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2022-06-11李彤欢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政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培育“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大数据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现实境遇。针对“00后”的特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能力;其次,要融入新时代语境,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最后,要拓宽话语表达媒介平台,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1-0110-04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国家教育建设有效性的科学辩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发展道路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原则为教学落点,其话语表达体系则构筑了符合时代境遇的教育手段。当下,“00后”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受众对象,其价值观念随着时代发展而日新月异,构建出了符合现实境遇的特殊话语体系。因此,高校要运用好话语本身,切实加强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用适应新时代发展新语境下的话语表达使其思想观念与政治观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及其受众群体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语言符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呈现方式,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学科话语特质[2]。邱仁富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話语是指在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并在特定的话语语境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用来交往、宣传、灌输、说服,以及描述、解释、评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主体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3]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是以人为主体,经由人的思维认知而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形成,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4]。话语体系包括主体、客体、介体等要素,其中各要素间相辅相成形成了有机联系的话语体系。话语主体是指话语的使用者,是指“谁在说”的问题;话语客体是指话语内容以及话语表达方式等,是指“说什么”的问题;话语介体是指话语环境、话语效果以及话语表达的途径、渠道等,是指“在什么背景下说”“说得怎么样”“怎样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指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教育主体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教育客体进行理论灌输、价值观引领的言语符号集合,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所呈现出的关于所属意识形态的外在表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在国家政治思想影响下,通过特定的实践阐述方式而达到所需目的的话语符号系统,在公共关系、社会生活和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

(二)受众群体及其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众是大学生,其中本科生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典型的“00后”。该群体具有如下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具有网络基因。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00后”大学生多成长于互联网裹挟的社会环境中,自幼年时便开始接触网络,并伴随其一同成长。由此可见,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身上具有网络基因。

二是思维自由且开放。“00 后”大学生成长于开放且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其思维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和活跃性。从内部环境上看,中国进一步实现了与世界的全面接轨,逐步走向世界的中心,空前畅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拓展了人们的视域,人们的思想素质得以不断提高,进而促使国人能以更加昂然的姿态以及包容的思维来接受新内容。因此,作为在开放包容环境中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中受到宽松自由的国内环境影响,使其思维逐渐具有现代性。从外部环境上看,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00后”大学生成长于全球化以及多极化的国际环境中,既能在社会信息化趋势下掌握更多的多元文化知识,又能以更加开阔的视域和宽阔的胸怀看待世界[6]。

二、“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它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话语体系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既是衡量科学性的判定标准,又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前提。

(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缺乏感染力。首先,既往的高校思政课教材以基础理论和概念框架为基本内容,呈“板块状”而非具有逻辑性的“鱼骨状”,以单一的说教式和灌输式教学为主,理论缺乏与现实的良性对接,造成“假大空”的现象;其次,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方式大多沿用理论性的学术话语以及生硬的教材语言,对“00后”大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实效性不强。“05方案”[7]的实施,虽从顶层设计上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其建设的关键节点,但由于教材在制定、印刷以及出版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时间,难免会造成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符号系统在时代变革中滞后于时代快速发展的现象。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语符号表达在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交流中互动性不足。主客体两者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的双向沟通,溯其缘由,则是因为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阐述能力不够突出且教育客体接受能力有限[8]。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根据话语表达客体的不同,对话语表达体系进行符合其实际能力的战略性调适,以先进性的话语体系推动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既定目标。

基于此,思想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成为学科前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9]。怎样更好地“言马”,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研究的新课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话语转化、话语创新等问题成为学界现如今最为热门的研究重点。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面临的新境况

现今时代条件、思想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信息多元化与精神空虚化的矛盾,限制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统计显示,“00后”大学生的App平均使用数量达到49.22个,其中,有21个App具有泛娱乐属性,每天在移动App上的耗时普遍达到7个小时以上的水平[10]。由于智能移动设备的流行,碎片化阅读、瞬时阅读已经成为“00后”大学生阅读的主流方式,致使“00后”大学生逐渐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关注的自觉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失灵。在网络信息化进程中,受全球化影响,“0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理想信念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实践中体现为利己主义与自由化思潮明显抬头,从而造成言行过激、表达方式不当的现象。

在新时代,要在找准“00后”大学生思想共鸣的基础上,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完善阶段的“00后”大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引导“00后”大学生学会在面对多元文化时如何快速且正确地筛选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主流价值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话语形式应以“00后”大学生作为主要切入点,在强调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同时,也要注重以与时俱进的表达方法和符合实际的内容选择引领和推动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准确的价值引导[11]。

三、“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路径

(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話语表达体系的主体肩负着对话语表达体系客体进行思想政治影响的使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分别从提升教育工作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提升教育工作者辨别新事物的能力以及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感染力三个方面构建适应“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要提升教育工作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年龄差距,导致二者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以及速度不同。一般而言,教育工作者在接受新内容时相对受教育者而言要更慢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表达主体要进一步提高自身接受能力,根据自身实际适时地更新知识体系和强化话语阐述方式,迅速整合新旧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表达内容,以融入“00后”大学生的新语境,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12]。

要提升教育工作者辨别新事物的能力。“0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建立完善初期,在面对愈发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时,无法正确有效地鉴别新事物。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受教育者提高识别新事物的能力,提升大学生应对新事物的甄别和判断能力,从各类话语表达中获取有效信息。教育工作者还应针对“00后”大学生的特殊性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进一步缩小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在面对复杂多样的新事物时,教育工作者需提升自身识别新事物的能力,筛选出新事物中的有效内容,根据受教育者的特殊性调整自身的教育模式,帮助受教者提升辨别能力,主动适应信息化的技术变革,以满足信息化教学的目标要求。

要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3]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选取符合“00后”大学生特点的表达方式,学会用简明易懂的典故阐释理论知识,用引人入胜的作品代替枯燥无味的课本内容阐述教学道理,从分析讲解真实具体的时事中获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形成“平语近人”风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14]。

(二)融入新时代语境,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适应时代潮流,融入“00后”大学生所处的语境中,更要把握和重视增强“00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使“00后”大学生得以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既有自己的话语风格,又契合所处时代的话语特点,才能赋予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15]。在信息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理论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形式与内容要从枯燥单一逐渐转向多元化。以适应“00后”大学生语境的风格的网络热点作为教育案例,紧跟时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16]故此,在新型网络术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鉴的过程中,要防范多元化思想的弊端对当代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同时,在拓展和创新话语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还应保持其政治性和原则性,坚决维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阵地。

(三)拓宽话语表达媒介平台,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推进“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构建既需要体系本身具有科学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同时也要需依靠外在的话语形式深入人心[17]。语言传达以及思想表达都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这一重要载体,因此,依托新媒体技术拓宽话语表达媒介平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势在必行。

一方面要拓宽媒体教育平台,完善信息传播途径。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承继传统的教育形式,如通过会议、专题等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类教育载体形式的时代性不强,导致教学过程不具吸引力、感染力,因此,需要引领学生在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走向网络、走出课堂[18]。首先,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程中,可使用典型的公众舆论事件,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话语的现实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其次,高校应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如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推送内容,让学生使用手机也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另一方面,仍需巩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只重视话语载体的创新而忽略传统话语载体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载体主要是教科书等文本,而“快餐文化”和“无纸化教学”等因素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离。语言媒介的丰富为话语表达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推动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形式的创新性变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度提供了基础保障。当前,全媒体的推广有效地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使之形成了更加全面、广泛的媒体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更方便的话语表达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载体在利用全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得以向现代性转化。

四、结语

构建“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要深刻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境况,认清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把握主流政治方向,深化学科理论研究,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展和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构建以“00后”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此同时,必须整合话语介体的综合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话语体系传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2] 李輝,黄英. 语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9):36-39.

[3]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4] 邱仁富.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8.

[5] 张国祚. 张国祚:关于打造话语体系与改进文风的几点思考[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04):6-7.

[6] 邓黎,张澍军. 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基本功能[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2):39-43.

[7]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0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2005-02-0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0502/t20050207_80415.html.

[9] 邱仁富.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现状、问题与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2014(09):37-43.

[10]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J].人民周刊,2018(09):7.

[11] ADD广告研究联盟联合Morketing研究院联合发布.自娱:2018-2019年中国新势能人群App接触行为报告[EB/OL].(2019-06-04)[2021-03-2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5417065066611380&wfr=spider&for=pc.

[12]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 毕红梅,付林溪.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5(05):12-15.

[14]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J]. 时事报告,2019(02):2.

[15]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6] 乔靖文.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D].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7.

[17] 习近平.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报,2013-08-21(01).

[18] 邱仁富.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的建构[J]. 思想理论教育,2009(13):31-35.

(荐稿人:廖筠,天津财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简介:李彤欢(1998—),女,硕士在读,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政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