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自信”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融入机制构建
2022-06-11袁翔珠
摘 要:将“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学生欢迎,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巧妙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文化自信”为宗旨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学生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建设素材,要从身边的生活物品、时事新闻、视频资料、最前沿的学术成果、教师的实践调研经历及学生作业等多方面收集。以“文化自信”为载体的沉浸式课程思政应当在每堂课开始、师生互动、课后作业、课堂测验等教学环节融入,采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实践调研等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自信”全面贯穿于课程思政教学当中。
关键词:文化自信;课程思政;非遗;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DF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1-0146-05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以来,新增加的“文化自信”受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广泛关注。如何把“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是高校教师担负的重要使命。近年来,许多大学都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文化自信”也成为这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宗旨。自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以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巧妙的课程思政设计,自始至终都贯彻“文化自信”的理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一、以“文化自信”为宗旨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一)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由于西方商品和思想意识的入侵,许多大学生热衷于国外的文化,如日韩的动漫、欧美的时尚与节日等,反而对中华璀璨的文明不甚了解。“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源于国际文化交流的活动。”[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门课,首要任务就是树立起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而这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中华文明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例如,在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点”时,介绍我国各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从古老的古琴和昆曲艺术,到侗族鼓楼和算盘,再到二十四节气,学生仿佛进入了中华文化的宏伟殿堂,沉浸在古老的文明当中,如痴如醉。在上完第一节课后,很多学生都表示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正如一位学生在课程论文中所写:“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之后,我看到了自己民族和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被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所深深的震撼,为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感到骄傲。”可见,非遗课程思政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抵御西方文化的精神堡垒,树立文化自信。
(二)树立学生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前我国非遗流失严重,许多传统文化都濒临消失,保护和传承非遗是当代年轻人的责任,但如何唤起他们的责任感,是非遗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及时抢救和保护那些处于生存困境中的无形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2]课程思政不能只靠枯燥生硬的说教,要借助真实的案例和现实事件才能具有说服力,让学生自主产生迫切的愿望和共情。在讲述“非遗的多元价值”与 “非遗保护面临的问题”时,应利用大量的国内外案例,例如从小背诵的民间故事《花木兰》被美国迪士尼改编成动画片在全球上映、韩国与中国的“端午节”申遗之争等,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除了国防安全以外还有文化安全,除了政治主权之外还有文化主权,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正确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方法。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目前大学的专业划分及课程设置模式,使很多学生只专注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欠缺对其他领域的知识兴趣,从而导致“出了本专业即是文盲”的现象。例如,“年轻人对慢节奏的、闲在式欣赏的史诗的说唱逐渐失去兴趣。”[3]因此,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应融入大量的文化元素,如教师自己购买制作了丰富多彩的教学道具,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欣赏美轮美奂的苗绣、扬州通草纸花、福建泉州雕漆作品、广西北海的贝雕作品,让学生和中华瑰丽的传统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直观感性地认识到非遗的魅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水平。一位学生在课程论文中写道:“非遗教育蕴涵丰富的文化、思想、道德知识,能够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同时,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能够极大地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让学生用中华优秀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和精神,才能使他们具备抗击和战胜西方文化侵略的强大能力。
二、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建设素材收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課程思政,素材是“粮草库”和“后勤供应”, 为此,必须从多渠道、多方面收集材料,使课程的思政元素琳琅满目,信手拈来,这样可以极大地充实课程内容,从而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内涵丰富、信息量巨大的文化思政讲堂。
(一)从身边的生活入手
在开课之前,很多学生认为非遗是“高大上”的事物,因为不了解所以觉得很遥远。而实际上,非遗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俯仰可拾。例如,课程《绪言》的内容是讲授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适逢早晨第一节课,教师就可从学生的早餐说起,谈及桂林米粉、螺蛳粉、兰州拉面、豆腐乳、酱菜、油茶、煎饼果子、热干面、豆腐脑、甜酒酿等各种早餐小吃都是非遗,从而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与听课的欲望;在讲到民间文学时,谈到大家从小就看的电视剧“白娘子”、《梁祝》等都属于非遗;在讲到“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时,谈到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是世界闻名的“扇画之乡”;在讲到建立生态文化博物馆时,谈到了距离学校仅有8公里的“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并组织学生前往参观,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非遗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触手可及,以此促进他们爱国意识的生成,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二)以时事新闻恰如其分地嵌入
要建设课程思政,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知识,保证课程内容的新鲜度和时效性。例如2021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国际上曝出了“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发现215具儿童遗骸”的重大新闻,在讲述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时,将此案例不失时机地插入,向学生讲解保护原住民文化权利的重要性。在讲到非遗的审美价值时,又插入了“清华眯眯眼事件”“杜嘉班纳辱华事件”“陈漫迪奥大片”等网络热议的话题,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课堂讨论,使其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在讲述非遗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时,联系到2021年6月发生的“云南大象出走事件”,告诉学生非遗保护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时事新闻作为非遗素材,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的各种文化现象,从而树立起文化自信。
(三)以视频资料辅助
传统的讲台是平面式的,学生的体验也是二维的。教师应在网络平台、媒体上广泛搜集相关视频资源,进行发散式联系,打造立体化的三维教学空间。例如,在讲到非遗的特点之一“综合性”时,就以藏族的“打阿嘎”为实例。这是一项集劳动、舞蹈、音乐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非遗形式,将央视拍摄的“打阿嘎”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后,学生心驰神往,对非遗的“综合性”立即有了直观的理解。讲到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第一条立法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可播放受到《人民日报》、央视、《中国青年报》等官媒表扬的李子柒制作传统菜肴的视频,告诉学生当代年轻人应当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四)引入最前沿的学术成果
课堂思政教学不仅要有信息上的宽度,还要有理论上的深度,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升华。教师不仅要关注最近的时事新闻,还要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发展,阅读大量前沿文献引入教学之中。例如在讲述非遗的科学价值时,引用2021年美国学者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 ine)上的论文,上述论文从解剖学的角度,证实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人体经络”的存在,不仅使课程增加了学术性,也使学生对传统中医产生了崇拜之情。这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学术水平,将课程思政与学术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教师的实践调研经历
非遗诞生于生活,也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所以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师自己必须要做脚踏实地的实践调研,才能輸送给学生充足的养分。教师近几年来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走访、实地调研了很多民族地区和特色文化村寨,并在课堂上分享调查的经验和趣事,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之旅的魅力,激发他们自己去探寻非遗的好奇心。例如,在讲授目前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态时,就描绘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昌屯调研毛南族木面舞传承人的经历,并现场展示与传承人的合影及面具作坊照片;在谈到广西的非遗“油茶”时,则列举自己在恭城、三江、龙胜、灌阳等不同地方喝油茶的感受,分析各地油茶在成分、食材、口味上的区别。在讲述非遗的经济价值时,讲述调研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广西靖西绣球产业的所见所闻,让学生对非遗的了解更加广泛和深入。
(六)学生的作业
在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力,不要仅仅把布置作业看作是对学生知识的测验,而应当看作是对教师的一种灵感激发和素材补充。例如,在布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作业时,要求学生写家乡的一项非遗,学生的作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素材。有些学生为完成作业,还调研了自己的家庭成员,这些调研都是第一手材料,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作为任课教师,知道的非遗虽多,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地方和项目,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业中得到启发,获得课程思政的素材,充实到教学中去。所以,布置创造性和开放性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独创性,也可以带动教师知识的增长,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互相输出知识和反馈养分。
三、以“文化自信”为载体的沉浸式课程思政融入环节设计
(一)在每堂课的开始切入
好的课程思政,应当在第一时间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被安排在早晨第一大节,因此可采用拍电影的手法,在上课伊始就营造出一个小高潮,让学生立刻进入状态,并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例如,在介绍国家级非遗“女书”时,先拿出几幅女书作品让学生观赏,并让学生辨认这是什么文字,学生大都感到非常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教师系统地向他们介绍女书的历史和笔画结构,学生听得非常专注和认真。再比如,讲到传统知识的“智力性”时,采用“刘三姐对歌”中著名的“谜语歌”作为开场白,让大家猜几种本地水果,学生都非常踊跃,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终于猜出了所有的答案,也对民间文学是“群众智慧的结晶”这一知识点有了深刻的了解,并对非遗保护产生了极大的共情和共鸣。
(二)在师生互动的环节切入
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的传输,还要兼顾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同学们在快乐中接受科学的观念和思维。在课堂上设计很多与学生的互动环节,通过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课程思政的元素不知不觉地融入教学当中。例如,在讲解第一类非遗形式“传统口头文学”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问学生:“你们能说出哪些民间谚语吗?”“中国上古十大神话传说你们能说出几个?”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传统口头文学”的概念已深深扎根于他们的脑海之中。在讲解第四种非遗形式“传统礼仪、节庆”时,适逢刚过完中秋节,就问学生:“中秋节你们做了什么?吃了什么?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能背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吗?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通过这一连串问题勾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顺水推舟开始讲授“传统礼仪、节庆”这项非遗,学生也水到渠成地了解了这一非遗类别和内容。
(三)在课后作业环节切入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也是课程思政发挥作用的重要战场。这门课程按照学时应该布置两次作业,教师将每一次作业都变成课程思政的“后花园”。第一次作业是写自己家乡的一项非遗,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有的到图书馆和网上查阅资料,有的去调研自己的奶奶、外婆和村里的老人,最后完成了一份份沉甸甸的作业。148份作业没有一份重复的,所撰写的非遗更是异彩纷呈,任课教师也从学生的作业中了解到更多的非遗,例如广西防城港的壮族山歌“虽蕾”、贵港的“大安校水柜”习俗、贺州的瑶族服饰、象州的“壮欢”、内蒙古的呼麦、彝族的火把节等。这次作业不仅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文化,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产生了极大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主观愿望。第二次作业是观看中国第一部反映非遗保护的电影《百鸟朝凤》,并回答下列问题:目前非遗传承和保护存在哪些困难?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电影生动的情节深深吸引了学生,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共情,在看到一些感人的片段时,许多学生流下了热泪,放映结束后,一些学生久久不愿离去,作业也完成得异常顺利,有些学生甚至密密麻麻的写了几千字阐述非遗保护存在的现实困难及应对措施。
(四)在翻转课堂环节融入
非遗中包含大量的活动表达形式,即可以通过声音、动作等表现出来,因此专门安排课时作为学生自由表演非遗项目的课堂,要求每个学生通过在课外观看视频或自主学习等,在课堂上当众表演一个非遗项目,可以是舞蹈、民歌、相声、戏曲、乐器,也可以是传统技艺等,甚至可以讲一个民间文学故事等等,每人5分钟,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组团组队表演,根据表演效果和内容打分,并将此作为一次平时成绩。这次课堂舞台可谓寓教于乐。学生准备得很充分,浑身解数,纵情发挥才艺,把课堂变成了非遗大舞台,表演得形神并茂,师生其乐融融,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潜力。同时,还可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发掘身边的非遗,例如,举行录制非遗短视频比赛,学生可以到大街小巷,将身边的非遗用手机录制下来参赛,有些学生就录制了濒临绝迹的老式爆米花和草编昆虫等传统技艺。这些翻转课堂活动推动学生走出校园,实现非遗的实践调研与采集。
四、以“文化自信”为依托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课程思政的素材要运用良好的方法才能把效益发挥到最大。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让知识点的特征和属性更加凸显出来,从而使学生对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比较研究法有两种,一是共性比较,把握某种相似规律。例如在讲述非遗可以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时候,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比较,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在童年时代有一个擅长讲民间故事的外祖母,从而使他们从小就接受本土文学的熏陶,这为他们以后立足于故乡进行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差异性比较。例如在讲授非遗的地域性这一特点时,就通过越剧名篇《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和秦腔名段华阴老腔《号令一声震山川》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不同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感受“铁马西风塞外,杏花春雨江南”的差异,让大家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在保护模式上,则通过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保护方式的不同,使学生产生制度自信。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法学类课程必须要用到的教学方法,事实上,这一方法在课程思政中也大放异彩。教师在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时,可加入大量的现实案例,力求“一概一例”“一法一例”,寓法于例,融例于法,让理论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讲述联合国1982年制定的《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时,引用台湾阿美族马兰部落郭英男老人与德国Enigma乐队之间关于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Return to Innocence (返璞归真)》法律争议,还有我国著名演唱家郭颂老师与黑龙江省绕城县四排赫哲族乡关于《乌苏里船歌》的著作权纠纷案等。在非遗的不正当利用中,引用白秀娥剪纸侵权案,通过大量案例的穿插讲解,使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从理论到实践的了解。
(三)实践调研法
要学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门课,必须要让学生深入到实践中去了解,仅仅靠课堂或书面上的知识,学生的记忆难以久驻,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走出狭窄的一亩三分讲堂,开辟更广阔的课堂。实践调研有两种途径:
一是直接带领学生到非遗传承基地、文化生态博物馆或民族特色村寨等实地参考走访体验。例如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前往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潘内村调研。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化村寨,人口90%以上都是红瑶,住宅建筑全部是清一色的传统干栏式木楼,服饰非常有特色,村里40岁以上的妇女日常都穿着红瑶的服饰,并梳着独特的发髻,许多妇女坐在木楼上绣花,民族文化氛围非常浓郁。进村后,将16名学生分成8组,分别调查不同的非遗主题,有调查语言的,有调查服饰的,有调查传统技艺的,有调查传统建筑的,有调查饮食文化的,还有调查婚俗的。学生按照分工纷纷走进村民的木楼中,挨家挨户了解自己的主题,回来后交上了一份份内容充实、图文并茂的调研报告。这次调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他们直接进入到非遗生存的现实环境当中,为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二是将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大创项目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开展实践调研。“如今的学生可读的法律书多了,在市场的熏陶下,他们也显然更为现实了,甚至连论文选题以至文风也都有所转变。”[4]每年的毕业论文和大创项目都有以非遗为主题的,例如“论壮族传统建筑的非遗保护”“论蒙古族传统祭祀仪式的非遗保护”等,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调研提纲,如何确定调研对象和范围、调研方式、提问内容,最终让学生完成一篇篇优秀的毕业论文。教师曾指导一名来自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女生撰写“论苗族传统医药的非遗保护”,她深入调研了7位当地的苗医,并对当地群众就疗效展开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大量真实的数据和材料,最后成功完成了论文。大创项目也是开展实践调研的重要阵地,教师带领学生跋涉于广西的山水之间,走访了大量村寨和各族群众,所撰写的调研报告和论文获得了各类竞赛奖励,学生在实践调研中也获取了终身受益不尽的经验。
五、结语
总之,“文化自信”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和外在表现,构成了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5]如何融入课程思政中,需要教师不断去思考和探索,要把课堂教学的所有因素都调动起来,把“文化自信”渗透到每一个毛孔里,这样才能树立起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戢浩飞.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5.
[2]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7.
[3] 王鹤云,高绍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79.
[4] 苏力.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4.
[5] 田钒平. 民族间相互认同的文化之维[A]//吴大华主编. 法律人类学论丛2013(第1卷)[C].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197.
(责任编辑:莫唯然)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四个自信在西部民族地区法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融入机制研究”(批准编号:2022JGA191)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袁翔珠(1972—),女,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