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叶木素自微乳的制备

2022-06-15赵艺宁韩叶枫梁建坤刘晓娟

中成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油相香叶乳化剂

赵艺宁, 韩叶枫, 梁建坤, 刘晓娟

(锦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香叶木素存在于菊花、留兰香、蜘蛛香等天然药物和柠檬、柑橘、花生等果实中,是天然黄酮类化合物[1],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被广泛用作静脉血管疾病(如下肢静脉溃疡、痔疮)的血管保护剂[2]。但该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并且人体内存在肝-肠循环以及肠-肠循环,高首过效应使其口服吸收差,体内生物利用度低,从而限制了相关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自微乳是难溶性药物增溶研究的热点之一,它由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按适当比例组成,在适宜水相中温和搅拌的情况下,可自乳化成粒径小于100 nm的O/W 型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系统[3],能增加药物膜渗透性,促进淋巴转运,避免首过效应,从而有效改善药物生物利用度,掩盖不良气味,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本实验将香叶木素制成自微乳,以期提高该成分口服吸收利用度。

1 材料

香叶木素(批号EG110090,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油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中链甘油酸酯、丙二醇月桂酸酯、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乙二醇单乙基醚(德国Sasol公司);单亚油酸甘油酯(法国Gattefosse公司);橄榄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吐温80(天津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乙二醇400(苏州华晨化工有限公司)。异丙醇(天津水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1,2-丙二醇(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TD型电子天平(上海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KQ-300V型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WH-2微型涡旋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TGL-16高速离心机(江苏金坛市中大仪器厂);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立岛津公司);95-1双向磁力加热搅拌器(德国IKA公司);RC-8溶出度测试仪(天津市国铭医药设备有限公司);康氏振荡器(金坛市医疗仪器厂);Nano-ZS90激光粒度仪(日立高新技术集团);JEM-1400Flash透射电镜(日本电子株式公社)。

2 方法与结果

2.1 香叶木素含量测定

2.1.1 检测波长确定 精密称取香叶木素原料药25 mg,甲醇稀释至5 mg/mL,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4],发现最大吸收波长为343 nm。将载体材料在上述最大吸收波长下进行紫外检测,发现它无吸收干扰,对含量测定无影响,故选择其作为检测波长。

2.1.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香叶木素对照品25 mg至50 mL量瓶中,甲醇超声溶解,定容,摇匀,制成贮备液,精密量取25、50、75、100、125、150 μL至10 mL量瓶中,制成对照品溶液,在34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A),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得方程为A=0.098 5X+0.073(R2=0.999 6),在1.25~7.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3 精密度试验 分别吸取低(2.5 μg/mL)、中(5 μg/mL)、高(7.5 μg/mL)质量浓度对照品溶液适量,同一天内在34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5次,计算日内精密度;每天于同一时间点测定1次,连续5 d,计算日间精密度,测得前者RSD分别为0.58%、0.20%、0.19%,后者RSD分别为0.35%、0.23%、0.1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4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香叶木素对照品适量,按“2.1.2”项下方法制备3.75 μg/mL溶液,在34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6次,测得其RSD为0.51%,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1.5 加样回收率试验 分别在不同质量浓度对照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空白自微乳,混匀后加入甲醇破乳,测得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99.60%、99.16%,RSD分别为0.59%、0.72%、0.79%。

2.2 溶解度测定 取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各4 mL至EP管中,加入过量香叶木素,混匀后超声处理2 h,于37 ℃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放置48 h,10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甲醇稀释至适宜质量浓度,在34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溶解度[5],结果见表1。由此可知,香叶木素在油相中的溶解度依次为为橄榄油>油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中链甘油酸酯,在乳化剂中的溶解度依次为吐温80>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单亚油酸甘油酯>丙二醇月桂酸酯,在助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依次为聚乙二醇400>1,2-丙二醇>乙二醇单乙基醚>异丙醇。最终,选择橄榄油、油酸乙酯作为油相,吐温80作为乳化剂,聚乙二醇400作为助乳化剂。

表1 香叶木素在各辅料中的溶解度

2.3 油相筛选 将吐温80与聚乙二醇400按质量比(Km)1∶2、1∶1、2∶1、3∶1、4∶1混匀后,再与橄榄油按Km1∶9、2∶8、3∶7、4∶6、5∶5、6∶4、7∶3、8∶2、9∶1振荡混匀,量取1 mL至烧杯中,缓慢加水滴定,稀释至50倍,观察溶液澄清度,同时记录乳化时间[6]。预实验发现,将橄榄油作为油相时加水乳化后,溶液表面有少量油状漂浮物,比较浑浊,证明橄榄油未乳化完全,故选择油酸乙酯作为油相。

2.4 伪三元相图绘制

2.4.1Km值筛选 将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按Km1∶2、1∶1、2∶1、3∶1、4∶1振荡混匀后,再与油酸乙酯按Km1∶9、2∶8、3∶7、4∶6、5∶5、6∶4、7∶3、8∶2、9∶1振荡混匀,固定体系总体积为1 mL,缓慢滴入水相,记录溶液由浑浊变为澄清时临界点的加水量[7]。采用Orgin 8.5软件绘制伪三元相图,以乳化剂、油相、水为3个顶点,确定成乳区域,结果见图1。

图1 伪三元相图

在低含水量、高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磁转子转动较缓慢,液体浓稠,颜色为黄色,不符合形成微乳的条件,经判断未成乳。随着加水量不断增加,溶液逐渐澄清透明,微泛蓝光,符合微乳的筛选条件,各区均延伸到水相顶点,即可被水无限稀释。滴入水相后,在不同Km下溶液颜色均澄清透明,颜色轻微泛蓝。图1中乳化区域影面积越大,乳化时间越短,代表成乳效果越好;Km为1∶2、1∶1时,乳化时间较长,故选择2∶1、3∶1、4∶1进行后续研究。

2.4.2 油相用量筛选 固定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体系1 mL,加入100倍纯化水,发现当油相用量小于10%时,形成的乳液为粗乳液,即表面有无法乳化的液滴,溶液颜色不澄清;当其用量大于50%时,有大量油滴悬浮在溶液中,难以形成微乳液。 因此,选择油相用量为10%~50%,此时可得到澄清透明、均一稳定的微乳液。

2.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取自微乳适量,纯化水稀释100倍,采用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100 r/min进行磁力搅拌,测定乳化时间(溶液上层无油状漂浮物,比较澄清,微泛蓝光,即为完全乳化)。

在前期实验基础上,选择油相用量(X1)、乳化剂比例(X2)作为影响因素,平均粒径(Y1)、Zeta电位(Y2)、乳化时间(Y3)作为评价指标[8],因素水平见表2,再采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进行处方优化,结果见表3。

表2 因素水平

表3 试验设计与结果

采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见图2。由此可知,当Km保持中间水平不变时,随着油相用量增加,粒径、乳化时间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Zeta电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当Km、油相用量最大时,粒径、Zeta电位、乳化时间均达到峰值。由于筛选自微乳处方时,应满足乳化后粒径小、Zeta电位绝对值高、乳化时间短的要求,故因素X1、X2最终取值分别为22.82、2.37,即最优处方为油酸乙酯用量22.82%,吐温80用量54.28%,聚乙二醇400用量22.90%。

表4 平均粒径方差分析

表5 Zeta电位方差分析

表6 乳化时间方差分析

图2 各评价指标响应面图

根据上述处方进行3批验证试验,结果见表7,可知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较小,表明该处方稳定可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预测结果良好。

表7 验证试验结果

2.7 自微乳质量评价

2.7.1 饱和载药量测定 按“2.6”项下最优处方制备自微乳1 mL,加入过量香叶木素原料药,超声处理2 h助溶,置于37 ℃恒温水浴振荡器中48 h,10 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用甲醇稀释100倍,在34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9],测得饱和载药量为(59.44±0.20)mg/mL。

2.7.2 溶解度测定 按“2.6”项下最优处方制备自微乳1 mL,加入纯化水稀释100倍,取2 mL至具塞管中,加入过量香叶木素原料药,混匀后涡旋5 min,按“2.2”项下方法测定溶解度。结果,自微乳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4.50 μg/mL,而原料药仅为1.05 μg/mL,即提高了52倍。

2.7.3 粒径、Zeta电位测定 制备自微乳适量,加入纯化水稀释100倍,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结果见图3~4。由此可知,平均粒径为(17.46±0.29)nm,Zeta电位为(-22.67±0.15)mV,PDI为0.066±0.002,并且粒径较小,分布较集中。

图3 自微乳粒径分布

图4 自微乳Zeta电位

2.7.4 形态观察 取自微乳适量,在37 ℃水浴中用100倍纯化水稀释,轻微搅拌混合均匀,取少量至铜网上,静置5 min,滴加2%磷钨酸溶液负染5 min,滤纸吸去负染色液,室温晾干,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结果见图5。由此可知,乳滴粒径大小均一,分布均匀,无粘连。

2.7.5 稳定性研究 对自微乳进行温度稳定性(在4、25、60 ℃下避光保存)、强光照射稳定性[在25 ℃、(4 500±500)lx下保存][10]试验,于第0、5、10天观察外观,测定香叶木素含量,结果见表8~9。由此可知,在4、25 ℃下自微乳及其乳化后溶液澄清,香叶木素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在60 ℃下两者颜色变深,第5、10天时该成分含量分别降低11.24%、19.95%;在强光照射下,自微乳及其乳化后溶液澄清,但随着时间延长香叶木素含量也明显降低。综上所述,自微乳应低温避光保存。

图5 自微乳透射电镜图

表8 温度稳定性试验结果(n=3)

表9 强光照射稳定性试验结果(n=3)

2.7.6 体外溶出度研究 按“2.6”项下最优处方制备自微乳0.5 mL,并装入胶囊中,使其最终载药量为25 mg;另取香叶木素原料药25 mg,也装入胶囊中。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931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篮法),以900 mL蒸馏水为溶出介质,设定水浴温度为37 ℃,转速为100 r/min,于1、2、5、10、20、30、45、60 min各取样5 mL(取样后及时补充溶出介质),在34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累积溶出度[11-12],结果见图6。由此可知,自微乳胶囊释药迅速完全,10 min内累积溶出度即达80%以上,而原料药胶囊释药缓慢,表明自微乳可有效提高药物溶出速度。

图6 香叶木素体外溶出曲线

3 讨论

自微乳释药系统是O/W型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系统,其中乳化剂的选择是自微乳处方关键,若其用量过多,则会对胃肠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胃肠道不适;用量过少,则药物进入胃肠道后乳化形成的乳滴粒径较大,对微乳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乳化剂用量需适宜,并且尽可能选择毒性较低、同时乳化能力较高者[13]。

自微乳中油相能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促进药物乳化,同时还可刺激胃肠道产生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增加药物淋巴吸收途径及旁路转运,避免首过效应,间接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14]。本实验筛选香叶木素自微乳处方,发现对该成分溶解度较大的油相有橄榄油和油酸乙酯,但与乳化剂、助乳化剂配伍时,后者能与吐温80、聚乙二醇400形成微乳,而前者无法乳化完全,溶液上层有油滴状漂浮物,并且乳化时间长。因此,选择油酸乙酯作为香叶木素自微乳油相。

星点设计是效应面法中最常用的一种优化方法,广泛应用于药剂学领域,它集数学、统计方法于一体,比常用均匀设计、正交试验更全面,实验精度更高,实验次数较少,能灵敏地反映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适用于多因素多水平实验,也是药物制剂处方工艺优化手段之一[15]。本实验针对难溶性天然黄酮类化合物香叶木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自微乳处方,预测效果良好。

4 结论

本实验先通过测定溶解度、绘制伪三元相图,初步筛选香叶木素自微乳处方,再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所得自微乳加入水相后溶液呈淡黄色,表面无油滴漂浮,平均粒径为(17.46±0.29)nm,长时间放置性质稳定,与原料药比较,其药物溶解度与溶出速度显著提高,可为相关制剂研发提供参考,对水难溶性、脂溶性药物自微乳释药系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油相香叶乳化剂
花生蛋白-果胶复合乳液凝胶的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食品乳化剂复配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一种包装型乳化炸药一体化油相乳化剂含量快速测定方法
香叶、罗勒要分清
改性铵油炸药油相加注装置的设计
羧基对两性沥青乳化剂及乳化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认亲(短篇小说)
新型复合油相乳化炸药基质的非等温热分解特性
香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