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生成逻辑、重要特征及实践价值
2022-06-01王伟涛绳家明何得桂
王伟涛 绳家明 何得桂
摘 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生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中国特色社會治理理念和显著优势,既是在历史与时代潮流中不断创新发展,也是对社会建设现实诉求的积极和有效回应。它在发展实践中呈现出人民至上的社会治理理念、一核多元的社会治理主体、“五治”协同的社会治理方式、工具性导向的社会治理机制等重要特征。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会治理新格局;生成逻辑;重要特征;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4-0027-04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这既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建设的目标要求,也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的提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认真总结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现代社会治理发展及未来走向所做出的重要判断,反映了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创新。深入系统研究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生成逻辑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时代命题[2],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引。
(一)文化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所升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孕育着不少的共建共治共享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塑造和奠基过程中,朝着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下为公、兼容并蓄的方向演进,确立“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连带型文明意识以及“由己及人、人我互认”的价值基质,把个人存活融入他人和群体之中,以共建共享的方式找到安身立命的根基[3]。孟子提出与人同忧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共享主义的雏形。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土壤。社会治理新格局内含的共建、共享思想,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与中国革命文化深度融合。从共建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来源于人民、依靠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发动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军民鱼水的血肉联系,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共享角度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党在成立之初就与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站在同一战线,不断坚守并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契合。共建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日益健全。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共建的制度优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结合,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技项目创新、重大突发公共危机的应对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发展。共享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5]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理论逻辑:体现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念和显著优势的深刻内涵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既需要科学规划,又需要持续推动。深刻理解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理论逻辑,要把握其内在机理,厘清内涵要义。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主要包含三层内涵:其一,从共建的角度考虑,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制度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6]。当前我国社会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特点,社会各主体之间经过反复协商得出的共识,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当下各主体自我精神力量日益成熟,能在保持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参与社会治理。其二,从共治的角度考虑,社会治理机制有效运转,有赖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维系和协同共治。对于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政府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往往难以有效解决。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维系着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良性秩序,社会治理有序推动。其三,从共享的角度考虑,社会治理成果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福祉。共建、共治、共享这三者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共建是共治、共享的前提,强调规划先行、明确分工在社会治理格局构建中的引导性地位。共治是在共建基础上的共同治理,注重具体落实共建确定好的规划与分工。共享是共建、共治的必然结果。重视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和治理释放的良好红利。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包含深刻的社会治理理念,其背后蕴含着合作政治学的理念。中国社会治理强调通过构建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善治的效果[7]。构建良性有序的互动关系就是通过高效能治理提升各领域政策与制度之间的协调性与配合度,形成各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致力于公共利益的追求。中国从传统社会体制迈向现代社会体制,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多方参与、合作共赢以及“国家整合社会,社会回应国家”的社会治理局面。
(三)历史逻辑:在历史与时代潮流中不断创新发展
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历史土壤。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是基于国情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44B9CFC3-8B70-459F-AB7A-C95CFFD4D827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全国资源,党和政府采取了以人民公社制和户籍制为代表的计划管理体制[8]。这较好地维持并巩固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和整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全方位的治理变革由此启动。党和政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社会利益发生重组。随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等关系的深刻变动,扩大改革开放对现代社会体制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但社会活力未能被充分激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这意味着中国社会治理从观念到国家意志的彻底转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格局的雏形。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共治作为独立的中间环节纳入进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进一步拓展了社会治理的维度、深度和实现形式,中国社会治理迈向全新阶段。
纵观发展历程,我国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是照搬西方的经验模式,而是经过以政治管控为特点的传统社会体制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制,再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长期演变过程。社会治理的内涵根据各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而呈现出不同的含义。通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重要奋斗方向。
(四)现实逻辑:对社会建设现实诉求的积极和有效回应
现阶段社会治理面临多重难题。构建以高效能治理为基准和以协同共治为手段的社会治理机制,积极回应社会转型的现实诉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必经之路。
一是破解当下社会治理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社会生机和活力。同时,社会利益关系出现许多新变化,以往的社会治理方式逐渐不适应时代要求;尤其进入21世纪,互联网改变了社会交往和生产生活方式。针对当前社会问题发生的复杂性以及广泛性,仅仅依靠政府单极化的力量来构建井然有序且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不现实的,要引入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承担社会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提出正是在新形势下破解社会治理困境的重要选择。
二是敏锐捕捉社会治理改进的契机。信息化发展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拓展了创新社会治理的空间。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开始涌现,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信息化发展优化了社会治理方式。在信息化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互联网产业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便利的平台和工具。一些大型企业和组织拥有着海量的数据和用户,也能促进或达到社会治理的目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提出回应了时代契机,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政策基础和治理工具。
三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一方面,基层政府直接与群众接触,决定着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状况,关系到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发展,诸如征地补偿、环境污染、留守老人和儿童等问题较为突出。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缺乏相对完善的制度约束,治理经验不足、人员能力和素质有限。社会治理新格局以高效能治理为基准,有效解决基层社会矛盾,巩固提升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选择。
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特征
(一)人民至上的社会治理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首先,社会治理是为了人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凝聚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难题,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其次,社会治理要依靠人民。“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0]人民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他们的聪明才智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治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主体作用,努力形成团结奋进、上下齐心的社会治理局面。最后,社会治理效果主要由人民评判。“检验工作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1]社会治理要关注人民的心声,回应人民的关切,体现人民的参与,造福于人民。
(二)一核多元的社会治理主体
党在社会治理中处于领导地位,主要发挥引导、协调和指挥的作用。作为社会治理主导力量的政府能否真正负好责任,直接影响到社会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不断创新,通过自身内部优化与外部职能转型顺应社会发展,使履职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与高效化[12]。社会治理的责任在政府,活力在社会。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各主体尤其是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根本目的在于增加人民福祉。人民支持和参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协同治理目标的实现。社会治理新格局呈现出“一核多元”的鲜明特征,这是我国国情与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奉行依法治国,强调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制度安排,形成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同治理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五治”协同的社会治理方式
社会治理方式逐渐呈现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五治协同的特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乡基层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进入21世纪,面对利益复杂和矛盾多样的新形势,更加需要法治力量的保障,社会治理方式日益呈现出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特征。德治在現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智治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方式,在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31日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指明政府要精准把控各主体的服务需求和动态变化,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44B9CFC3-8B70-459F-AB7A-C95CFFD4D827
(四)工具性导向的社会治理机制
社会治理成效对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既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体制优化,更需要借助外部相关载体力量。治理工具拥有“将政策意图转变为管理行为,将政策理想转变为政策现实”的核心使命,成为决定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否实现的关键变量[13]。工具性导向的社会治理机制背后蕴含着技术性治理要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治理在社会治理领域中表现出越来越显著的效应。它拓展了信息收集渠道,掌握具有真实性、前瞻性和深层次的社会治理信息,完善预警以及应急处置机制,以前瞻性治理系统回应社会风险,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三、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实践价值
(一)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要,有助于社会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治理新格局强调治理责任共同承担、治理活动共同参与、治理效果共同享有,有利于整合社会治理的合力、活力和效力,逐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适应这一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14]。中国从传统社会体制迈向现代社会体制,以往的社会治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構建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指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由于往往在变革中涉及因素众多,表现为一种正向的、前进的内在逻辑,它还具有进步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社会治理实践通过将现代进步因素融入传统社会机制,促进社会治理结构合理化、治理方式科学化、治理过程高效化以及治理主体协同化。
(二)回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时代需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新时代我国广大民众的物质性需求得到不断满足后,开始期待享有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获得更多参与民主的机会。这要求党和政府积极回应社会治理需求,以全民参与、共同建设、共同治理的社会治理机制,切实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既为增加人民福祉,也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5]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重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实现不同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响应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时代诉求,有助于促进公共服务发展
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秩序是政府、社会和公众合作互动的结果。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要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响应了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时代诉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优化互动机制,从而实现高效能治理。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高效能治理为抓手,及时捕捉风险信号,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让他们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促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顺应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有助于实现全过程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充分保障享有广泛且自由的权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活动,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16]这表明我国人民享受的民主权利是最管用、最真实、最广泛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丰富民主参与形式,有效促进全过程民主的实现。
四、结语
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是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实践,彰显出显著的治理智慧。它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契合中国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重要特征以及实践价值。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体现着政治智慧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改革创新,生成于中国共产党自主探索和政治实践的沃土,积淀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经验和实践智慧。它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范式建构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合作的格局,以其独特的民主政治和治理体系展示着社会治理格局的显著优势,彰显出强大的实践意义。现阶段,党和政府积极有序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向边界清晰、职责明确和分工协作的现代化路径演变,持续推动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并朝着党的长期稳定执政和人民群众的福祉实现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34.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9).
[3]王泽应.共享是中国文化的智慧、良心和符号[J].伦理学研究,2017(3):3-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8.
[6]江必新,王红霞.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蕴、基础与关键[J].法学杂志,2019(2):52-60,140.
[7]何得桂,武雪雁.积极政府视角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3-42.
[8]刘,李诚.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的演进逻辑、时代特征及提升路径[J].学术探索,2019(8):35-4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0]邵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深刻马克思主义意蕴[J].国家治理,2021(26):10-11.
[1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2]何得桂,徐榕.团结性吸纳: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解释[J].中国农村观察,2021(3):15-33.
[13]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7(3):140-152,206.
[14]何得桂,公晓昱.制度创新视角下农村基层治理主体间的回应与互动机制[J].党政研究,2021(6):30-42.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52.
[16]习近平.中国的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EB/OL].(2019-11-03)[2021-12-1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11/03/c_1125186412.htm.44B9CFC3-8B70-459F-AB7A-C95CFFD4D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