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有物,悟而有法
2022-06-20倪亚君
倪亚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课堂。文章探讨了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 深度学习 阅读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方法、习惯、情感,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聚焦于每一次教学过程,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真实、有效地学习。
一、让学习真实发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特级教师莫国夫在《课堂迭代:深度学习的完整意义及关键路径》中曾经提到,当前课堂存在着浅表性学习、表演性学习、虚假性学习、压缩性学习等不良现象。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免有一种“中弹”的感觉。那么,教师应如何改变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深度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看得见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笔者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以后,完成课后练习的第二题,如图1所示。
学生很快就能完成,正确率也很高。但当笔者提问:“猎豹和鸵鸟谁的速度更快?”时,学生却答不出来,要重新翻看课文才行。笔者不禁感到疑惑:“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于是,笔者持着怀疑的态度,让学生罗列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再一次认真通读课文,用笔圈出了课文所讲到的每种事物,以及描述它们速度的词句。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让学生把找到的信息誊写在本子上,按照速度重新排序。
经过这样的学习后,学生在交流讨论时明显有底气多了,能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次“失败又成功”的课堂教学过程,让笔者意识到,教过不等于学会,做过不等于学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深入學习,而不是在“教师讲”的掩盖下,进入“假性学习”的怪圈。每节课上,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思考、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实经历学习过程,从有疑有惑到少疑少惑,再到无疑无惑。
(二)摸得着的学习内容
“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是笔者经常讲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看得见学习结果,让学生可以通过尝试和实践获得学习结果,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存在“过度舒适”的虚假性学习,或者是“疲于应付”的问题轰炸式学习。前者的学习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思维含量,所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也就失去了依托;后者的学习内容过于琐碎,让学生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状态,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从而懒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整合教学内容,让整堂课围绕一个或两个中心问题来进行,或以点带面,发散学习;或螺旋上升,步步深入。
如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跳水》是以猴子、孩子、水手的动作、神态、心情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其中,课文多次写到水手的笑,虽然笔墨不多,用词简洁,但是这几次“笑”都在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围绕着三类主线,抓住人物、动物的动作和心情变化来整理思维导图。当理顺思维导图后,笔者让学生独立思考:“水手们这一次次的笑是一样的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次来说说他们为什么会笑?”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选择合适自己能力水平的“笑”来思考。
(三)信得过的课堂氛围
课堂上的心理生态文化,最好的状态莫过于互相信任了,即教师信任学生,学生信任教师,这样会产生双向的积极心理暗示,使得课堂上的各项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想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孜孜不倦地营建一种心理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没有压力地发言。教师在平时应该向学生传导一种意识——课堂上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而不是学生的聆听;课堂需要的是学生的主动,而不是学生的承受;课堂上需要的是学生的思考,而不是学生的记录。此外,教师应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学困生帮助,让学生信任教师,产生安全感。
而教师对学生产生信任,需要教师持着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允许学生犯错;需要教师坚定一种“他们能行”的信念,坚持让学生自己来;需要教师有一种胸有成竹的气度,沉稳中传递给学生力量;需要教师有一种聆听加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更进一步。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丢给学生一些“拐杖”,有时候教师会说“你们可以借鉴一下其他同学想法”“可以思考一下,等会儿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可以和你的同学讨论讨论”等,殊不知,教师这样的话语将是部分学生产生不自信,让学生以一种等待者的姿态坐在课堂上,放弃了自主思考的机会,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获得体验,并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应创设一个相对安全、开放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静下心来,静静思考。“学习”是需要学习的,学习不仅是一种态度和需求,它是一种方法和技能。教师应该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的有效思维,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二、让学习有效发生——找到学生思维的“学习区”
特级教师莫国夫曾说过:“课堂不是布道,不是正确知识的复制粘贴,而是点燃、激发,是师生生命与智慧的不断生长。”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如何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与同伴之间建立正确的学习关系,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被引发、被点燃呢?
(一)生活中激活思维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只有把学来的知识融入生活,那么才是真正的活知识。下面,笔者以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课堂片段为例:
教师问:“当你读到‘喜欲狂’的时候,你想到了生活中看到的哪些画面呢?”
学生甲回答:“我想到了一个人哈哈大笑个不停,好像疯了一样。”
学生乙回答:“我想到了一个人满脸欢笑,大声地唱着歌。”
教师又问:“是啊,当喜悦超出我们的期待,我们的快乐就无法形容,让我们的一些行为仿若疯癫,这就是——喜欲狂。请你们读读整首诗,联系生活中的喜欲狂猜测一下,杜甫那时候会干些什么?”
学生丙回答:“仰天大笑。”
教师总结道:“让一个一直把斯文守礼视为自己行为准则的人做出这样的举动,真的是——喜欲狂。”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先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喜欲狂”。接着,笔者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发散,联系古诗内容,猜测杜甫“喜欲狂”的表现。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喜欲狂”,还让学生以“喜欲狂”为契机,理解了诗中的一部分内容。
(二)比较中延展思维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省事》中提到:“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朱子语类》卷十九有云:“先看一段,次看二段,將两段比较,孰得孰失,孰是孰非。”这种学习方法从古至今一直有效。因此,教师可以引入“比较”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锻炼能力。
如在教学《渔歌子》时,笔者挑选出已经学习过的《江雪》,与《渔歌子》进行比较学习。这两首诗在内容、写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学生或多或少都能说一说。在学生基本理解两首诗的意思之后,笔者让学生找一找两首诗之间的相同之处。完成这一步骤后,笔者又让学生找找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并分别罗列出来,如图2所示。
(三)辩论中延伸思维
辩论是一种学生非常喜欢的语言表现形式,教师在课堂中引入辩论的形式,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鸟鸣涧》时,笔者先让学生预习,独立分析古诗大意,且不能查看课外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让不同的学生讲解同一句诗的意思。这时,笔者提出几个问题:“这首诗写的是春天还是秋天?鸟鸣是指一声又一声的鸟叫还是偶尔传来几声鸟叫?”
学生甲说:“我觉得写的是春天,因为作者说是春山、春涧。”
学生乙说:“我觉得是秋天,因为作者说是桂花落,桂花是秋天开花的。”
笔者补充说道:“这里的桂花不是金桂,而是月月桂,春天也开花。”
学生甲又说:“我觉得听到的应该是一声又一声的鸟叫,因为作者说是惊山鸟,惊起的不应该只有一两只鸟。”
学生乙又说:“我觉得是偶尔一两声鸟叫,因为是月出惊山鸟,月亮出来又没有声音,应该只有一两只鸟被惊着了。”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和点拨人,应努力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区”,关注学生的真实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活、被拓展、被延伸,带领学生真正地深入学习、热爱学习!
参考文献:
[1]莫国夫.课堂迭代:深度学习的完整意义及关键路径[J].新课程评论,2019(9).
[2]陈鹤琴.活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悦.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永和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