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2-06-11车飘飘彭舒婷邢雅萍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思想

车飘飘 彭舒婷 邢雅萍

摘  要:地域红色文化是指某个地区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斗争和革命、改革和发展,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先进文化形态。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物质和精神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高校可通过发挥主导作用,构建红色文化氛围、加强课程思政、发挥学生的自主实践等方式推动地域红色文化全面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地域;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1-0102-04

一、地域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包含红色和文化两个词组,为更好地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需理解红色和文化各自的含义。红色在《辞海》中有两个含义:一是红的颜色;二是一种象征意义,意指革命、政治觉悟高,例如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文化也有两重含义:一是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二是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的释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红色与文化组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渊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创造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创新的先进文化形态[1]。

地域红色文化主要是指某个地区的、独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整个红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红色文化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其中物质层面包含历史遗存的建筑旧址、文物、古迹群以及文化纪念场所,而精神层面则包含了广为传颂的民族优秀精神、传统文化和文艺生产活动。

二、地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极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勇于尝试新事物,接受新知识,却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充分的认知,主动研讨、传播红色文化的氛围也不够,因此将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地域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

地域红色文化是地方革命历史在不断凝练过程中萃取出的精华,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延续,它所蕴含的宝贵财富会在历史的磨砺中、时间的变迁中愈加丰厚。但是地域红色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山西省为例,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虽数量众多,但是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一方面,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被破坏、被遗忘等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自身成长的时代背景和孕育红色文明的历史环境迥异,对红色物质文明和革命精神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的主要教育方式,在该教育方式中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有助于培育大学生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亲近感,从而使广大学子更乐于发掘红色文化,掌握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红色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的熏陶,自觉地成为红色文化资源的践行者、保护者、宣传者,使红色文化资源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广泛传播。

(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中所呈现出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般培育着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以山西省为例,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太行儿女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革命的胜利,形成了后世传颂的太行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又涌现出“大寨文化精神”“西沟文化精神”等社会主义精神文化。这些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应用到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中,帮助广大学生了解革命斗争历程,深切学习革命前辈们所具有的优秀品格。从而加深对爱国主义与革命精神的深刻认识,使红色基因在大学生心里生根,转化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不竭力量。

(三)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都可以在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中找到真实的、有说服力的优质教育素材。相较于之前的课堂教育,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将空洞的说教转变为与先烈前辈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义利观,教师更应当让大学生们在事实面前亲身去感知和体验,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山西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历史的多样性丰富了教育课程的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唱红歌、观看红色影片等方式增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以与红色旅游景区或者革命英雄纪念馆等建立实习渠道,提供假期红色文化点兼职或实习,加深學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或带领学生创办红色文化社团。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将社会实际问题和传统教育教学的课程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从社会实际中学到知识,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从而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深刻领会山西红色文化的精髓。

三、山西省地域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

山西省作为革命老区,一直被称为“八路军的故乡”。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将山西省的红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可以为山西高校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一)物质文化代表

从物质文化方面分析,山西红色文化主要包括:红色文化遗存、红色文化遗址、红色建筑纪念馆等[3]。在100个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中,山西省独占14个席位。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四处:

1.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这座纪念馆是在1970年建立的武乡革命纪念馆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全面反映了八路军的抗战历史,并于201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4A级景点。

2.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居于太行山腰上,地势非常陡峭险峻,四面有群山环抱,非常有利于八路军在作战时隐蔽。这个纪念馆被评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3. 黄崖洞革命纪念地:位于山西省离城县太行山脉中部。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夺得抗日的胜利,该遗址作为一个兵工基地曾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为了纪念在黄崖洞保卫战争中英勇就义的先烈,在该地方上还修建了一座英雄纪念碑,用于全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宣传。

4.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麻田村。该纪念馆包括旧址和新址两个部分,作为山西省现存的展陈文物最多、展陈面积最大、展陈内容最丰富全面的纪念馆,该纪念馆作为革命宣传教育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精神文化代表

山西的这片热土不断涌现出大批英模人物和集体,催生出值得后人学习的红色精神。例如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寨精神、右玉精神等精神,这些精神谱写了山西红色文化的厚重底色和铿锵旋律[4]。

1. 太行精神。根植壁立千仞的太行山。在战争年代,太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创立了第一个敌后根据地,与日寇进行拼死搏斗,用生命和鲜血、孕育出太行精神。“太行山高,可以呼远”,太行精神也会跨越时空,愈加丰富。太行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可以将其概括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赋予大学生的优良品格不谋而合。山西高校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缘优势,启发学生学习、效仿曾经和自己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先辈们,跨越时间的长河去重塑自己的人生观。

2. 右玉精神。位于晋蒙交界处的右玉县,同时有处于沙漠边缘,形成了狂风肆虐、黄沙漫卷的气候条件。但是右玉人民在一代又一代县委书记的带领下,实现了右玉的旧貌换新颜,将“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习近平总书记对右玉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5]

三、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发挥高校主导作用,推动地域红色文化的全面融入

1. 营造校内红色文化氛围

通过多途径塑造一个充满红色文化气息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感受红色氛围。校园内公共活动空间在建设中设立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场所,校园建筑景观如教学楼、道路、雕塑等的命名中融入具体地域红色文化特色,在教学楼道、图书馆、道路两旁设置红色文化宣传栏,张贴红色人物小故事,使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

2. 强化课程思政理念

课堂思政教学主要从内容和技术两方面融入地域红色文化。以山西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运用形式多样的技术手段将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课堂中。例如,可采用专题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地域红色文化相关知识。思政课教师还可利用山西特色的红色文化开发并开设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例如“山西红色文化教育”“太行精神解析”等课程。同时,可以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和互动。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两弹一星”名人故事进行课堂的引入;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看革命历史、读历史、品历史,和现在的环境形成对比,通过强烈的冲击来强化红色文化理念;在生物相关课程中引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使专业课更加充满温度,教师还可以利用“VR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的方式,更能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能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震撼,把红色文化思想和理念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把山西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注重各门课程的协调和配合,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的“大思政”格局。

3. 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载体

网络技术在迅猛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媒介已悄然发生变化,谁掌握了网络主导权,谁就掌握了话语权。所以在新形势下高校应主动、积极占领网络这块主要舆论宣传的阵地。高校学生目前比较关注的抖音、今日头条、小红书、微博等网络平台应成为宣传红色文化的主要渠道和阵地。通过在这些受众平台上宣传红色文化、解读红色故事、宣传红色人物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爱国爱党的热情和信心。高校应构建校园红色文化宣传微信平台,借助平台推送极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或定期推送在山西涌现出的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或利用抖音拍摄相关红色情景剧,让红色文化资源在网络中焕发新的活力。

4. 加强社会合作

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利用需要多主体的共同研发与合作。一是与红色基地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假期红色文化景点兼职或实习;二是联合开发,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条件,联合文化部门、社科研究部门等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发展,形成立体化的红色资源开发、整合、保护。

(二)融入学生实践活动,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知行合一

1. 观看红色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集视、听于一体,通过对场景的还原、氛围的渲染更能幫助学生了解到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所经历的苦难和展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因此,可通过组织学生集体或自主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的方式,让学生实现沉浸式体验。如高校可组织“百年史卷 心随影动”系列观影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一系列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7],通过观看、讨论红色影视作品,可丰富课堂的学习形式,增加书本中没有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山西红色故事。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红色文化的思政教育,优势在于受众面广、成本可控、学习效率高,缺点在于学生的亲身体感相对较弱。因此在采用观看影视作品的方式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影片观看前向学生介绍影片所拍摄的背景知识,帮助其更快地了解影片内容。在观看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记录学生不了解的历史事件、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片段,在影片结束后就历史事件进行学习,升华情感。观看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在红色文化宣传平台上发表观后感、简短的影评等。

2. 参观走访革命教育基地

参观走访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形式,通过实地参观可以直接有效地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掌握国情。学生通过近距离观察革命战争时代保存下来的文物资料、可体验革命先辈生活工作的环境,激发情感共鸣,加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解[8];通过采用走访红色村落,与革命先辈的后人进行对话,获取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可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和平与安定来之不易。教师可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参观烈士公园、革命遗迹、博物馆等[9],重温红色历史、重走红色革命之路。例如可利用建党节的契机,带领学生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通过实际参观考察馆中所陈列的文物和资料,模拟出平型关战役的动态场景,将当时革命战士英勇战斗的历史场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更能激发学生的亲历感受和爱国热情。实地参观走访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震撼力更强,冲击力更大。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受众面窄,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选择教学方式。

3. 举办多形式的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当代大学生丰富课余时间、培养兴趣,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平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的工具。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发展规律,结合近期时事热点,组织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如红色文化活动策划小组组织红色讲坛、红色歌曲传唱、红色征文、亲身体验重走太行之旅等活动;红色影视作品协会组织拍摄红色短视频、表演红色情景剧;红色文化理论探究小组举办红色家书分享会等形式,通过新的活动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创新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起学生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使红色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 刘会可.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南北桥,2021(01):188-189.

[1] 裴植,程美东. 先锋引领的红色文化[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 韦红霞. 紅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6):89-91.

[3] 赵丽君. 山西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式研究[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75-77.

[4] 李晶,梁彦. 红色出版物视角下的新时代红色文化溯源与创新传播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21(05):34-38.

[5] 学习和发扬“右玉精神” 做阳泉经济转型发展的践行者[N]. 阳泉日报,2021-06-26.

[6] 李春灿. 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河南省地域红色文化的融入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0):95-102.

[7] 余维祥.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5F”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64-67.

[8] 张朋林,石书臣. 革命文化话语转化:动力、价值及方式[J]. 思想教育研究,2021(04):135-140.

[9] 权瑞华,张益红. 新时代地方高校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探析——以山西运城为例[J]. 文化学刊,2020(12):116-119.

(荐稿人:李俊吉,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Z- 21204)。

作者简介:车飘飘(1991—),女,硕士,太原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彭舒婷(1993—),女,硕士,太原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邢雅萍(1995—),女,硕士,太原科技大学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思想与“剑”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