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日本文学翻译教学法探究

2022-06-18陈建李欣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俳句归化异化

陈建 李欣

引言:20世纪后半叶,随着功能主义在哲学和语言学界的盛行,功能主义翻译论也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带来了新视野。如今,翻译对等理论已经广泛应用在大学本科日语专业日汉翻译教学中,但学生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能力呈现出明显差异。特别是在面对文学类文本翻译时,学生往往不能完全贯彻“对等”的翻译理念。本文以日语专业日汉翻译课程为调研对象,着重调查日语专业本科生在文学类文本中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能力,并力图对日本文学翻译教学法的改善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一、功能对等理论

Nida(1986)指出,翻译活动中的对等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形式对等”,即保持源语和目标语在“词汇”“语法”和“语义”上的形式完整性。标点,段落划分以及诗歌的格式的对等可以视为“形式对等”的一部分。“形式对等”的对象是固定的文本,并没有涉及译者与读者自身主观意志的文体。

比“形式对等”更深一步的是“动态对等”。“动态对等”指的是“读者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应与目标语使用者和目标语的关系相等”。即翻译所着眼的不是固定不动的文本,而应努力将源语言使用者对文本的理解与感觉甚至是感情通过翻译行为完全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在“动态对等”理论下,译者不谋求读者理解源语言的用语习惯和文化背景,而是力图通过翻译活动创造更加符合读者及目标语的使用习惯及文化背景的译文。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日本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1术语和特殊形式的译法——可译与不可译

在翻译活动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可译性的判断,即判断某词汇或某译群是否可以从源语翻译为译入语。在翻译教学中,当大学生在面对具体学科的专业术语或者面对独特文化背景所形成的专有词汇时,保留其在源于的语言形式,还是打破其语言形式,往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看(1)。

(1)原文:犬はミニチュアダックスフントで、赤、青、ピンクの首輪がそれぞれに付けられていた。(東野圭吾『容疑者Xの献身』)

译文a:狗是达克斯犬,分别带着红,蓝,粉色的项圈。

译文b:狗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宠物犬,分别带着红,蓝,粉色的项圈。

(未做特殊标注的译文皆引自笔者教学中的学生翻译,引用时以经过原译者同意,下同)

(1)中原文划线部分意为“达克斯犬”,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宠物犬。译文a中对于画线部的翻译处理,看似形式对等,但实际上具有翻译问题。若不了解宠物狗的读者读过译文a,恐怕对“达克斯犬”没有概念。(1)中原文的划线部实际上属于不可译的范畴。按形式对等原则,将其翻译成汉语对应词汇,并不会加深读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甚至还会增加读者的困惑。反而,采取译文b的译法,将划线部泛化处理为“宠物犬“,反而可以增加读者对于译文阅读的连贯程度。故而,我们在翻译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放棄表面上的形式对等,不采取逐字对译的方式,反而使得学生忠实了Nida(1986)中的“动态对等”。

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还体现在诗歌等特殊文体的翻译上。诗歌与戏剧脚本类文本的翻译难点在于,这类文体往往拥有意义与语言形式的双重美感。译者在处理这类本文时,须要“神形兼备”。试看(2)。

(2)原文:馬に寝て残梦月遠し茶のけぶり。(松尾芭蕉『野ざらし紀行』)

译文:混沌眠马背,残梦追月天际远,袅袅起茶烟。

(3)原文:雪間より薄紫の芽独活哉。(松尾芭蕉『翁草』)

译文:融雪更添艳,当归抽紫芽

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户时期有名的俳人之一。俳句是日本特有的诗歌形式,在世界诗歌中也是短小精炼的诗歌形式之一。以一个短音节为一个语音单位,俳句由“五,七,五”组成,即“五言,七言,五言”。在将俳句译成汉语时,俳句本身的文学含义是可译的。芭蕉的俳句以“蕉风”而闻名。“蕉风”可以理解为松尾芭蕉俳句中特有的“悠闲,孤寂,富有闲趣,举重若轻”的俳句风格。我们看到(2)与(3)中的译文都能体现原文的意境,同时高度传达“蕉风”本来的色彩。但笔者认为,(2)中译文比(3)中译文更胜一筹。(3)中译文将俳句本身的“五,七,五”格式作为不可译处理,抛弃了原有诗歌形式,使用归化翻译策略,采用了汉诗的五言形式。而(2)中译文,不仅翻译出了“蕉风”的意境,还将俳句的声韵格式也划归可译性范畴处理,特别是用了五·七言交替的形式,做到了形与神的双重还原。

通过分析(1)(2)(3)的例子,可知在文学翻译的课堂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先区分文本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可译与不可译不仅体现在某一单一词汇的形式上,还体现在语篇风格,文体形式等方方面面。在区分了可以与不可以之后,兼顾“形式”与“神韵”的对等,是翻译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翻译教学中的难点。

2.2语段翻译中的翻译策略选择

基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应尽可能地向读者等值地传达源语文本中信息以及文化背景。为达成这个目的,译者需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一直以来,“归化”与“异化”都是较为常见的翻译策略。

Venuti(1995)指出,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文须在形式和意义上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与之相对,异化翻译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译文须在形式和意义上符合源语的语言习惯,异化翻译有助于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不存在绝对的归化和异化。在功能对等的核心理论下,译者在往往采用归异结合的策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如(3)。

(4)原文:死は生の対極としてではなく、その一部として存在している。

(村上春樹『蛍』)

译文a: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林少华译《萤》)

译文b:死并不是生的相反,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李友中译《萤》)

(4)中,林译和李译皆有效传递了原文信息。但从形式上看,林译的语法形式更加倾向于日文,保留了“作为…(…として)”的状语修饰结构,使用了“异化”策略。而李译省略了这一状语结构,使用了“归化”策略。林译在形式上更为美观,也更能传递出源语文本的语言习惯。此外,林译笔李译多了一个“永”字。日语原文的“存在”本身是一个状态动词,没有终止界限,形容一种状态的长久存续。林译的“永”字要比李译更加贴近源语文本。此外,两译文对“対極”这个日语词汇的处理也不尽相同,李译中的“相反”是名词性,但“相反”在汉语中更常见其副词用法。故而林译的“对立面”在形式与意义上与原文更加对等。在(4)中,我们发现,译者使用了异化策略,但更好的传递了原文信息。因此,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翻译策略本身并无优劣,翻译策略的选择要根据“动态对等”的原则而决定。

三、结论

通过对日语专业日汉翻译课程中具体翻译案例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功能对等”理论下,动态对等要优先于形式对等。学生在做到忠实原文意思的同时,应兼顾形式。特别是对专有名词以及诗歌等特殊问题的翻译时,形神兼顾则更为重要。

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策略,都服务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存在绝对的归化与异化,学生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到等值翻译,应归异结合,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2001《萤》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村上春树(著)李友中(译)2018《萤火虫》台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本研究为2021-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四字格的日译研究”(项目编码:HB21YY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建,男,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欣,女,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日本文学、翻译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俳句归化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俳句生活
吃柿子后,菅义伟吟诗一首
俳句生活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俳句里的物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