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专业编辑人才培养指标研究

2022-06-14秦绪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人才专业

秦绪涛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54)

专业编辑具备的知识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职业知识和专业知识。职业知识是指其从事编辑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专业知识是指其编辑的出版物所属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发展动向等。

新时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出版业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编辑作为一项独特的职业,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方面,专业编辑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编辑不同于一般编辑,是具备一定学科背景,专门出版某一特定领域出版物的编辑。对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对国际出版市场竞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 专业编辑人才培养目标

就新时期的专业编辑人才培养而言,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的编辑人才,同时,要使其具备应对国际化挑战的综合素质[1]。

1.1 应对出版业市场化方面

应对出版业市场化方面,应加强专业编辑的市场意识和观念的培养,以及相关管理知识的培训,增强专业编辑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能力,提升编辑对图书市场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在编辑培养过程中,应先加强对编辑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并加以正确引导,避免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

1.2 应对专业化方面

应对专业化方面,应根据编辑的专业化分工,对编辑进行分类培养。目前,出版单位对于编辑的培养多以出版实务为主,鲜有针对编辑进行专业培养,也很难对专业编辑学科知识进行测评,这是出版单位培养编辑人才的缺陷。因此,专业编辑的学科培养可以借助高等教育机构,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由高等教育机构制订编辑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通过专业的培训,提高编辑的专业领域知识,更好地完成专业出版物的出版工作。

1.3 应对数字化方面

应对数字化方面,应加强对专业编辑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的研究和培训,加强对互联网服务业运营模式、研发模式的研究和培训,培养编辑利用数字化工具检索、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专业编辑创造条件,鼓励编辑直接参与数字化项目,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数字化发展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亟待相关人才的有力支撑。

1.4 应对全球化挑战方面

应对全球化挑战方面,应培养编辑直接参与国际性组稿和营销能力。为此,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编辑在各自专业领域的专业水平,加强对编辑外语水平和异国文化方面的培训,提升出版物版权输出知识储备。鼓励专业编辑承担出版“走出去”项目,积极参与对外合作项目,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会议,加快国际化编辑人才的培养,以应对日益急迫的国际化竞争。

2 专业编辑人才培养原则

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通常需要遵循系统性、个性化、阶段性3 个原则[2]。

2.1 系统性原则

专业编辑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表现为以下4 个方面。

2.1.1 培养内容的综合性

编辑的培养不仅包括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还包括组织策划能力、沟通谈判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及价值观的养成。仅有较高学术能力的编辑,如果组织策划能力薄弱,或是缺乏基本职业道德,也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人才。因此,编辑人才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协调培养,设计多方面的培训内容和多样的培训形式。

2.1.2 培养环节的系统性

编辑人才的培养体系贯穿出版单位培训、评价、激励、考核等各个环节,形成人才培养的自反馈闭环体系。各个环节都必须基于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环节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从而实现专业编辑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2.1.3 培养资源和途径的多样性

目前,出版管理单位、编辑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出版单位都开设了形式丰富的编辑培训课程和项目,各具特色的培训内容为出版单位实施编辑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多种培训资源选择。出版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培训资源和培训途径的组合,形成适合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计划。

2.1.4 培养过程的连续性

专业编辑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积累、 不断实践的过程。在编辑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能力的提高、知识的积累,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编辑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设计并实施编辑人才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培养计划,是提高专业编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不同类型编辑人才成长、成才的有效方法。

2.2 个性化原则

对于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要提倡个性化原则,结合出版单位的岗位需求,以及编辑本人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方案,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根据编辑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地制订培养计划。根据编辑有待改善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编辑自身的特长,弥补短板和不足,使其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2.2 因岗施教

因岗施教,是根据编辑岗位的实际需要和出版单位未来的发展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对于出版单位而言,编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一种职业培养,应根据出版单位的特点、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编辑人才的岗位职责要求制订培养计划。

2.3 阶段性原则

编辑的成长需要经历几个阶段,不同阶段影响着编辑的知识水平和职业偏好。编辑的职业阶段可大致划分为中级编辑、高级编辑和编辑大家等。不同层次的编辑人才素质要求中,相对主要的素质维度及各素质维度中相对主要的因素通常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工作动机和需求也有所变化。因此,在专业编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阶段性特征,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以取得最佳的培养效果。

3 专业编辑人才培养指标研究

专业编辑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对专业编辑的培养,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有建立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才能充分发掘编辑潜能,在编辑成长过程中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对专业编辑人才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1 思想道德

思想道德教育可细分为两个指标,即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

3.1.1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在专业编辑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系统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评价编辑工作的有力准则。政治思想的考评不同于业务能力的考核,因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给人一种看不见、 摸不着的感觉。因此,要将政治思想“隐”的属性通过“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可以通过编辑人才政治理论水平的考核和政治导向意识进行评价分析、评判。

3.1.2 职业道德

编辑职业道德是专业编辑素质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所有编辑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参考出版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3]。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标,这一本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力求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对读者负责,树立精品意识,大力提高出版质量,多出版发行好作品,不出版发行坏作品。专业编辑要把好质量关,提高编、排、校、印、发质量。

(4)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强化政治纪律意识,坚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堤坝。

(5)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讲信用,重信誉,平等竞争,用诚实劳动获得合法利益。

(6)艰苦奋斗,勤俭创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密切联系群众。

(7)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对外交往中维护国家尊严和中国出版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专业编辑人才提高出版物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障,职业道德建设是编辑培养重要内容之一。

3.2 知识结构

专业编辑知识结构的要求较为复杂,既需要编辑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又要求其知识面有一定的广度。这里的专业性包括学科专业性和出版业务专业性[4]。

3.2.1 专业知识

(1)出版业务专业知识。

专业编辑是图书出版工作的发起者,有时也是最后工作的收尾者,在图书编辑、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少不了编辑的参与。专业编辑需要熟悉出版物编、印、发流程业务内容,扎实的出版业务知识是实现各流程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2)学科领域专业知识。

“专业编辑”不同于普通编辑的基本要素是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性,即在某一学科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具备与学科专家沟通、 探讨学术问题的知识储备。这种能力的养成一般先于出版业务能力,通常是在从事编辑工作前,通过高校系统培养,并在从事编辑工作后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是专业编辑的“立身之本”,也是专业编辑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指标。

3.2.2 知识广度

知识广度指的是一个人知识、 技术和经验的多元化程度,跨领域知识会引导专业编辑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强调对不同领域知识的灵活运用。专业编辑需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了解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工作中随时学习新知识,充实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3.3 综合素质

专业编辑综合素质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核心业务能力,又包括综合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名编辑是否称得上编辑人才。综合素质大致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指标。

3.3.1 核心业务能力

(1)选题策划能力。选题策划能力是专业编辑必备的基本能力,策划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单位的效益情况。

(2)编辑加工能力。编辑加工能力对保证出版物质量和节约生产成本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编辑的创造性工作,也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这一能力也是评价编辑人才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3)文案写作能力。编辑在向作者邀约选题时,有时需要书写约稿信;在书稿审读中,需要整理审稿意见;在图书市场推广过程,又要编写营销文案。编辑在工作过程中,经常要撰写报告、文件,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在专业编辑工作过程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4)市场推广能力。出版物的推广离不开专业编辑的参与,因为编辑最熟悉出版物内容和读者对象,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市场营销。具备一定的市场推广能力,将有助于将图书产品转化为收益。

3.3.2 综合个人能力

(1)经营管理能力。在编辑成长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会参与到一些重点项目或事务中,也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专业编辑要担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等管理职责。经营管理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2)沟通协作能力。专业编辑不仅是与书本打交道,也需要在各环节与不同人员沟通。在围绕稿件开展工作时,需要与作者处理书稿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在社内出版环节中,需要与排版、校对、印刷、发行人员保持良好协作。沟通协作能力也是专业编辑需要重点培养的基本素质。

(3)版权贸易能力。出版单位经营的出版产品是一种版权产品,对于版权的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将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目前,我国版权贸易逆差严重,缺乏版权贸易人才,专业编辑对出版物了解深入,参与版权贸易将有助于版权产品顺利的走出去。

(4)其他相关能力。针对新时期出版业与多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融媒体能力成为专业编辑亟须提升的个人能力之一,专业编辑要有能力将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5G 等新技术应用到出版物产品上[5]。此外,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是专业编辑成长为编辑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6]。

综合以上三方面,建立专业编辑人才培养指标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专业编辑人才培养指标体系

4 结语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优秀的编辑,在出版行业,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大的问题。编辑人才是出版单位的关键力量,是实现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和保障。没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就难以形成适合专业编辑人才培养的方案,也就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专业编辑。该文在分析专业编辑人才培养目标、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专业编辑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以此作为进一步设计专业编辑人才培养的基础,以期推动专业编辑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部分专业介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出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