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韧素质训练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2-06-17靳辽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校

摘  要:跆拳道是以手脚并用的形式来进行格斗的,可通过锻炼四肢来提升身体素质,受到全国各大高校的推崇和关注。在跆拳道的教学训练中,高校应重视对学生柔韧素质的训练。学生的柔韧素质水平,决定了其是否能更好地掌握跆拳道技能。基于此,文章从柔韧素质训练的作用出发,分析了柔韧素质的影响因素和注意问题,提出了有效进行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以期通过对学生柔韧素质的培养提升,增强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减少学生在跆拳道学习中受伤的风险,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关键词:柔韧素质训练;高校;跆拳道教学

中图分类号:G8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4-0062-04

为了更好地执行贯彻教育改革要求,现今的高校开始逐渐地将跆拳道教学引进校园课堂。跆拳道课程可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也能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帮助学生在脑、手、脚等进行全方位的发展。柔韧素质训练在跆拳道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后期进行跆拳道学习奠定基础。柔韧素质教学通过对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训练,帮助学生在更好地完成跆拳道大幅度动作时,保证动作质量。身体的柔韧性越好,做出的跆拳道动作就越标准,而且能够使全身各关节更加灵活、运用自如。柔韧素质训练直接影响着高校跆拳道教学的质量水平。所以,相关高校跆拳道教练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柔韧素质训练,使高校跆拳道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柔韧素质训练的作用

在人体进行各种运动训练时,柔韧素质是最重要的身体素质。许多运动训练项目都对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提出了要求,如体操、游泳、花样滑冰等,该类项目的运动员都有着极高的身体柔韧性[1]。对跆拳道来说,身体柔韧性也是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跆拳道中柔韧素质教学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和学习意志力,柔韧素质教学训练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跆拳道的一些动作难度较高,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则无法将动作做标准,还会造成身体不同程度的拉伤,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够使其在做跆拳道动作时更加协调。

(一)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柔韧性

无论是跆拳道平时的训练还是比赛,都对运动人员身体的柔韧程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跆拳道对学生的髋部和腿部的柔韧性要求很高。学生能否高质量地完成跆拳道这门学科取决于学生的柔韧性,柔韧性影响着学生在跆拳道训练中动作的完成质量[2]。所以,长期对学生进行柔韧素质训练,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学习跆拳道提供安全保障,奠定学习基础,从而使高校跆拳道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帮助学生强化学习速度和四肢力量,降低意外的发生几率

学生通过参与柔韧素质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加强各肢体间的协调性,增强自身的韧带弹性以及肌肉的收缩能力,提升各关节间的灵活性。柔韧素质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在进行跆拳道动作训练时发生意外的几率。柔韧素质训练对学生来说,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能使学生的安全得到良好的保障。对高校来说,柔韧素质训练可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使高校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定

柔韧素质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学生需要循序渐进地对身体的柔韧性进行强化。在进行柔韧训练时,训练时韧带拉伸引起的痛苦强烈,需要学生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3]。因此,高校学生必须具备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通过克服身体上的疼痛来坚定地进行柔韧性训练。长期的柔韧素质训练可使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定,能提升学生面对困难时的承受和抗压能力。

(四)令学生更具灵活性

跆拳道的抗击训练中,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敏锐的反应能力。柔韧素质训练使学生的韧带关节和肌肉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肌肉通过不断的训练,收缩能力得到了提升,使学生在经过跆拳道的训练后,反应能力增强,身体各部位之间更加协调。

二、柔韧素质的影响因素

柔韧素质可使学生在做大幅度动作时更灵活。关节运动幅度的大小,对做出动作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关节运动幅度小,做出动作的质量就差;关节运动幅度大,做出动作的质量就好。因此在身体的承受范围内,身体的柔韧素质越强,越能使运动者的动作更加舒展、优美,肢体显得更加协调,攻击的距离和范围也会随之扩大。身体的柔韧素质越好,运动损伤就越低。关节的僵硬程度、关节的结构、关节周边的组织结构和关节中的韧带、肌肉、神经等都对身体柔韧素质有着影响[4]。身体的柔韧性还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长期的训练也会导致关节之间的软骨厚度增加,这些都对身体的柔韧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年龄决定了肌肉组织和韧带组织的韧性,年龄越大,组织韌性就越差。因此,可从影响因素入手展开柔韧性训练,如通过减少关节周围的脂肪堆积、利用神经系统调节骨骼的能力方面来进行身体柔韧素质训练。

三、柔韧性在跆拳道中的重点部位开发

跆拳道需要学生的全身肌肉拥有爆发能力,也要求学生各关节间的韧带组织具有良好的柔韧拉伸性,需要学生具备发展动力的柔韧性。动力柔韧性需要依据动作需要情况,将自身的肌肉组织、肌腱和韧带组织在允许的范围内拉伸到最大限度[5],然后通过自身的弹回缩力来完成教练所要求的动作。动力柔韧性是建立在静力柔韧性的基础上所具有的柔韧素质表现。高校跆拳道教练依据教学训练动作,将学生的柔韧训练主要放在腿部的伸展强度,髋关节和踝关节韧带的拉伸性和腰、肩、腕的灵活性上。

四、高校开展跆拳道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开展和考核方式不完善

跆拳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跆拳道的学习热情。跆拳道在考核上因其特殊的学习内容,无法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6],让学生没有办法将课堂所学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不符合教育改革对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的要求。

(二)课程的文本内容不完善

跆拳道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专项理论技术和自身身体素质培养,没办法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实际的文本形式展现出来。造成学生对跆拳道的理论知识无法良好掌握,不利于学生平日练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全面发展。跆拳道的教学没有特定的教材,每个跆拳道教练都是按照自身的教学习惯来进行的,使得每个高校跆拳道教练所教授的课程都有所区别,也让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五花八门,无法做到统一。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高校跆拳道教练的教学方法较古老且不灵活,在教学方面没有进行更好的创新,使得老旧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和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需求,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没有良好的教学场地

很多高校因为场地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较好的跆拳道训练场地,缺少跆拳道所需的教学器材,无法满足学生的正常学习,也无法保证学生的安全。

(五)缺乏专业的师资团队

跆拳道在高校中引入课堂,需要的是专业的跆拳道教师。专业的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了跆拳道教学的训练方法和特点,才能够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但现在的教师队伍中,大多都是专业性强的文理科课程教师,缺少在跆拳道方面的专业教师,一些具有专业性的跆拳道教练素质不太高,使得跆拳道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有所滞碍。

五、跆拳道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柔韧素质训练

(一)静力性拉伸

学生通过对身体的肌肉和韧带进行缓慢地拉伸,将组织拉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不动,使被拉伸的组织获得被拉长的持续性刺激。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将静力性拉伸应用到柔韧素质训练中,教师应弄清楚学生拉伸的最大限度点,当学生被拉伸的肌肉出现疼痛和抖动等反应时,说明达到了可拉伸的最大范围。教练刚开始可让学生在这个最大范围内进行无痛拉伸,让每一个身体组织进行20秒到30秒的拉伸训练,然后增大拉伸强度,继续保持无痛拉伸,并且放松身体对拉伸部位所产生的对抗肌肉。

(二)动力性拉伸

动力性拉伸是指学生在一定的节奏下,反复多次地对一个部位进行同一个动作拉伸。这种拉伸的方式要放在静力性拉伸之后,要控制运动强度水平,避免对身体组织产生损伤[7]。学生要注意的是,在拉伸时不要增加拉伸的强度,更不要在结束时过快收缩,避免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当拉伸速度过于迅速时,人的大脑中枢神经会反射性地去收缩所拉伸的肌肉,在肌肉可能拉伤之前迅速降低动作速度直到终止。这种拉伸反射会使拉伸的效果减弱,而急速性拉伸又是跆拳道所具有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参与柔韧素质拉伸训练时,一定要保证在静力性拉伸之后进行,自动自觉地放松拉伸部位的对抗性肌肉。

(三)PNF拉伸法

学生在进行一次静力性拉伸后,再进行一次固定外力的肌肉收缩训练,使肌肉可以在静止的状态下被多拉伸延长一定距离。学生在进行PNF拉伸法时,应注意的是等长收缩不需要爆发力,训练员应在学生等长状态下,只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阻力,在学生拉伸的静止状态下稍微施以一定的助力。

六、柔韧素质训练中的注意问题

(一)训练需要耐心

高校中的跆拳道教学所面对的群体都是一些年龄在22岁以下的大学生。大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发展基本完全,身体的关节、韧带组织和肌肉等方面的柔韧性都不好,改变身体柔韧素质较为困难。所以,高校跆拳道教练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必须拥有极强的耐心,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并为学生的柔韧素质训练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8]。

(二)训练要有恒心

柔韧素质训练是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而且柔韧素质能力消退得快,需要学生不光要有学习的热情,还要有较强的毅力去坚持进行柔韧素质练习。在跆拳道学习中,提升身体的柔韧性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会伴随在整个跆拳道教学中。学生为了保证自身柔韧度,应每天都对柔韧素质进行练习训练。

(三)训练讲究方式方法

因为校园跆拳道课程时间短,所以教学的内容有限,不能每一节课都抽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柔韧素质训练,这样即使学生的柔韧性得到了改善,但在跆拳道学习中所学到的东西会并不充分,因此,教练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提升自身的柔韧性,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进行柔韧素质提升训练。这样即便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也能用到所学到的方法来进行柔韧素质锻炼,切合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9]。

(四)在课堂中灵活合理地安排柔韧素质训练

教练在跆拳道教学的过程中,将柔韧素质训练进行巧妙灵活的安排可节约课堂时间,也能够达到引导学生提升自身柔韧性的效果。节约的时间可用在跆拳道实际动作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通常在学期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学生柔韧素质训练会占据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跆拳道教练可利用课前时间来让学生进行活动热身,以便更好更快地让学生适应柔韧性练习。教练也可将柔韧性练习作为学生的課前热身活动来进行。但在柔韧素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要注意对学生的动作幅度和强度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在将柔韧性练习作为课前准备活动进行时,应注意的是练习时间要保证在15—20分钟之间,不然无法达到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柔韧性训练的效果。此外,在跆拳道主要课程结束后,也要对学生进行柔韧素质的针对性训练,此时的训练不仅可以达到拉伸的目的,还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肌肉,恢复身体机能[10]。教练和学生都要注意的是,课后的柔韧性训练最好采用静力性拉伸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对身体全方位的放松起到良好的作用。

(五)多种训练方式相结合

在高校跆拳道的教学中,教练要依据时间、训练目的、练习部位的不同来将静力性拉伸,动力拉伸和PNF拉伸三个训练拉伸方式相结合,或者将其中一个方法作为主要训练方式。柔韧素质训练一般都优先采用静力性拉伸和PNF拉伸,之后才会采用动力性拉伸的方法。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静力性练习,而忽略了对动力性的练习。如果仅采用静力性练习,即便能使学生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得到增强,但其在肌肉快速收缩能力的提高上会比较欠缺。这样训练出来的柔韧性对跆拳道的技术使用效果不大,无法令学生将跆拳道的动作做到刚劲,使动作显得比较柔弱,且速度过慢。

(六)结合力量训练

跆拳道的动作讲究柔韧性,所以柔韧素质训练必须同力量训练相结合,这样可在肌肉质量提升的同时,增强肌肉力量,使柔韧性随之提高,使学生在跆拳道动作的使用技术上也得到了提升加强。柔韧素质训练和力量训练相结合,可以帮助两种训练能够更好地进行协调和发展,使学生在跆拳道训练中能够让肌肉不再僵硬,做出的动作也更加灵活。

七、结语

高校开设跆拳道教学可强健学生体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增强学生肢体的灵活性,让学生在跆拳道的学习中充分满足手和脑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跆拳道的学习中,自身柔韧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其在学习跆拳道课程中的质量高低。柔韧素质训练在提升学生自身柔韧性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耐心和自信心。高校学生由于年龄已错过了最佳的身体柔韧性锻炼发展阶段,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所以高校跆拳道教练在对学生进行柔韧素质训练时,应不断优化柔韧性训练方案,针对学生普遍的身体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柔韧素质提高训练,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跆拳道的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新彤. PNF拉伸法在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柔韧素质训练中的运用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2):174-175.

[2] 刘可可. 高校健美操专选柔韧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J]. 体育师友,2021,44(04):36-39.

[3] 梁潇,陈朝辉.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成长路径[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12):137-138+156.

[4] 刘雨情,林敏. 运动处方教学在高校跆拳道公共体育选项课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民健身 科学运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华东交通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21:167.

[5] 张惠欣,任瑞红. 基于社群视角下的高校跆拳道教学探索——以南开大学“跆拳道圈”社群体系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2021, 11(27):135-139.

[6] 彭志强,敬龙军. 我国柔韧素质训练研究发展趋势及可视化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7):157-160.

[7] 郭忠民. 基于“激越四段式”教学法的高校跆拳道线上教学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5):96-100.

[8] 邹洪磊. 高校跆拳道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102-103.

[9] 张凤. PNF拉伸法对7-10岁少儿拉丁舞学员髋关节柔韧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1.

[10] 牛永刚,马晓子. 三种不同训练方式对柔韧素质的实验对比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2021:212-213.

(荐稿人:孔哲,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作者簡介:靳辽(1979—),男,硕士,南京林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