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2022-06-15刘向兵

中国德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协同建构马克思主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意见》发布两年来,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涌现,已经体现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一些明显特征。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我国劳动教育的基石。建党百年来,我国劳动教育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依据,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构建了包含“以人民为中心”的劳动主体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奋斗幸福”的劳动幸福观和“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深刻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使命和新课题。建构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首先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从事关立德树人、富国强民、治国理政的高度,全面把握并处理好劳动教育的多种属性及其关系。

二是坚持以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为实施原则。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为根本目标,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技能水平贯穿人的一生。建构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立德树人主线,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等要求循序渐进地融入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实践中,实现劳动教育实施目标的有序衔接、评价标准的一体贯通。

三是坚持以政府统筹下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总体格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的鲜明体现,也是办好教育事业的重要前提。建构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政府统筹—家庭奠基—学校主导—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积极探索家校社多方协同、互惠共赢的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好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问题。

建构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赋能护航。

【作者系中國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本刊特约评论员:刘向兵

猜你喜欢

协同建构马克思主义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建构游戏玩不够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