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修辞与情感动员:内蒙古主流媒体抗疫报道的传播策略
2022-05-30苏也菲
【内容提要】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内蒙古主流媒体借力短视频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报道。新冠疫情在各地此起彼伏之时,抗疫短视频除了对疫情动态、抗疫部署、防疫知识等信息进行报道,还在视觉修辞框架下完成情感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的构建。内蒙古主流媒体抗疫短视频运用情感化、符号化、社交化的叙事话语,通过媒体仪式隐喻、视觉符号转喻、文化意象认同的修辞策略,完成了抗疫话语的视觉化生产与媒体动员。
【关键词】抗疫短视频 内蒙古主流媒体 视觉修辞 融媒体
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内蒙古满洲里、二连浩特因口岸城市的特殊性不断受到影响;2021年10月中下旬,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新增确诊病例,近万名旅客滞留,边陲小镇迎来疫情大考;2022年2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出现新增病例并持续增长,经过全市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疫情终于在2个月之后实现动态清零。在抗疫过程中,内蒙古主流媒体发布的融媒作品,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情感支持与精神鼓励,也是承载内蒙古文化符号、讲好内蒙古故事的有力手段。本文选取草原全媒(内蒙古日报社)、奔腾融媒(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腾格里新闻(NMTV新闻综合)、青橙融媒(呼和浩特新闻)、内蒙古晨报、北方新报、青城警事(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等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发布的融媒体作品进行分析,对抗疫短视频的话语表征及其意义建构进行考察。
一、短视频作为抗疫的叙事话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的方式之一。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短视频用户达到93415万,网民使用率90.5%,较上年同期增长7%。①“无视频,不传播”的视觉时代已经到来。短视频的急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为主流媒体提升其影响力提供了新的“风口”。②尤其是电视媒体借助其视听传播优势,在抗疫短视频的构思创意上体现出别具风格的叙事话语。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在其融媒品牌“奔腾融媒”上的抗疫报道——“内蒙古·有爱”系列为代表,其中抗疫短视频《呼和浩特24小时!》获得了高频次点赞收藏与转发,引发广大网友共情。
(一)情感化的新闻叙事
在传统新闻观念中,情感与客观、中立的新闻话语是毫无关系的,甚至是对立的。但在媒体融合背景的用户思维下,故事感、代入感、沉浸感有利于信息传播与媒介体验。实际上,新闻是具有情感性的,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新闻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引发公众的兴趣就很容易被“折叠”。更具情感的新闻形式渗入到新闻生产中,催生了“新的真实性”(new authenticity),内在于普通人的一种关于真实宣称的新的体系。③假若上述吸引力/兴趣以恰当的影像叙事话语体现出来,那么将会大大提升用户的参与性并推动新闻实践。
内蒙古主流媒体的抗疫短视频形式上大多采取图片或视频配音乐加解说或采访的方式,内容上涵盖了医务工作者、负责保障工作的人民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通过观看抗疫短视频发现,大量获赞、广泛传播的抗疫短视频在叙事话语上具有共同点,即平民化视角,兼具真实性与故事性,既要选取真实素材,又要对其进行重构,形成建构性的“现实”,而不仅是自然性的“生活”。
媒體融合背景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使传统媒体发挥其自身优势并借助新媒体思维,使直观性、时效性的视听新闻成为用户掌握新闻动态的重要途径。④相较于传统新闻报道,以短视频形式进行的融合报道更能满足情感转向下人们的视觉社交。但是,内蒙古主流媒体相对于自媒体的碎片化、情绪化、随机性的用户生产,呈现出主题性、情感化、系列化的专业生产特征。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主流媒体发布的抗疫短视频中,点赞量过万的作品更具情感性(见表1)。从标题中可以管窥一二,带有情感色彩、价值判断的抗疫叙事更能引发人们的关注与共情。
(二)符号化的场景框架
场景传播是一种打破时空隔阂的体验式传播,移动设备的发展使人们随时随地切换体验场景的愿望得到了满足。⑤考察内蒙古主流媒体移动客户端发布的短视频,不难发现其中也使用了场景框架。场景一词原本是戏剧、影视中的专业词汇,“场”是戏剧表演与影视剧本的基本单位,意在时间区分与空间调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场景传播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新方式。在场景框架中,场景不是单一的空间概念,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空间与时间融合、符号与情感互渗的社交体验。
首先,是出征凯旋的表现场景。在医护人员“出征/凯旋”场景的短视频中,出征、凯旋是以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为基础的。只有在战争框架下才有出征与凯旋,那么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出征/凯旋场景中就包含着送别/嘱托、希望/迎接、嘉奖/敬仰等情感态度。也就是说,观看者自觉将场景框架与视觉符号相结合,完成结构主义符号学视角下的意义建构。
其次,是公共空间的再现场景。通过观看内蒙古主流媒体发布的抗疫短视频可以发现,以航拍视角再现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一种常用方式。在呼和浩特疫情最严峻的封控管理期间,人们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看短视频成为疫情防控期间获取信息、减缓焦虑的方式。因此,采用“上帝之眼”的方式呈现与往日对比明显的城市空间,进而使居家市民对自己熟悉的某个物理场景产生回忆、向往、联想与想象,实现由个人内心空间向社会公共空间的转变。如果多次使用这种再现方式,就形成了具有象征意味的媒介表征。
最后,是日常生活的象征场景。在奔腾融媒出品的《呼和浩特24小时!》中,以24小时的时间刻度为经,以多个生活场景为纬,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人呈现出社会各界为疫情防控所做的努力。高速路口、医院、美通果蔬市场、居民社区、商业街区、席力图召广场中玩耍的孩子、深夜卧室中熟睡的幼儿……那些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场景中的人唤起人们在面对疫情时的情感联结,这些与平日家庭生活、个人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场景在此集结成为具有共同体意识的符号象征。
(三)社交化的互文表达
传播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过程,旨在建立分享关系,而分享基于被看见。抗疫短视频依托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送扩大分发范围,又借助社交法则形成有效的跨媒介的文本互文,树立内蒙古的地区形象,彰显内蒙古的使命担当。
抗疫短视频带来的分享欲与互动值越高就越容易出爆款。《硬核大妈》中亲民有趣的内蒙古西部方言、《呼和浩特24小时!》中仪式感十足的时空结构、《抗疫瞬间》中好似你我的平凡身影都让用户萌生分享冲动。另外,抗疫短视频的社交体验感也十分重要。要在主流媒体的融媒体矩阵中形成合力,与其他抗疫叙事形成呼应;又或增强融媒产品的交互体验,比如《你我接力,点亮满洲里,为满洲里加油》点击图片完成#点亮满洲里#的形式,传递抗疫精神的同时实现满洲里的城市形象传播。
二、抗疫短视频的视觉修辞策略
抗疫短视频作为由视听符号编织而成的文本,其意义的达成有赖于转喻、隐喻等视觉修辞。在影像叙事中,经过创作者对素材、叙事形态的选择、镜头组接以及镜头内部调度形成有意味的形式。抗疫短视频作为影像叙事的方式之一,表现出独特的视觉修辞策略。
(一)媒体仪式下的隐喻
第一,平凡人书写后疫情神话。“内蒙古·有爱”系列短视频包括《抗疫瞬间》《温暖坚守,共迎曙光》《一位摄影师眼里的“雷锋精神”》《献给奋战在疫情一线的英雄》《主播们用歌声传递爱的问候》等作品,创作者用多种观察视角、多种主题创作、多种拍摄手段书写后疫情时代中的有关爱的神话。疫情封控管理期间,除了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要在精神上提供某种确定性进行社会整合。短视频不同于传统电视媒体的“客厅性”所携带的媒介仪式化,它所呈现的仪式媒介化让分散的互联网用户重建公共性。以往生活中身处不同场域的人们在疫情面前成为无区隔的人,在爱的神话面前人们重新思考身体与心灵、工作与生活、付出与所得等生存议题。包括上述系列作品在内的抗疫短视频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英国传播学学者库尔德里所说的“媒介化中心的神话”,即媒体仪式。
第二,党旗作为符号的符号化。值得提出的是,在对疫情防控时期社会秩序的符号性建构过程中,党旗作为符号多次出现在各个抗疫短视频中,呈现为符号的二次符号化。鲜红色的党旗飘扬在大雪纷飞的核酸检测的现场、志愿者的值守帐篷旁、机场送行队伍中,而用特写镜头这一形式符码完成“党旗—党的在场”一级意指到“党领导抗疫—党与人民同在”二级意指的深入。
第三,音乐推动隐喻形成。抗疫短视频《这世界有那么多人·抗疫特别版》中使用歌曲《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三月青城》采用当时热播的现象级电视剧《人世间》的同名主题曲作为配乐,借助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媒介隐喻,增强抗疫短视频的视觉修辞感染力,使抗疫短视频强烈地体现出传播的仪式观。美国媒介环境学派学者詹姆斯·凯瑞倡导的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representation)。⑥人们面对疫情这一牵动个人健康、影响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事件时,共同信仰的形成则要借助传播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抗疫短视频不应只是对抗疫事件、人物行动的瞬间记录,还要通过声画之间产生的不同蒙太奇效果或镜头内部的情感張力来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转喻下的意指系统
第一,符号凝结的视觉冲击力。在本文考察的抗疫短视频中,短小精悍、形式感强的记录图像构成了明显的创作方式。纪录形式的短视频会引发认识论层面的劝服效果,但如何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集体感召,还要依托创作者的精心策划形成有意味的形式。《呼和浩特24小时!》创作于呼和浩特市疫情严峻之时,编导以一天之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纪实叙事完成疫情下对日常生活的转喻。除了上述形式,对过水门仪式的报道也体现出转喻意指的实现过程。为了迎接乘坐飞机返航的医护工作者而进行的仪式、消防车水柱下的彩虹正是“经历风雨”抗击疫情的注释。“过水门”一方面是为抗疫英雄接风洗尘,另一方面更是作为媒介事件出现,在人们心中形成“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第二,原型化的孩童作为刺点。刺点(punctum)这一概念来自罗兰·巴特,刺点就是文化“正常性”的断裂,就是日常状态的破坏。⑦“刺点”是画面中一个极具扩展性的信息点,那里驻扎着一种打开“画外之意”的潜势和能量。在内蒙古抗疫短视频中多次出现了孩童,作为刺点出现的孩童是全人类的转喻,也是具有稳定性和典型性的集体无意识原型。在各方抗疫力量交替出场的蒙太奇效果下,插入看似不经意间捕捉到的疫情之下孩子玩耍的镜头,让观众跳出抗击疫情的紧张气氛,引发人们对画面以外有关生命的联想。
抗疫短视频中的孩童作为符号,是疫情常态化下的成年人在口罩之下丧失的本真性身份。重复多次出现的孩子象征着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表明人们对健康、美好的向往。与此同时,观众又被拖回抗疫叙事语境,疫情似乎也成为人类成长的一道关卡,经历各方考验的孩童(我们)将会与世界和谐相处。于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共有的家园,为了作为“人类之子”的我们,携手共进抗击疫情的共识就水到渠成了。
(三)意象强化文化认同
图像不仅可以勾勒出画面之外的含蓄“意象”,而且可以将这一“意象”有效地转化为一种可以开辟理性思辨空间的话语争议,以此来构建视觉图像的认同机制。⑧在内蒙古抗疫短视频中,带有情感取向的那些欢送迎接抗疫工作者、防疫工作苦中作乐或与内蒙古地区特色有关的短视频广受欢迎,这充分说明网友对友善豪爽、大度包容、乐观担当等内蒙古文化内涵的肯定(如表2)。由此可见,短视频中的视觉符号与文化意象引发观看者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这种认同感有利于抗疫短视频传播。例如,内蒙古的医疗工作者刚刚结束本地的战斗又奔赴其他省份进行支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抗疫工作者深入牧区,疫情防控期间替牧民放牧喂养牲畜,不怕苦不怕累,是蒙古马精神的传扬;完成疫情保障工作之余,志愿者跳起蒙古舞为人们带来轻松氛围,是促进民族团结的石榴籽精神的传承。充满情感的视觉意象不仅推动媒介记忆的形成,还在情感动员的基础上强化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
抗疫短视频通过符号意象引发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激发情感能量,并由情感动员进一步发展为主流媒体的意义生产与舆论引导。一方面,抗疫短视频承载了数字记忆的情感在场,构成媒介记忆;另一方面,它为人们在疫情封控期间提供了有效的情感出口,具有情绪价值。在视觉修辞框架下,主流媒体应通过融媒报道凝聚抗疫过程中的正面情感,排解负面情感,实现从沟通协商到公共理性、从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
三、结语
在数字化这把双刃剑之下,主流媒体打破传统媒体的局限,使用短视频视觉修辞平衡互联网生态,将抗疫短视频用作媒体动员的一种方式,在看与被看的情感结构中发动一场全民参与的抗疫行动。抗疫短视频通过情感化、符号化、社交化的叙事话语与隐喻及转喻相结合的视觉修辞策略,形成一整套抗疫叙事的象征性话语实践。进入后疫情时代,选择以何种生活方式以及如何与疫情共处,人们还要进行持续思考,主流媒体的报道路径与叙事策略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变化的是疫情(政策)与传播观念,不变的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本文为2020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融媒体背景下内蒙古文化符号的视觉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NDC103)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2-02-25)[2022-6-24].http://www. 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202/t20220225_71727.htm.
②张志安,冉桢.短视频行业兴起背后的社会洞察与价值提升[J].传媒,2019(07):55.
③陸晔,赖楚谣.创造新公共社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情感维度[J].中国出版,2021(10):4.
④赵晖科研团队.2021短视频内容产业年报①:十大产业观察[EB/OL].(2022-01-24)[2022-06-24].https://mp. weixin.qq.com/s/lWipF7bH4J68uIM2cSbntw.
⑤喻国明,陈雪娇,卢文婕,曹笑凡.边缘计算、5G与传播的未来融合——试论场景视阈下新闻传播过程的重新构建[J].传媒观察,2019(10):8.
⑥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⑦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165.
⑧刘涛.隐喻论:转义生成与视觉修辞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6(06):145.
作者简介:苏也菲,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