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贸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
2022-06-18姜昱霞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很多外经贸企业都进行了转型升级,相应的对国际经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对外经贸企业转型升级方向的分析,为高校的国际经济人才培养调整方向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外经贸;国际经济;人才培养
一、新时期外经贸企业转型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经贸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商务部及外汇局统计,202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910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为19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2021年中国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额93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由此可见,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商品和人员的跨国流动都遭遇了严重的阻碍,但中国的对外经贸业务却探索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发展方向,在进行了及时且有针对性的调整后持续稳步的向前推进。
(二)中国外经贸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外贸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外贸企业不得不进行调整和转型升级。目前,中国大多数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通过开展国际投资来绕过贸易壁垒,进而保持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二是,用跨境电商代替传统贸易方式,以顺应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三是,通过加强与前向和后向企业的紧密合作来降低流通成本,进而更有效的保证传统贸易的顺利开展。
二、转型后的外经贸企业对国际经济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从事国际投资的统筹分析型人才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国内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迈开了“走出去”的步伐,开启了多元化经营战略。从投资动机和行业归属来看,可以把这些开展国际投资的企业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分散风险型动机的非贸易类企业。二是,市场导向型动机的贸易类企业。由于这两类企业的投资动机和行业归属不同,对国际经济人才需求的特征也有所差异。前者企业行业覆盖面较广,主要是利用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周期阶段的不同来规避风险,所以需要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扎实,擅长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人才;后者企业的前身主要归属贸易类,希望透过国际投资绕过贸易壁垒,开拓新的市场,所以需要的是熟悉国际经济合作业务的国际经济人才。
(二)从事跨境电商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推广,跨境电商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尽管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商品货物流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但中国的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依然在上升。这就对外经贸业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人才需求的层次也由传统的专业型人才上升为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新型的国际经济人才既要掌握传统国际贸易实务的业务流程,又要掌握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技术;既要能够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又要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甚至还要能够借助现代网络工具进行某些小语种的交流。
(三)从事各类贸易方式的综合技能型人才需求
随着整个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行业内分工越来越细化。从进出口贸易合同的签订到出口产品采购(生产),再到国际货物运输、货款结算等所有业务环节都有专门的岗位、部门甚至企业来完成,这就使得一笔贸易的执行都要涉及到多个不同类型的业务企业来合作完成。所以,现代综合技能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就需要对各种不同的贸易方式下的业务流程都有所了解,并且能够对实践操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保证每笔贸易高效顺利的完成。
三、对高校国际经济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建议
(一)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方向高端人才的培养
鉴于中国企业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业务的需要,对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供给侧高校在经济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具体调整方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方向性调整,例如,从经济学专业中分设国际经济方向,增加国际经济学相关教学课时,进行国际经济分析的专门才人培养;从国际贸易专业中分设国际经济合作方向,增加经济学理论知识课时,进行偏理论型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等。
(二)加快跨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速度
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高校开设了跨境电商等新的跨越传统学科的专业,但是从新专业开设到毕业生满足市场需求,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所以,加快各高校的跨学科融合速度是缩短这一磨合过程的最有效途径。从外经贸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加快跨专业融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同时进行,一是在新专业申报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倾斜,即鼓励和支持跨学科类的新专业申报;二是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跨学科联合,即加强不同学科间的教学科研交流,鼓励跨学科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等。
(三)探索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拓展
从高校人才实践技能培养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主要是通过模式实训及实习实践两种方式来实现的。这两种实践教学的开展,又是主要依托专业类的实践教学软件和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来完成。这就造成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将实习实训内容固化。比如说,模拟实训软件的开发主要是针对某一项或几项专业性技能的提升来设计的,而其它相关环节则进行了系统性简化,所以无法开展关联性環节的实训。而顶岗实习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老师和同学对专业对口性的要求,也使得学生的岗位选择大大受限,这明显不利于未来学生的职业拓展。所以,要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拓展就必须要转换思路,首先摆脱对专业性教学软件的过分依赖,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其次充分利用实习实践环节,放宽实习岗位的限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袁清.“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背景下“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35)。
[2]闫华清、吴芳.《福建自贸区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3)。
作者简介:
姜昱霞,女,昆明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948220BE-E294-4F4F-A89D-0F5BE7D5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