慕女主角,但她毫不关心,她将和作家有关的点点滴滴都化为了成百上千次的梦境。CEFFAA79-01E1-4DFC-B361-968BD0CCBBD1
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中,人的欲望,由于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于是在睡眠中,当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次中,于是就成了梦。换句话说,人们的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便采取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表现在睡眠中(付秋会 2011: 29)。所以,女主角的梦一方面是对美好经历的反复播放、咀嚼,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压制已久的感情和愿望的满足。
等到经济独立离开“家”后,小女孩也蜕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这时有些东西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她带着觉悟重回故地,找了一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天天跑到作家的楼下等他。然而,等来的却是令人心碎的一幕——作家和别的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子同进同出,举止暧昧。这个场面使得她对自己的同性产生了“敌视”。这种爱而不得的感觉令人痛苦,都说爱是自私的,可在女主角身上,这似乎形成了一种矛盾,一种冲突。一方面,她不想让任何人发现她心中的秘密。那些在激情的冲动下发生的种种,她直到临死前都埋在心里,只因不想给生性浪荡不喜负担的作家压力,从而在他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这种矛盾就好像在女主角默默无闻的卑微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一颗孤高又偏执的心。
女主角毕生的希望就是作家能够认出她就是从前对门的小女孩,可惜天意弄人,“重逢”只是女主角的一厢情愿,对方根本从未在乎她,也从未认识她。但是他们的关系并非毫无进展,前面提到,女主角只愿委身于他一人。在机缘巧合之下,两个人共度了三个良宵。跟作家相处的每一秒对她来说都是甜蜜的煎熬,她内心渴望与作家相认,但又偏执地等待着、希冀着对方能迈出这一步。
(三)迫于生活,委身他人
虽然作家始终认不出女主角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并且在那以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但那三个春宵留给女主角的不仅仅是甜蜜而苦痛的记忆,还有她下半生新的希望——一个孩子。这让她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未婚妈妈独自抚养孩子是要经历千般磨难的。因为没有钱,她只好到产科医院去生孩子。在那里,她体会到了贫穷的可怕。不允许自己和那个人的孩子被底层社会所玷污,她终究踏上了另一条路,一条违背自己初心和诺言的路——委身于人。为了孩子,为了他能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像作家一样过着意气风发、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做了有钱人的情妇。她迷人的外表令人神魂颠倒,除了作家,每个和她有过缱绻的男士无一不希望能再续前缘。但即便生活已不再是困扰她的问题,她仍然选择继续流连于不同的男子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舒适安逸的生活,为的只是随时保持自由身。在她的潜意识里,昔日的梦还没有破灭。她希冀着作家会想起她来,这样她就能随时应召而去。
终于,再次重逢的机会还是来了。在十年后的一天,他们在歌舞厅里相会了。在作家炽热的目光下,又是在无意识的牵引下,女主角無法自控地跟着作家逃出了歌舞厅。故事重演,又是销魂缱绻的一夜。女主角为了让作家能够认出自己,甚至说起自己的旧事——“我过去爱过一个人,他也老是出门旅行。”然而这句话就像小石子投进了汪洋大海里,根本激不起一点波澜。作家像对付妓女一样,将钞票塞进女主角的手筒中!作为孩子的亲生母亲,她竟然还要收到这样的侮辱!就算一个人的内心再强大,也经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这一夜让女主角付出了冲动的代价,因为她的行为背叛了自己的男友。这种过犹不及的爱已经彻底令女主角迷失,飞蛾扑火一般,最终被伤害得体无完肤。她的爱情终究只是她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
(四)病魔无情,死前绝唱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这句话反复出现在小说的段落开头,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小说,也就是女主角为爱而活的一生。这个孩子对女主角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和作家爱情——其实是她单方面的——有了一个结果。至少她的手里不是空无一物,以后的人生不会尽是遗憾和悔恨。当然,这是在孩子还活着的时候。她精心培养他,照顾他,看着他越来越像那个人,那个爱而不得的人。
可是在开篇,大家就已经得知,孩子不在了,无情的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为了这条幼小娇弱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哪怕是孤军奋战,三天三夜中,一秒都不曾合眼,死神还是把孩子夺走了。被死神夺去的,是她的骨肉,她的心血,是她一生卑微的爱情中最珍贵的馈赠。可是命运无常,这个孩子的死去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边是女主角守着尸骨未寒的孩子,自己的身体也在遭受的病痛的折磨,另一边则是作家在寻欢作乐,对深爱自己的这个女人所遭遇的一切一无所知。“我只有你,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而我却始终爱着你。”这样的矛盾冲突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小说。在油灯枯尽之际,女主角终于下定决心将一生的爱恋都倾诉出来。因为她失去了这个世界上和他的最后一丝联系,万念俱灰的女主角无法再坚守自己的“原则”,她明白自己或许也将走向生命的终结。所以她才选择留下这一封如泣如诉的哀怨情书,向自己爱慕和追随了终身的男人,那个对自己遭遇一无所知的男人,倾诉所有一切。与他有关,却又无关,只是为了让他明白自己的人生完完整整都是属于他的。女主角不奢求作家的爱,也不奢求他们两之间能有结果。女主角在觉醒了自己作为女性的一面时就已经怀抱着这样的觉悟。可此时此刻,孩子已经没有了温度的身体就躺在她面前,积郁的情感在她的身体里已经满了,再也装不下了,于是只能崩溃决堤。
单方向的爱情是得不到回应的,女主角永远沉浸在单恋的痛苦之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份暗恋伴随着她走到了生命尽头,她写给作家的这封信是她一生唯一一次留下印记的情感宣泄,也是她一生暗恋的最后终结与归宿。在她深沉的爱面前,作家也被触动了。起先,他的心头只是泛起了一些模糊不清、若隐若现的回忆。女主角终是没能以一个具体的形象留存于她深爱的人心间。可当作家看见在他的面前,书桌上那只蓝色花瓶,第一次在他生日的这一天是空的,没有插花。这一瞬间,唤起了作家内心深处的情感,蓝色花瓶里的鲜花代替了女主角,陪伴在作家的身边。
作家已经习惯了每年生日都会受到鲜花,这个行为已经潜移默化地植根在他的心中,但他却从未在意。直到有一天,常规被打破,深藏在潜意识里的东西才终于冲破封印。他依稀记起却又记不清的那个人,其实就藏在他的潜意识中。女主角万念俱灰地死去了,她在信纸上倾诉的一生却充满了激情。她穷尽一生去追求遥不可及的爱情,饱受寂寞,卑微却又固执。她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一生,那炙热疯狂无怨无悔的爱恋,带着无与伦比的激情,震撼人心。
三、结语
茨威格的这部作品虽在描绘一个陌生女人可歌可泣的一生,字里行间细细琢磨,其实还能体味到一些作品之外的东西。茨威格从小在维也纳文化氛围的熏陶中长大,对艺术和文学充满热情,把自由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但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这一点在小说中也能体现。女主角想为了作家永远保持自由之身,但是为了生活却还是不得不委身于人。虽然她对作家的爱是自由奔放的,是不受任何世俗影响的,接踵而来的灾难还是压垮了她。茨威格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深知战争的可怕,自由变成了一种奢侈。所以他才会将理想付诸自己的作品中。可以说,茨威格对自由的向往潜移默化地转移到了女主角的身上。而他自己,也像这个陌生女人一样,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晓青.斯·茨威格在中国(1949年-2005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朱祖林.斯蒂芬·茨威格笔下的心灵激情[J].外国文学研究,1992,(01):12-16.
[3]杨荣.斯·茨威格与弗洛伊德——兼论弗洛伊德及其学说的意义[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27-30.
[4]孙岩梅.茨威格与他笔下的女性形象[J].周口师专学报,1995,(S3):29-31.
[5]付秋会.孤独的单恋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形象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03):29-30.
[6]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书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陶丹敏,女,江苏金坛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CEFFAA79-01E1-4DFC-B361-968BD0CCBB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