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研究

2022-05-31姜荣欣李鹏举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

姜荣欣 李鹏举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兴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推广,互联网已逐渐实现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产品、服务的竞争更多地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且互联网领域的产品服务竞争越发激烈,不正当竞争行为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损害竞争者的利益,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对消费者感知行为下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进行分析研究,从消费者保护角度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能够有效净化网络市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关键词:消费者感知;消费者权益;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

中图分类号:D9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3-0151-03

引言

如今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已严重影响消费者生活,因此,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为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参考性建议。很多学者对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很少有人从消费者角度来研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文则是基于消费者感知行为来研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消费者感知行为信息。针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应从政府监管、法律法规、消费者自我保护三方面来规制,最终达到净化网络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一、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表现

(一)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国法律并没有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格规定,判定标准主要还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几条规则。该法规定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特殊表现,是网络中的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做出的影响网络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由于网络技术性的特征,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有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又有不同于传统市场的情况。

结合网络技术特点,网络不正当竞争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方式。

1.恶意抢注、仿冒域名行为。有些人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恶意抢先注册、假冒与经营者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域名,然后高价出售以获得不正当利益[1]。

2.网络软件的恶意干扰行为。网络软件恶意干扰的行为主要是由恶意软件与软件的冲突来体现。

3.恶意链接行为。通过设置网络链接可以达到吸引网络用户点击、提高网站访问量的目的,网站的访问量则代表着其商业价值,访问量高的网站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投资和广告收益。

4.搜索引擎方面的不当行为。例如,恶意的插标行为、违反爬虫协议的行为、不合理的竞价排名行为等。

5.带有垄断性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互联网行业的垄断主要是互联网企业利用其在互联网行业的支配地位,做出对其他平台、商家以及消费者不利的事[2]。

(二)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表现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很难被发现,且技术性很高,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识别有困难。我国网络用户数量多,一旦发生网络不正当竞争,波及的范围广,危害也大。当网络市场发生了不正当竞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不可避免地被侵犯。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隐私权。

在知情权方面,主要通过故意混淆、污蔑同行、欺骗误导等方式[3]。第一,故意混淆。有的企业提供的服务名称、注册的域名、软件图标等与知名互联网企业故意混淆。第二,污蔑同行。诋毁其他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第三,欺骗误导行为。主要表现为虚假宣传,即互联网企业在缺乏合理事实根据的情况下采取夸大事实的宣传方式對自身商品或服务进行宣传[4]。在侵犯自主选择权方面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其一,“搭便车”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插入链接,强制跳转目标”的行为就是一种“搭便车”的行为。其二,干扰破坏行为。直接干扰或破坏网络消费者选择其他特定商品或服务,迫使消费者卸载或拒绝安装,强迫消费者做出退让。其三,区别对待。经营者采用对其他竞争者区别对待的策略,限制其竞争者商品或服务的正常功能的实现,干扰消费者选择[5]。在涉及消费者隐私方面,表现在过分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某些企业在竞争中非法盗取用户大数据,这已经成为侵犯隐私权的常见问题。

二、消费者感知分析

消费者处于交易市场劣势地位,与经营者在信息显示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而网络竞争的外部性特征又加重了这一情况。

(一)消费者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知程度

为了深入了解消费者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看法以及获取消费者应对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本文利用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本问卷共发放205份,收回191份,有效问卷181份见图1。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遇到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有恶意链接类、恶意软件类、搜索引擎类以及垄断性竞争行为。多数消费者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了解不是很清楚,其中有64%的人是一般了解,另外还有29%的人是几乎不了解的。虽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普遍存在,但受到更多关注的是在企业与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

(二)消费者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思考

据图2的调查数据可知,消费者遇到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时,75%的人是自认倒霉,少数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消费者维权时面临的问题可以解释为什么多数消费者选择不维权,这是由于消费者在维权前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方面是网络技术性导致的举证困难,另一方面是调解和仲裁的成本相对过高。此外,由于网络市场是一个新型市场,对网络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何处罚还没有完全落实在法律法规上。

三、消费者权益维护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对消费者感知行为下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分析,本文将问题的解决方法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政府监管角度,二是从法律角度,三是从消费者自我保护角度。

(一)政府政策方面

政府政策决定了市场经济秩序能否正常进行,因此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对网络不正当竞争的监管,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要加大有关方面的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就要规范行业行为,包括行政执法与企业行业规范[6],其中公正执法、公平竞争是首要要求。二是确保政府部门有关竞争政策的基本地位,保证市场进入的平等性、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监管的公正性。政府要稳定市场秩序,增强企业的经营信心;加大对消费者的了解,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精准定位。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相关行政人员的专业水平、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

(二)法律规制方面

在新修法中,针对网络市场的发展,对不正当竞争出台了新的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规制了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但是就该法的最终目标来说,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还是存在一定不足。针对新修法存在的不足,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一是完善消费诉讼渠道,简化诉讼程序。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權益,应实行简单易行的程序,强调简单、快速和经济地解决消费者纠纷。设立一些费用相对低一些的诉讼法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消费者因为费用过高无法诉讼的困难。二是加大有关方面执法力度,如监管部门要对有关部门的法律实施力度进行控制。三是补充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反不正当竞争法》应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尤其是对于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的,要重点说明,并提出保护法[7]。

(三)消费者自我维权方面

消费者自我维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具备有关自我法律保护的知识尤为重要。一是遇到侵权行为,积极主动维权是关键。二是掌握辨别真伪的技巧。作为消费者,我们个人要掌握辨别真伪的技巧,对消费的对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减少被侵权情况的发生。三是熟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往往存在于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所以消费者要了解相关维权知识和救济方法,一旦意识到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下一步就是通过正式渠道维护自己的权利。

结语

规制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网络市场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表面上是互相侵犯了商业利益,实际上是在争夺消费者,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合法权益。互联网企业的一切不正当竞争行为最终都会在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攫取消费者剩余价值上体现出来。所以,规制网络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净化网络市场环境,消费者合法权益才能够得以保护。消费者自主选择、自主消费,消费的利益得到保障,网络市场才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允鹏.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6.

[2]  刘相杰.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规制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6,(8):88-89+92.

[3]  张聪.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4]  桑文婷.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5]  张慧君.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中消费者利益的保护[J].人民法治,2019,(12):88-91.

[6]  李小明,任宇馨.论互联网用户消费者权益之保护[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50-156.

[7]  孙晋,闵佳凤.论互联网不正当竞争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基于新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8,(1):75-85.

收稿日期:2021-04-12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KY0303)

作者简介:姜荣欣(1996-),女,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市场营销研究;李鹏举(1978-),男,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研究。

猜你喜欢

消费者权益
农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
惠普电脑客户投诉案:对我国消费者权益维护意识发展的思考
商标法中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烟草专卖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研究
浅谈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浅谈在经济法中消费者权利的保护研究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安全管理
网络团购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对预付式消费的法律规制
浅论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