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
2022-06-11罗川勇
摘 要: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承担者,其队伍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关系到学校多项工作的进展。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现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阻碍高校党建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文章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为高校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1-0046-0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就成为党内工作的重点要求,在这种要求下,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也就自然成了主要的发展方向,而高校的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好坏对推动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成为当下的一个重点内容。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党建工作进行得好坏,关键在于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能得到有效的部署和贯彻,相反就会遇阻或迟延。而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好坏又与是否有一支高效、专业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有关。因此,新形势下,建设一支有理想、有能力、有动力的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十分必要。
一、加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好坏决定基层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不管是在哪个领域,都必须把党的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高校也是一样的,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与其他领域一样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强化作为领导核心的党组织建设,更要加强解决和落实具体问题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回到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身上。如果作为个体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忠诚的、专业的、有能力的,那么作为整体的基层党组织就能充分发挥作用,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加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和知识分子聚集的重地,不仅在知识创造和科研发展方面有着先进的表现,在党的理论知识和堅定信念方面也能起到带头作用,但同时,正因为高校汇聚了太多的知识和理论,有些人在意识形态的认识方面难免会出现偏差,而在高校系统繁多的层级中,要想对大多数人的认识进行了解,就必须依靠深入各种环境里面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因为就高校而言,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中不仅有专职的党务工作者,也有担任科研和教学的教师,他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效的网络,在该网络中,他们不仅能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事业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也能通过自己的了解对各种思想进行引导和规范,以更好地净化党内的风气和生态。
二、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成为高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在很多方面也有新进展和突破,但就现实而言,仍存在很多亟待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归结起来,问题主要在于学校管理的整体层面和党务工作者的个体层面:
(一)从学校管理的整体层面来看
1. 对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重视度不高
总体而言,随着时代对高校发展要求的提高,各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科研发展、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支持,但是对高校中基层党务工作者群体的关注较少,并且对基层党务工作者存在多要求和高标准。特别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尽管很多高校也很重视党务工作,并且也设置了相应的机构,但是着眼点更多的是落实在党建工作如何顺利进行上,而不是对党务工作者本身的重视和关心上,并且很多时候党建工作的任务和要求经过逐级协调,最终的落实和贯彻会落到基层党组织层面,造成了高校对党务工作者重使用、轻关注的现状。
2. 人员配置不合理,流动性较大
当前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兼职多,专职少”,这样的人员配备很难把相关工作做好。据统计,有的高校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占比不足30%[1]。除了少量的专职人员外,其他均由党委委员或者相关专业的教师兼任,除了要负责本单位的党建工作外,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相应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使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为了完成任务,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两头都要抓,但是两头都没有抓好,党建工作投入不足,教学和科研工作难以深入。并且,就很多高校而言,从教职工队伍入选到党务工作岗位兼职的教师大都是一些在本职工作做得很出色的教师[2],即使他们最开始的初衷是想要两头都兼顾好,做“双带头人”,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或是对党务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最后往往效果不佳。除此之外,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被关注度不高、工作量大,党建经费制约等,导致专职岗位吸引力不大,即便教师已经进入专职行列,一旦有其他机会,还是会选择去其他的岗位。高校党务工作者更换频繁、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致使基层党务工作队伍整体稳定性较弱,让本来需要严谨性和持续性的党建工作面临困难。
3. 教育培训不足,能力提升机会较少
新形势下,高校对党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总体而言,对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培训教育重视还不够,很难满足新时期党务工作者的发展需要。首先,专门针对党务工作者能力和认识提升的培训项目不多,高校往往更关注党务工作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能力,对党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关注度不高,认为其能力主要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即可,没有意识到新时期不仅需要一批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的人,更需要同时具备较充足的工作精力和较强创新意识的人,这样的新要求与现存的培训项目之间存在误差,最后会影响到基层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即使有这样的培训机会,也会因为资金扶持力度不足、时间不充分等原因而达不到提升的效果。其次,培训教育缺乏针对性,高校中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参与学习的时间不多,造成了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思维和认识的桎梏,有时抽出时间进行学习,但学习内容又没有针对党务工作者的实际需求,设计的课程看上去丰富紧凑,但大都是浅尝辄止,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3]。
4. 发展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建设等方面,而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岗位设置、成长路径和发展渠道等统筹不够,缺乏专门性的规划和制度安排。无论是其職称评定、职级晋升还是教育培训、奖惩激励途径相比专任教师而言都较为缺乏,会增加党建工作人员的抱怨和顾虑,进而导致基层党务工作者积极性不高,劲头不足,甚至会出现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稳定性不强、能力欠佳等问题。即使存在已经定好的制度,往往也会面临落实不到位、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造成影响。除此之外,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晋升渠道受限,当前很多学校未出台专门化、科学化和个性化的党建工作人员晋升管理办法,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的考评机制,导致基层工作者出现“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心态,不利于队伍持续健康地发展[3]。
(二)从党务工作者的个体层面来看
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当前,高校很多基层党务工作者对自身的责任没有清晰的认识,面临人心不稳、思想乏力的困境。
第一,持续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基层党务工作者一进入工作岗位就易出现疲于学习的状态,有的是由于精神上的懈怠,有的是很难找出时间对党的理论知识和党务知识进行专门的学习,大多数都是现学现用、一知半解,这样的学习状态既不利于基层党务工作者自身政治素质和党务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模范作用的凸显,使得党建工作的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基层党建工作者同样存在上述问题。由于时代的进步,对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党建工作者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才能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应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挑战。
第二,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相比其他岗位的教师,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收入状况和发展渠道不是很乐观,并且新形势下的工作负担和责任较重。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务工作者普遍出现工作热情不高的现象,对待上级的任务存在“被动工作”的倾向,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主动作为、“等靠要”思想严重。
2. 自身能力不足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队伍中拥有相关及相近专业背景的比例较低,大多数都是经过没有针对性的考试就进入这个队伍,或者是从其他领域调动到队伍中的,高校基层党建人员的选拔和任用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在党务理论知识方面比较匮乏,并且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积极主动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的人较少,很多时候都是不求甚解,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暂时“应付差事”,难以有效促进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其次,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与教育,很多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知识体系方面不够系统,这也间接影响到其业务水平,并且就算学校有心组织全面系统的培训,但由于基层党务工作者更替频繁,很难达到系统的培训效果。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基层党务工作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仅要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还要使用现代技术来解决问题。
三、加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思想认识
首先,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形成不断学习的自觉性,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为指导,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加深对党的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对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进行解答和运用,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党的最新指导思想武装头脑,平时也要加强时政知识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增强自身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在生活中,基层党务工作者也要积极主动地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在该过程中要寻求正确的定位,始终保持一颗对党的工作的忠诚和敬畏之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和锤炼自身的政治品格。端正了思想态度,其行为能力也就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如此一来,思想认识和实践探索就能形成很好的互动,用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实践,增强服务意识的大局观念,同时实践发展也能把思想认识推入深处,以形成内心的自觉。
(二)实现党务工作队伍教育培训常态化,提高业务能力
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要想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推动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除了自身要发力以外,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也应该尽可能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有针对性、高效的培训教育,一来可以增加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二来可以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通过常态化的培训教育,使基层党务工作者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门外汉”向“专业化”以及从“经验型”向“创新型”党务工作人才转变[3]。特别是在当下,面对一个信息多元化的开放社会,尤其需要注重对党建工作队伍的理论培训和思想引导,既确保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又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多元社会的变化。
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内容和形式需要不断创新,使党的理论深入人心,围绕具体的生活实际和难题,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加深认识,使党的理论内化成基层党务工作者内心的行动自觉。同时,高校要善于总结和发现,及时反馈和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机制和保障机制
要想充分调动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建设机制和保障机制。高校首先要建立健全选人和用人机制,提高党务工作者的选配标准,建立综合性的选人和评价机制,从源头严格把关,提高人才质量。高校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不仅应该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个人能力,也应该有较强的政治素养和奉献精神,同时高校应该适当增加专职党务工作者的比例,从年龄结构、专业特点、个性特征等多方面进行参考,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3]。其次,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考察和鼓励机制,建立多项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并且在考察的过程中坚持透明公正的原则,确保考核机制发挥实际作用,同时充分利用绩效、职称晋升等激励措施来激发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表现好的党务工作者提供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使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充满期待和动力。最后,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不仅要让党务工作者工作有动力,更要让他们的工作有规范,要把工作完成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作为考核和晋升的重要标准。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在福利待遇、心理关怀、经费支持等方面下功夫,以此增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动力,进而提升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增强基层工作的连续性。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4]。
四、结语
综上,在新形势下,面对变化多样的社会,需要高校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5],正确认识党务工作者队伍的重要性,加大对这支队伍的关注度,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也要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同时,作为个体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也要强化自身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经过多方努力,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中打造一支作风纯正、勇于担当、能力过硬的现代化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更好地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彭海英,余洁芳,杨子生.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来源和选配标准研究[J]. 高教学刊,2020(06):60-63+66.
[2] 顾佳. 民办高校基层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06):218+220.
[3] 高正亮,高曙光.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市场,2016(34):124-125.
[4] 修耀华. 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116-119.
[5] 杨泉明. 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的几点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1):6-8.
(荐稿人:刘洪春,中共铜仁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简介:罗川勇(1995—),男,硕士,中共铜仁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