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2022-06-15刘向兵

中国德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教育

刘向兵

劉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本文系作者根据2022年3月16日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德育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德育·明德讲堂”中所作的讲座整理而成,略有改动。

各位关心劳动教育的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围绕“探索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这个主题做一些分享和交流。今天,作为一位来自高校的劳动教育工作者,我主要想站在高校的角度,谈一谈我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初步思考。

一、坚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我国劳动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历史是一部劳动史,也是一部劳动教育史。劳动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要素,每个国家的劳动教育都有自己独特的理念与做法。那么中国劳动教育的特色理念和做法是什么呢?我觉得劳动教育的中国特色,在理念上最突出的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根基。马克思说过,劳动是整个社会的“太阳”,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就是要让社会围绕劳动这个“太阳”转,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的价值导向。在做法上,劳动教育的中国特色表现为两点:一是坚持建构政府统筹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格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的重要体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两份文件均强调要加强政府统筹,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家庭奠基、学校主导、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二是坚持以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为实施原则,同向同行,一体同心。这既符合人的成长的一般规律,也是我国教育自始至终牢牢抓好立德树人这条主线,贯通性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要一体化推进,要求劳动教育贯穿其中,也就是要求一体化推进劳动教育的意思。

二、坚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完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

内在需要

前段时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80所高校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研究发现,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两年来,高校在推进劳动教育方面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呈现出积极探索、丰富多彩、多元统一的态势,值得肯定。不少高校还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相当数量的高校尚未明确劳动教育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利于劳动教育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二是各高校普遍重视组织劳动实践活动,但在配套课程建设方面用力不够、探索不足;三是劳动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尚有差距,表现为专任性、专业化程度不高,很难专心致力于劳动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四是劳动教育的高等教育特色不够凸显,存在比较突出的大学劳动教育中小学化、活动化、浅层化问题。比如,在80家高校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所有高校都设计了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内容,但对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却涉及不多。就“劳动周”和“劳动月”的活动开展来看,很多高校的劳动教育范围主要限于校园环境卫生清洁、校内植树绿化、寝室内务整理等日常生活劳动。不是说不可以有这些内容,但大学劳动教育如果主要是这些,甚至只是这些,就肯定有问题了。所以,我一再呼吁,高校在推进劳动教育时,一定要了解中小学的情况,了解中小学做了什么,大学可以不做什么,从而在中小学已有的劳动教育基础上思考能做什么,以此做到明确区分和紧密衔接。

三、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行动路径

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既是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推进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应有的责任担当。在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行动路径方面,我的主张有三点。

一是找准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别点,全面构建体现高校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层次上的差别。比如,同样是日常生活劳动,中小学阶段可以更多地聚焦在有关基本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上,但对大学而言,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就不仅仅意味着个人自理意识和能力层面的培养,更意味着将日常生活劳动作为整个劳动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去思考其价值,引导学生懂得这一劳动当中存在的各种劳动道理、劳动伦理等,比如个体家务劳动与家政业的发展、家政服务者与雇佣者的关系等。这跟朱熹强调的小学“学其事”、大学“究其理”是一个道理。这样才能体现高校劳动教育的层次性。二是类型上的差别。中小学是普通教育,大学是专业教育。普通教育强调的是普遍的、共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塑造,而专业教育则要体现不同分工领域的不同知识体系和价值导向,所以大学的劳动教育要在如何跟专业融合上多下功夫,要格外强调分专业、分类型推进。三是课程重点上的差别。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创新是明确了劳动教育的课程地位,要求大中小学均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上,中小学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期间曾经有过成熟的探索,所以,今天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只是课程地位的复归或转型、升级的问题,但高等教育阶段还未有过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先河。很多人认为,高校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劳动教育,高校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也是重要的劳动教育形式,所以没有必要再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必修课。我觉得,这些都只能说明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的课程内容应该与中小学不同,但并不意味着高校不需要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目标——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中,劳动技能水平在高校应主要依托专业教育来完成,高校劳动教育课主要解决的应是劳动精神激发和劳动价值观塑造的任务,这是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和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点。在中小学,劳动技能一定是劳动课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大学中,劳动课关注的重点应是通过理性的知识学习和真切的实践体验,深化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专业技能学习的任务应该交给专业教育来完成,基本生活技能和通用劳动技术教育任务则应交给中小学来完成。

二是紧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主线,建构大中小学贯通的课程体系。这些年我一直强调高校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特别是要加强“懂劳动”的教育。这里的“懂劳动”就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和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教育,比如劳动法律、劳动关系、劳动安全、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据悉,中小学劳动课程标准马上要正式发布了,“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教育说法也写进了中小学劳动课程标准。所以,接下来,我们应好好研究一下中小学劳动课程标准,弄清楚高校在爱劳动、懂劳动、会劳动上应该更强调哪些。我的初步想法是,小学阶段可以“劳动与生活”为主题,着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感悟、体认劳动的苦乐;初中阶段可以“劳动与学习”为主题,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与劳动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稳定的热爱劳动的情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初步的职业规划意识;中职或高中阶段以“劳动与科技”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信念和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大学阶段就可以“劳动与社会”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社会主义劳动伦理、劳动法律意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上,形成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接力推进的课程体系。

三是大学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和专业引领。我经常说,在推进劳动教育上,大學要主动“大手拉小手”。这并不是说大学的劳动教育做得比中小学好,而是为了强调大学在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具有的特殊优势,那就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大学一定要发挥这两大优势来进行“大手拉小手”,加强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为中小学做好劳动教育培养人才。这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已经开始了前期探索,专门成立了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在加强劳动教育研究的同时,积极培养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致力于为中小学培养劳动教育专业师资。

四是要搭建大中小学交流合作、共建共享的平台,凝聚协同推进的合力。平台当然包括学术交流平台,比如今天直播邀请了大中小各学段的代表共同交流,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田雪原研究员作为社会学专家共同交流研讨,就是一种很好的多元协同模式。这几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举办了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据悉,教育部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一纵”(贯通大中小学)、“三横”(德育、智育、体美劳育)的架构,建构大中小学各类教育资源一站式搜索的智慧平台,这是非常了不起、非常值得期待的重要创新。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要实现教育目标一以贯之、教育环节一脉相承、教育实施一体同心,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教育效果一气呵成。

责任编辑︱赵 庭

高校在推进劳动教育时,一定要了解中小学的情况,了解中小学做了什么,大学可以不做什么,从而在中小学已有的劳动教育基础上思考能做什么,以此做到明确区分和紧密衔接。

在中小学,劳动技能一定是劳动课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大学中,劳动课关注的重点应是通过理性的知识学习和真切的实践体验,深化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专业技能学习的任务应该交给专业教育来完成,基本生活技能和通用劳动技术教育任务则应交给中小学来完成。

小学阶段可以“劳动与生活”为主题,着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感悟、体认劳动的苦乐;初中阶段可以“劳动与学习”为主题,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与劳动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稳定的热爱劳动的情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初步的职业规划意识;中职或高中阶段以“劳动与科技”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信念和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大学阶段就可以“劳动与社会”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社会主义劳动伦理、劳动法律意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至善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