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11杨鹏周钰婷
杨鹏 周钰婷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农林高校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当前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探讨思政课教学中的变化与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尝试创新思政课教学体系,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立德树人;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1-0054-04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党的十九大提出应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作为农林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不断创新关键课程内容以及铸魂育人的新途径。
一、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
立德树人从字面上看可拆成“立德”与“树人”两部分。“立德”即树立德行,立社会主义道德。“樹人”即树立人才,树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立德树人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其一,源自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初从先秦时代的文献可发现“立德”和“树人”是相互分开的。古文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1]“德”指的是人内在品德修养,即一个人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的前提就是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行,由此表明德行对人的重要性。管仲曾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就在强调德培养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二,立德树人源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观。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认为社会生活在制约人们的伦理道德的同时,伦理道德也在反用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主义伦理观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得以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道德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中之重。毛泽东认为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时,他强调伦理道德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精神境界的方式,以达到提高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需要。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道德建设的原则、目标和途径,强调在加强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人生观教育与道德教育。邓小平的伦理观以我国当时的国情和具体实际情况为基础,号召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伦理品格和道德气质。江泽民在继续弘扬主旋律基础之上,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胡锦涛为适应该时期道德建设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3]。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次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4]。引导人们尊道德、守道德,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体现了高度的伦理自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新时代高校应遵循德育为先,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素质、政治觉悟与行为准则,不断通过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来引导、教化、激励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育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资源。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贯穿到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能够使思政课教学达到真正的最佳效果,也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农林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教学实践
从2014年春季开学到2021年秋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聚焦“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构建出农林特色鲜明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教学效果得到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不断提高,三农情怀在生动有序的教学活动中“活”了起来。
1. 制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方案,完成思政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制作新的教学大纲、教案及课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经历几轮的修订,仍有教师依然使用之前的教案,没有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有的教师对国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的新要求没有从内心深处接受,有的教师对立什么德、如何立德、立德与树人的关系、立德树人的动力支撑等还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还有的教师更重视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从而忽视了课程的政治教化作用。因此,课程团队围绕立德树人“为什么落实、落实什么、怎么落实”的问题,制定思政课程的落实工作方案,同时根据党中央要求,制定符合新教材的课质量标准、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制作尽量使用图片与视频,增强视觉效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西农精神”对应教材内容,促进其与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
2. 丰富教学内容,挖掘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课程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基础与条件,缺乏优质的课程内容,那么课程思政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法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5]。课程教学团队须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紧密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有效实现知识能力培养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同时,在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时,可适当穿插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马列原著,增加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环节和频率,深入挖掘地方性教学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校史资源(如西农故事),建立与新时代、新教材相适应的案例库和试题库,培养爱国荣校情怀,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提升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在增开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和本土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讲好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内容,不断挖掘蕴含于专业课程中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把育人放在教学的第一位,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最根本任务。
3. 系统进行教学设计,积极录制课程视频。为了更好地迎合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符合课程设计的整合性、互动性、时效性与创造性等新特征,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实施科学化政策并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思想宣传效果,教师也注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农精神等要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切实让宣传思想工作和课程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4. 积极推进网络教学。随着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来临,大数据、互联网等网络载体也得到发展。为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拓展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渠道,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应对“立德树人”文化传播载体进行创新。为此,除了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推动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之外,学校还积极参与教育部网站共建工程项目,建设思政课网络资源库,为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获取资料提供便利。同时,教师也鼓励课程成员建立微信移动平台、微博和QQ群,传递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利用文化潜移默化的特点教育,引导学生们在树立高尚情操的同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5. 开展第二课堂,深入推进“主题”返乡调研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无缝隙全覆盖。经过多年的实验与总结,学术界普遍认为多增设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加深课堂教学认同感。第二课堂的开设,克服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体系不系统、渠道单一等弊端,提升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模块功能的互补性,强化了思政课程的阵地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首先,鼓励教师主动出击,通过面对面地约谈、辅导、讲解、做专题报告,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时,第二课堂不仅包括课堂演讲、辩论赛、网络调查等校内教学实践活动,还应包括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参观、调查和公益等各种外出活动。其次,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新时代主题,组织“主题”返乡社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以及独立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怀,增强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6. 采用形式新颖、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采用形式新颖、贴近学生实际的实现路径。因此,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课堂内的知识理论与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着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将问题导入式、讨论启发式、自主探究式、“微课+翻转课堂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之中,以鲜活事例、新鲜元素、历史教训和现实博弈为例,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
7. 构建多元化教学考评体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内容的内化问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就需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同时探索立体多维的教学考评体系,落实多元化的教学考评体系,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形式。设计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和总结性考核为辅的多元化考评体系,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来多元立体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过程性考核涵盖了学生的在线网络作业、线上考核及线上讨论的表现,还包括基于公共教室的线下课堂表现、课堂作业以及师生互动过程的表现。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的结合可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及时得到问题反馈,坚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来不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和创新。另一方面,总结性考核是通过学生线上考试和传统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以考试的形式来衡量学生对知识、观点和理念的内化程度。这种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既可帮助教师量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程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内容更好地吸收和内化。
三、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及反思
通过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进行的一系列思政课教学改革,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使实践与理论形成良性协调互动,让三农情怀在生动有序的教学活动中“活”了起来。2018年至2021年,三年思政课的评教率逐年上升,学生评教优秀率100%,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张秦玉深有体会地说道:“经过系统的思政课学习,作为一名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用我们所知所学讲述好党史故事,肩负起历史使命,唱响奋斗之歌。”可见,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了不少创新与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离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并改进完善。
1. 明确教学目标,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高校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农林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还要结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培养农林高校大学生情寄三农,使大学生致力于立足农业建设,扎根农业行业,服务农民,从而促使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努力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挖掘教學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中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知识传授和答疑解惑,使高校合理利用有限的师资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仅仅将教材内容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并未激发和培养学生相关学习知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及价值取向。这种对教学内容几乎没有深入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只是教学的形式主义。因此,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传递,也不是培养学生的某一技能,而是以透彻的学理分析传递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将现实问题解疑释惑,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思政课要实现立德树人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系统设计讲授方式和案例;不断吸收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以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逻辑性、创新性来增强思政课教学质量。
3. 加强调查研究,形成思政课教学反馈机制。“实践出真知”,教学改革的创新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与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解剖,直面真实的自己和课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学校亟须加强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调研,一方面通过调研来检验教学改革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实现了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省和反思,总结经验并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能够内化的知识和理念,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为此,学校应积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科学方法,在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创新的同时,分析和落实立德树人的实现效果,夯实“立德树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发挥。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第3卷[M]. 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8.
[2] 黎凤翔. 管子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4:55.
[3] 张涛. 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内生逻辑及其实践要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8):82-84.
[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01).
[5] 唐俊峰. 课堂教学为主,内容引领为王:对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6):101-105.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2021年研究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林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1-NLZX-YB3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Y19020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學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杨鹏(1982—),男,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周钰婷(1998—),女,硕士在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