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以“今日校园”APP为例谈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022-05-31黄娅雯任亮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后疫情时代新媒体

黄娅雯 任亮

摘 要:当前,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都是大学生青睐的网络工具,也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沟通交流渠道,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方面都已经展现出了新媒体化对其深刻影响的趋势。COVID-19爆发后,“今日校园”APP等新媒体在学生管理中应用的优势明显,运用好新媒体这一手段使其在大学生远程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有效适应抗击疫情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在后疫情时代更应成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常态化手段。基于此,以“今日校园”APP为例,分析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应用过程中带来的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新媒体效用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今日校园”APP;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3-0145-03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突然蔓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今日校园”APP等新媒体成了学生健康信息监测和收集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成为宣传我国疫情防控的成效、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疫情防控监测等工作的平台,是适应抗击疫情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有效手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并积极主动地将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当中,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健康发展。

一、关于“今日校园”APP

对学生而言,新媒体的出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大学生提供平台来表达思想、交流心声,其广泛的信息来源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为学生工作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新媒体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有害和虚假信息会对大学生认知产生错误引导,沉迷网络会影响面对面交流等,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将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对高校学生管理者而言,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正面影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有效促进学校与学生间的交流。校園网等新媒体的普及与应用,逐渐打破了学校、学院、学工部之间的隔阂,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以及资源共享。

“今日校园”是以手机APP为载体,学生成长体系为模型,聚合了校内校外互联网的优质内容与应用,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社交分享、校园生活、就业深造等全方面优质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今日校园”APP分为学生版和教师版,其中教师版还有PC端辅导猫应用,旨在真正减轻辅导员的压力,提高学生日常管理的工作效率。2017年,“今日校园”以运营价值交付的形式面向全国高校全面推广,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0所国内高校正式入驻“今日校园”。经过几年的实际运行,借助这个平台而实施的学生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探索推进。2020年疫情背景下,更体现了高校新媒体管理的实践优势。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一)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高校是党和国家培养未来建设者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其安全稳定影响到高校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甚至政权的兴衰。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后疫情时代所带来的全球经济下滑、就业困难等也可能引发新的次生危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也在向网络新媒体转移。高校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前沿,有着最大的网络群体,网络的虚拟性和不可控性也为高校安稳工作加大了管理难度。这些危机投射到高校中,赋予了高校学生管理者新的使命和责任。

(二)传统学生管理手段及模式滞后

新时代的大学生经历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日益更新,他们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也乐于尝试创新。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一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能够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创新,制定出一套适应学生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

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学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则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削弱了管理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高校的管理模式与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运用强制性手段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管理的平稳,却难以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今日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对大学生实施教育管理更为高效的平台

当前疫情防控仍在继续,疫情期间,学生还未返校之前,要努力做好“停课不停学”“教育不停止”,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秩序,“今日校园”APP等新媒体手段显示了强大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推动信息的广泛传播,同时可以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学校学院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搭建互动平台,增进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今日校园”APP等新媒体平台已成为融思政、新闻、教育、娱乐、校园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平台。如疫情期间的“今日校园”APP监测和收集学生健康信息的有效形式;“今日校园”APP的“大学动态”“今选”等传播渠道宣传我国疫情防控的成效,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开展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疫情防控监测工作等;借助“优课”功能及校外“网易公开课”等链接平台实施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还有疫情期间学生安全教育、学生思政教育、学生日常工作的运行管理等,涉及学生多方面的工作开展,都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达到“全面育人管理”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今选”网络平台播报思想政治教育热点,让学生及时了解我国疫情防控的成效,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平等自由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增强沟通的亲和力

一直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是“听演讲、开大会、读报纸、念文件”的传统教育形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总是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来接受知识的“灌输”。而当前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接触和运用频率高,新媒体技术下种种新方式、新手段与这种被动式教育方式则恰好形成了互补关系,师生可以以一种更为平等、自由的新型教育方式实现情感、内心及知识的交流互动。通过“今日校园”“大学动态”朋友圈功能,以及“易班共建”功能中的“班级部落”等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们随时随地同教师交流,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少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与戒备,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师生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这一方式尤其对疫情期间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灵活快捷的传播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以来每天需要监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健康状况,辅导员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这一特性,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易被接受的形式实时交流沟通。同时,大学生也可以突破传统方式的时空限制,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接受教育和资讯。这样一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疫情期间有效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班级思想教育中,班主任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大学动态”等功能有效进行网络教学和组织主题班会的召开,将近期的热点、校园动态、工作要求等及时、快速地传达给学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同时,还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四)强化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促进了高校的稳定发展

“今日校园”APP对官方媒体的运用以及正能量网站的链接,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格局,将安全稳定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织密织牢校园安全网。疫情暴发后,通过“今日校园”APP等新媒体官方账号发声,及时制止谣言、传递正能量,对增强“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良好宣传成效,成为促进高校稳定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今日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今日校园”APP对于信息收集与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政策宣传、学习资源分享等有着积极作用,但由于开发功能有限、学生和高校学生管理者的不重视,在具体运用中也存在着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功能不完善影响了使用效果

“今日校园”APP以一切为了学生为设计理念,但由于其开发时间不长,常出现登录异常等问题,降低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和效果。同时,与抖音、微信等其他新媒体相比,“今日校园”APP在传播、娱乐、信息沟通交流、信息更新时效等方面明顯不足,在整合功能使用方面还不成熟,不仅影响了使用者的兴趣,与同步推行的“运动世界”“到梦空间”“易班”等APP叠加使用,也易引起使用者反感。

(二)内容形式过于单一

当前对于“今日校园”APP的应用,部分高校仍停留在发布通知、工作动态和文件等信息的阶段,忽视了大学生对生活、学习、心理以及社会热点等信息的需求,使“今日校园”APP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此外,部分高校“今日校园”APP存在文本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陈旧单调、缺乏设计感、语言表达形式呆板、措辞生硬,缺乏亲切之感、更新较慢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其“粉丝”大量流失的直接原因。

(三)管理使用者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当前,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趋势。“今日校园”APP的出现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学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部分高校学工干部队伍在APP的实践运用中还存在理念创新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掌握不熟悉和使用情况有待提升等问题,制约了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握。有的管理者创新不足,仍执着于传统媒介的应用,在创新开发使用上还存在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运用质量不高的问题,如何更好更科学地运用自媒体开展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五、高校学生管理充分发挥新媒体效用的可行性路径

(一)构建高校新媒体技术教育大系统,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思想动态等情况的掌握,都可以利用“今日校园”APP等新媒体教育手段促进其效果。借此契机,构建一个高校新媒体技术教育系统,建立一支育人管理的专业队伍,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校—院系—班级”三级联动机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总结新媒体在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的有效经验,推进教育改革

充分发挥疫情以来新媒体技术优势,总结“今日校园”APP内“优课”等新媒体平台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推进“翻转课堂”等课堂教学的改革,实现移动课堂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持续有机结合,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生教育实效。

(三)搭建交互平台,创新学生日常管理模式

后疫情时代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雨课堂”“今日校园”等平台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今后应继续挖掘其实时互动、情感沟通等优势,利用好大数据提升日常管理工作水平,搭建学生、教师及家长沟通、交流的桥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者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校学生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学生管理队伍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探索和实践,积极拓宽新媒体平台相关渠道,深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将日常工作经验与新媒体运用结合起来,凝聚特色,创新开展学生管理。

结语

后疫情时代,以“今日校园”APP为代表的新媒体为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努力搭建一个高质量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管理效果的实质性提升。当然,应用新媒体改革和创新的方式还有许多,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在把握合理、正确、适度的原则时,还要充分考虑新媒体运用中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与新媒体运用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不断推进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勇军.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收藏,2018,(12).

[2]  张群慧.浅谈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品牌,2015,(2).

[3]  张迪.化危为机:后疫情时代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新思考[EB/OL].光明网,2020-12-25.

[4]  易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创新[J].科教导刊,2017,(12).

[5]  施庆晖.自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4).

收稿日期:2021-03-19

作者简介:黄娅雯(1969-),女,上海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任亮(1993-),男,湖北十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教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后疫情时代新媒体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