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07慕生东
慕生东
【摘要】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又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互动的参与度.初中数学教师只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法有效地引入课前导入、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训练中,就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课堂把控能力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策略
一、引言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我们由此可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也是被大家所认可的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和方法之一.初中数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扮演着一个组织者的角色,需要逐步地突出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寻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学会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终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合作探究能力是初中生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也是初中生学习初中数学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督促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受其讲解思路的限制而自由发挥,在小组内与其他组员进行有效的思维碰撞,从而产生合作的想法和探究的欲望,最终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对策.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既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过程.
(二)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般情况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和教师直接对话、交流,或者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的提问与其互动,这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的.但是,遇到稍有难度的问题或者需要深入思考、大力表现或展示自己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就容易造成冷场的局面.如果数学教师能够及时地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与学生互动之前先让学生们相互交流一番,效果可能就会大不一样.毕竟,学生之间还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尤其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学生们既能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理解,又能放开手脚去推理、演算.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从学习效果来看,还是从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来说,都是极好的.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互动的参与度
在笔者的印象中,多数初中数学课堂都是死板教条的,只有教师的大声讲解和学生的无声操练,课堂互动环节几乎是被抹杀了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進步,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的引入,让初中数学课堂变得不再单调、刻板,取而代之的是灵动、活泼.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尤其是在笔者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之后,笔者在课堂上经常能看见各个小组的学生们激烈地讨论着某个问题,甚至各个小组之间为了回答某个问题而竞争.这种良好的局面,让笔者看到了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机,同时发现了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课堂互动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导入新课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时机.这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法几乎可以应用到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并且都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导入新课环节,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该环节承载着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的任务,承载着把学生由课间活动的自由兴奋中拉回到数学课堂的严谨与大脑高速思考状态的任务,同时教师要很自然地引入本节课所要讲授的新课内容.因此,数学教师们都是很重视课前导入环节的,在备课中总是想尽办法设计课前导入语,如有数学故事导入、数学思维方式导入、数学问题导入等.对于笔者来说,他在许多数学课堂上直接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导入,也就是说,上课伊始,笔者直接给出一个思路或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快速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状态,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边”这一内容时,刚一上课,笔者就让各小组快速地写一写: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三角形的身影.于是,各个小组成员一边讨论与交流,一边合作着写出答案.最后,各组都展示出自己的答案:有写金字塔的,有写三角板的,有写斜拉桥的,有写塔吊的,有写自行车的,有画一个三角形的……然后,笔者顺势导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形的边”.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直接导入新课中.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相互交流了想法,而且提前接触了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就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
在讲到“直线与射线”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把提前准备好的手电筒、毛线、直尺等教具分发给各小组,让各小组内部自行设计出“直线”“射线”,并跟全班学生讲一讲这样设计的意图或根据.在这之后,各小组都在紧张的合作与讨论中,组员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想尝试“直线、射线、线段”的设计过程.很快就有小组集体举手表示要来展示.展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总结线段、直线、射线的相关特点,并与课本中的相关概念进行核对,看看自己总结的概念和课本中的概念有何不同,以此强化理解.这样一来,这节数学课就在无形中进入了正题.学生们在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相关概念的同时能直接进入下一个问题中,即三者之间的异同点.最终,小组合作完成了,新课也导入了.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讲解例题
我们通常的理解都是,在数学课上,数学教师不仅要认真地讲解例题并在黑板上进行详细的演算,而且要把解题过程详细地写在黑板上,这样一来,学生们才能搞清楚、听明白数学知识.其实不然,数学教师在上数学课时不一定要大讲特讲,也不一定要详细板书.例题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教师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到找几个典型的题进行讲解或干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完成.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并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看他们的难点在哪里,听他们的思路对不对,然后富有启发性地引导一番或解说一下,从而鼓励学生们解决问题.A0A7CFF6-7C29-4613-BA6E-9A87051CAEC8
例如,“三角形的边”这一内容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工人师傅用35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铁架.(1)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则各边的长分别是多少厘米?(2)能围成有一边长是7 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数学教师直接讲解的话是很简单的,但是会大大地束缚学生们的思考,使得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应让他们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再探究解决问题.对于解不出来的小组,教师再进行帮助讲解.通过观察,教师发现绝大多数小组都能解出这道题.大多数小组都是先设底边长是x cm,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则腰长是3x cm,铁丝的总长度是35 cm,则3x+3x+x=35,x=5,∴3x=15.∴三边长分别是:15 cm,15 cm,5 cm.学生们很快就算出了第一问.
在算第二问的时候,学生们再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首先确定了一边长是7 cm的等腰三角形,则7 cm应该是底边长,有的小组继续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x,列式:2x+7=35,则x=14 cm.有的小组则直接列出,腰:35-7[]2=14 cm,∴可以围成有一边长是7 cm的等腰三角形.这个例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虽然不同小组的解题思路各有不同,但最终都能正确解决问题,这就是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当然,在解这道题的过程中,由于有的组员没看懂,组长和其他组员都会及时地去讲解,让他们抓住“等腰三角形的特性”解决问题,直到所有组员都能听懂为止.因此,不一定所有的题都要数学教师去讲,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会让数学教师更轻松.
(三)在课后训练中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光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数学教师们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之后及时地布置一些课后训练题,让学生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而这个课后训练题,同样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完成.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或听同学讲时感觉自己听懂了,但是遇到实际的问题又会显得手足无措,甚至老虎吃天——无处下手.这就是学生自己学得不够扎实,懂得只是皮毛,没有融合各个知识点,不能做到触类旁通.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学生继续借助小组的力量,与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帮助自己再次解决问题,从而训练自身的数学思维.
例如,下面这道课后训练题:画出下面三角形的高AD.
学生要想完成这道题,就要先在小组内讨论清楚以下问题:三角形的高是什么线?三个图形中的高有什么区别?同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它们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学生再画出三角形的高.在小组内,每个组员都可以动手去画,也可以选一个代表去画,其他人注意观察.当然,在画的时候,学生们要注意总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各有何不同.同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具体的问题与当堂所学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课后训练题的同时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改变教学方式
在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之后,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以例题讲解为主,以课本中的例题和自主搜寻的例题为主要学习和讲解对象,但事实上,数学教师一味地讲解,有时候效果并不是很好.数学教师可能觉得自己已经讲得十分透彻,也感觉自己讲好了,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有可能是部分学生认真听了,也听懂了,但部分学生仍然稀里糊涂、云里雾里.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少一些自己的主观讲解,多一些旁观者的冷峻,看看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把问题留给全班学生,让他们在各小组内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看似简单,却需要数学教师有足够大的勇气.同时,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及时更新和跟进,否则其根本想不通,更没有勇气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讨论时间长、解题速度慢、准确率低、抽空说闲话”等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及时地帮助与指导,及时地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慢慢地,当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养成之后,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就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就发生了改变.
例如,在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先合作探究、交流学习,达到“能在简单图形中快速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目标,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数学教师可以继续通过例题等方式给学生一些自由合作的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有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和计算.在具体的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参与其中,更要全盘指点.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英文大写字母对照起来,方便学生记忆.这个时候,学生能够很快发现“同位角对应F形,内错角对应Z形,同旁内角对应U形”等,这样一来,学生记忆起来就容易许多.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改变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分组一定要科学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先实施的就是分组,因此,分组一定要科学合理.要不然的话,不仅起不到合作探究的作用,而且可能会起反作用.这就要求各小组的组员构成最好是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优良搭配、合理均匀,切不可最优组合、最差组合、男男组合、等级分明等.只有各小组的成员在各科学习中都有优良之分,势均力敌,才能形成良好的竞争面,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二)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也不是“圈养式”的束缚限制,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合理搭配、合作共赢.那么,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数学教师的有效指导.刚分组的时候,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合作方式方法、合作流程、小组分工、小组目标等各个方面的指导.到了后期,小组合作已经熟悉之后,数学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帮助各小组学生形成强大的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形成强大合力,助推数学教学工作.
五、结语
总之,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法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互动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应先做到合理分组,再在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后训练等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指导,让他们真正地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世华.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7(6):170-171.
[2]罗其兵.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應用[J].环球慈善,2019(7):104.A0A7CFF6-7C29-4613-BA6E-9A87051CAE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