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内隐态度及其与行为间的关系研究
2022-06-14贾泽民王世壮魏悻癑肖如萍
贾泽民,王世壮,魏悻癑,肖如萍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31)
1 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和“洋节”的态度行为受到学者关注
随着社会变迁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家节日文化的认同感,作为国家归属感和国家主人公意识的重要方面,逐渐成了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对于节日文化的认同研究,可以揭示当代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态度,对于文化传承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针对高校学生的研究,作为国家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同时也是节日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项调查显示,53.60%的年轻人是为了寻求快乐才喜欢上了洋节;57.10%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不如洋节那么轻松自在;60.70%的女性认为“洋节更加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很累”[1]。可见传统节日的文化节日感逐渐淡化。
对于国外节日的追捧是否表明国人文化认同感发生变化? 许多学者对此现象做出过研究。2012年田荔从“模因论”的角度研究了西方节日盛行对高校学生的影响[2]。2016年王耕等针对“95 后”大学生进行了高校学生对中西传统节日价值取向的分析[3]。但以往研究多采用问卷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问卷法测量出的态度是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根据“双重态度理论”,内隐态度是指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其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内隐态度独立于外显态度,是重要的心理加工过程[4]。
骆飞莉、张艳红曾在2021年探讨了“当代高校学生对于荆楚文化的内隐态度”,采用了内隐态度的研究角度,研究高校学生对于荆楚文化的内隐态度[5]。Fazio 提出,内隐态度才是个体的真实态度[6]。由此可见,采用内隐态度的角度测量高校学生对于节日文化的态度才更具有代表性与真实性。因此,该研究选择采用内隐态度的角度测量高校学生对中外节日文化的内隐态度。
1998年,Greenwald 等提出了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7],对于内隐态度的测量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促进了内隐态度研究的迅速发展。内隐联结测验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内隐态度测量方法,有着较高的信效度,可以有效地测量出个体的内隐态度。在2021年,何烨露基于SCIAT 程序研究了高中生的过节内隐态度,并得出了青少年积极爱国内隐态度的结果[8]。因此,在该研究中,我们尝试采用IAT 来进行高校学生的节日文化内隐态度的测量。
内隐态度的测量的发展,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通过对内隐态度的测量,进一步揭示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该实验中,我们假设高校学生参与节日的行为与内隐态度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虽然高校学生的行为变化是巨大的,但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久远稳定,对于传统文化仍然有着自然的归属感以及内隐态度的稳定性。因此,一方面,我们假设高校学生对传统节日比外国节日有较高认同感。另一方面,我们据此提出假设,参与外国节日行为的频率不同的个体,对中外节日的内隐认同感无差异。
综上所述,该研究采用Greenwald 的内隐联想测验IAT 测量高校学生的内隐态度,同时采用问卷法的方式,通过调查高校学生参与中外节日的频率来代表高校学生的行为,以南昌市某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其一,高校学生对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存在内隐态度。且对传统节日的态度更为认同,对外国节日的态度更不认同。其二,对节日的内隐态度与行为相关。其三,参加“洋节”频率不同的个体,对中外节日的认同感没有差异。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研究共招募南昌大学本科生33 名,均为中国人,其中男性15 名,女性18 名(年龄:M=20.18 岁,SD=0.88 岁)。精神状况良好,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设计
该实验采用两种任务类型(相容任务vs 不相容任务)的被试内设计。中国节日和认同词汇共键,外国节日和不认同词共键为相容任务; 中国节日和不认同词汇共键,外国节日和认同词汇共键为不相容任务。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2.2.2 实验工具和材料
采用eprime2.0 编写IAT 内隐联想测验程序,显示器为联想电脑显示屏,10.4 英寸,分辨率为1 920×1 080。节日参与频率问卷采用问卷星编制,收集中外各5 个节日的参与频率,采用5 点评分,1-5 为“从不参与”到“总是参与”,参与频率递增。
实验材料为5 对中外节日与5 对认同感词汇,中外节日选自武保勤(2016)探究文化差异所用3 对节日材料:“圣诞节”与“春节”“情人节”与“七夕节”“感恩节”与“端午节”[9]。根据王耕(2016)探究节日价值取向时的外国传统节日兴趣问卷,本实验加入了“元宵节”与“愚人节”“万圣节”与“清明节”两对材料。认同感词汇以“认同的”为基础词,查找其近义词,得到“肯定的、接受的、必要的、感触的”,及反义词“排斥的、否定的、拒绝的、随意的、冷漠的”共5 对词汇。
节日参与问卷以此节日词汇材料为基础,收集各个节日参与频率,问卷中中国节日参与频率题与外国节日参与频率题交替排列。
2.2.3 实验流程
采用经典的5 步任务范式,为了平衡联合任务中相容任务/不相容任务出现次序对测验结果的影响。IAT 任务有两种类型:初始联合任务为相容任务和初始任务为不相容任务。每个学习阶段有20 个实验轮次,联合任务中有40 个实验轮次。每个轮次刺激呈现在屏幕中央位置,反应提示分别呈现在屏幕下端刺激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先让被试处在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阅读指导语,将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再进行测验,材料呈现字号为28 号,字体为Courier New 字体。其中测验部分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测验流程图示例
为避免高校学生猜测实验目的,设计先进行内隐联想测再填写节日参与频率问卷。事后向参与者表达真诚感谢。
2.2.4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22.0,将错误率超过20.00%的被试剔除,超3 000ms 的记为3 000ms,低于300ms 记为300ms。筛除了一个错误率超过20.00%和一个问卷答案一致化程度高的数据,删除率为6.10%。共有31 份数据进入分析。IAT 效应值采用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减去相容任务反应时除以总标准差求得内隐联想测验D 值[10]。
3 实验结果
3.1 内隐态度测量结果
对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见表1),结果发现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显著高于相容任务的反应时,t(31)=7.05,P=0.00<0.01,d=248.66。相容任务正确率显著高于不相容任务正确率,t(31)=3.13,P=0.004<0.01,d=0.04。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减去相容任务反应时除以总标准差求得内隐联想测验D值,以D 值与0 的大小关系为分组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得到χ2=20.161,P<0.01。说明实验参与者中国节日与认同感的联结更强,外国节日与不认同感的联结更强,对中国节日有更正向的认同感。实验结果验证了假设一。
表1 反应时配对样本t 检验
3.2 行为与内隐态度关系
将参与中国节日频率得分减去参与外国节日得分,得到频率差值,以频率差值作为行为指标,与内隐态度效应值做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到结果频率差值与内隐态度相关显著,r=0.414,P=0.021<0.05,说明内隐态度与行为关系十分密切。实验结果验证了假设二。
3.3 参与外国节日频率与内隐认同感关系
将外国节日参加频率高低分组,共31 份有效数据,将排序后第16 名数据复制一份,而后高低分组(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外国节日参加频率独立样本t 检验差异显著,t(16)=6.63,P<0.01,d=4.62,说明分组有效。两组的IAT 效应D 值差异不显著,d=0.16,P=0.209>0.05。说明不同外国节日参与频率的人,内隐态度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果验证了假设三。
表2 正确率配对样本t 检验
4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均存在显著差异,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显著高于相容任务,其正确率显著低于相容任务的正确率,D 值正负分组卡方检验结果也表明组别之间差异显著,这说明整体上被试者对于中国节日的认同感存在更认同的内隐态度,对中国节日持有更高的认同感,这一结论与何烨露(2021)研究结果一致。在中国文化的孕育培养下,高校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的认同感是坚韧的,不会轻易地因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而降低认同感。
已有研究表明,内隐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复杂关系。该实验结合节日参与频率的数据差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参与者对中外节日的内隐认同感与其行为显著相关(P<0.05,r=0.414)。说明参与者对中国节日更认同、 对外国节日更不认同的内隐态度潜在影响了他们参加中国节日的频率多于外国节日的频率,这一结果与甘平、温志宏(2011)所提到的内隐态度潜在影响个体行为的结果相一致[11]。内隐认同感驱动着我们更多的参与中国节日,更少的参与外国节日,两种节日的区别是稳定的,认同感的差异也就从参与两节日频率的区别稳定地表现出来。
针对制止过“洋节”的现象,本实验对被试参加外国节日的频率进行高低分组,探究参加外国节日频率不同的被试者的内隐态度。结果表明,参加洋节频率高并不意味着对中国节日内隐认同感更低,对外国节日认同感更高。此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禁止过洋节”的政策或措施提供方向。
该研究未来改进方向有:(1)在实验设计前进行统计力检验,确保被试样本量充足;(2)编制信效度较高的行为问卷;(3)可以探讨不同人群对其他中外文化的认同感;(4)加入中外共有的国际节日材料作为控制材料,系统验证本实验结果。
最后,该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中外节日内隐态度及其与行为之间存在相关。但Wilson 和Lindsey 等人提出的双重态度理论表明,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不一定一致[12],并且以往探究内隐—外显态度与行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表明,内隐—外显态度均对行为有预测性[13],三者的关系复杂不清,三者的具体关系是未来应当解决的问题。未来研究可以尝试IRAP 等其他方法。
5 结语
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的内隐态度不同,对中国传统节日更为认同,对外国节日更不认同。对节日的内隐态度与其行为相关,内隐态度越明显,参加中外节日的频率差值越大。个体参加“洋节” 频率的高低与其对中外节日的认同感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