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背景下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内容改革探索
2022-06-02张宝庆张淄赫
张宝庆 张淄赫
摘 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对城乡规划行业的旧有秩序和本科人才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相关专业的建筑学行业亦受到相应影响。文章以石河子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例,探讨当下建筑学本科专业有关国土空间规划授课内容改革的主要思路,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应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规合一;城乡规划原理;教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5-0058-02
“城乡规划原理”是城鄉规划与建筑学等专业本科阶段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其与“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和“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共同构成建筑学专业设计理论知识体系,对培养建筑学学生的设计大局观、树立正确的城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起到指引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建筑设计协调与衔接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学者关于“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相关研究的著述较多,周宝娟等从课程思政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大方向与大目标[1],崔珩等依据行业的变化对本课程的改革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2],而崔作荣等则从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角度提出了“城乡规划原理”的改革方向并付诸实践[3]。但根据近两年城乡规划行业的巨变而从课程内容上的选取与设置方法的论述还不多见。
一、“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石河子大学建筑学专业设置于2011年,近十年来的理论教学中对“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内容的选取一直以2010年出版的《城乡规划原理(第四版)》为蓝本,设置于三年级上学期,总共32学时,主要分为城乡规划理论体系、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城乡规划工作体系和城乡规划技术方法体系四个专题,但近几年随着城乡规划行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在课程内容的挑选上也遇到许多挑战。
(一)教材内容滞后
2018年,国家进行部委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将原属住建部的规划管理职责划归自然资源部,各地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亦相应更改为自然资源局(厅),拉开了规划行业改革的序幕。而2019年5月印发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统一融合为一个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并且明文规定今后各省、市县不再单独编制城乡规划。与此同时,省级和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手册的印发也预示着城乡规划作为一项独立的资源分配的终结。改革的深入使得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与行业前沿存在差距,除理论体系这一专题外,其他内容均需要授课教师根据行业变化强化与补充。
(二)实践性的缺乏
2010版教材有助于建立学生城乡规划理论体系和扩展学生对城乡规划相关因素的考虑视角[4]。但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管理单位的工作模式讲述不足,由于教材理论内容过多且语言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逐渐减弱,并产生厌学情绪,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对建筑学培养方案中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授课带来不小的影响。
(三)内容庞杂,重点难以突出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包含5大篇22章,涉及经济、产业、人文、地理、历史、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知识[3],信息量大,重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广度。该课程相较其他工程类课程知识点相对零散,重点不突出,学生较难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何结合教材、行业发展和学校现有条件选取知识重点是“城乡规划原理”授课教师所面临的课题之一。
二、“城乡规划原理”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在最新的石河子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划归为个性教育课程门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认知能力,而在依据培养方案制定的教学大纲中亦增加了对行业前沿发展的认知与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并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关于规划主管部门和设计部门工作模式与流程的内容。依照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石河子大学建筑教研室在“城乡规划原理”的教学内容的选取中提出“理论先导、紧扣前沿、重点突出、案例引入、交互评价”的原则。
(一)理论先导
在32学时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从教材和相关理论著作中选取与建筑学专业相关、相近的城乡规划理论,使学生在已修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快速理解更为广域尺度的空间安排与划分理论,便于其快速理解后续的授课内容;在进行理论授课时,教师将理论书籍中较为书面化的语言表述通过备课提前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词汇进行讲述,便于学生理解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和前沿的学术理论思想,使其对城乡规划的前世今生得以全面掌握。
(二)紧扣前沿
如上文所述,自2018年以来城乡规划行业改革力度较大,改革内容多为该行业的关键部分,致使原有教材中讲述的大量相关概念和规范已落后于当今行业发展前沿(例如城市用地分类和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内容)。为解决此窘境,教师在“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授课中依托已更新或新颁布的行业标准、规范和新概念名称,选取变动较大且变动时间较短的内容单独进行讲述,例如选取与其相关的行业规范进行教授。考虑“多规合一”的现实要求,在“城乡规划原理”教学过程中增加国土空间规划中非城乡规划部分的讲述,力求培养学生知识面“广而宽”。
(三)重点突出
传统的“城乡规划原理”课程主要包含城市规划的发展及相关理论、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城乡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规划实施等五个篇章[5]。其内容庞杂,知识点较多,学生难以从中抓住主要内容,建立知识体系,造成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选取课程内容时按照建筑学现有条件和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选取符合行业现状的骨干课程(即原有专题中的城乡规划种类、编制审批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作为重点内容向学生详细讲述。石河子大学建筑学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图纸绘制能力,因而教师在城乡规划的相关理论讲授过程中多以浅显词汇为主,同时推荐大师著作(如《城市建筑学》《拼贴城市》等)作为学有余地学生的课外读物。在工作体系方面,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告知学生现今的“多规合一”背景下的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和相应职责。学生只要建立“规划是什么、规划有几类、谁来编制谁来批、怎样编制怎样批”的内容体系便可掌握重点、融会贯通。
(四)案例引入
在改革的授课中,教师在技术方法体系的专题参考近三年内的注册城乡规划考试中的城乡规划实务科目真题与模拟题,从中选取总体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的评价题目进行讲授,同时增加互动模块,在课堂中划分小组进行案例赏析,找出案例的优缺点,并通过学生汇报的方式阐述小组解决方案。该内容的革新使得课堂氛围相较往年有了较大提升,学生在进行该环节时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升,讨论与汇报环节的学术氛围和师生交互障碍也明显减少。
(五)交互评价
以往石河子大学建筑学授课往往采用单一讲授的方式,学生在被动接收的同时往往抱有为了“考试过关”而学习的心态,尽管学校教务处建立了学生评教系统,但经调查,学生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查看成绩而评教(若不评教则无法查看本学期学生成绩),往往随意填报分数,使得评教可信度大打折扣。鉴于此,为合理地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城鄉规划原理”课程采用在最终学习成果的评价系统上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建立公平多元的评定方式和评价标准。具体方案为在课程讲授完毕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评判时打破以往仅从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测评平时成绩的方法,结合课程讲授、交互讨论与实践认知的教学内容,融入社会实践、交流讨论、PPT汇报等多个子项进行评价,结合期末考试综合评判学生学业成绩;在对教师的评价上则从专业知识可接受度、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体验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学生反馈提醒任课教师不断修改和完善内容的设置。
三、结语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多规合一”目标的逐步实现,势必会对城乡规划的行业要求、规范标准和工作模式等带来较大变化。而作为相近专业的建筑学亦受到较大影响,特别在“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的内容选取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针对原有课程内容出现的“内容滞后、知识混杂和知识点应用匮乏”等问题,石河子大学建筑学教研室提出内容选取的“理论先导、紧扣前沿、重点突出、案例引入、交互评价”原则,不断获悉当年城乡规划相关政策与行业标准的变化,对每年的教学内容做出相应改变;“取精用宏”,从庞大的知识中提取重点并帮助学生建立城乡规划行业的体系框架;引入相关考试题目,提高学生规划方案的辨析能力;引入评价模块,有利于师生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宝娟,张伟,袁晨晨,等.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思考[J].安徽建筑,2020(11).
[2]崔珩,赵炜.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2(2).
[3]董作荣,许红卫,陈明霞,等.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7).
[4]王婷,黎文婷,杨文越.融合PBL的翻转课堂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2).
[5]范建红,张俊杰,谢涤湘.OBE理念下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