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攻”与“守”
2022-05-30张彦军张慧玲
张彦军 张慧玲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号、APP、抖音、快手短视频等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冲击,地市级电视媒体更是首当其冲。但主旋律并非无所作为,只要开拓思路,勇于创新,主旋律依然能够提升影响力,牢牢守住主阵地。面对窘境,从央视到各级省市台都在积极寻求出路,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作为一档地市级主旋律电视时政新闻栏目,近年来《包头新闻》也一直在尝试突围,本文以2021年《包头新闻》在建党百年之际,精心策划推出的“传承红色基因 聚力高质量发展”大型旗县区主题采访活动为例,重点阐述栏目在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方面的创新和尝试。
【关键词】主旋律 电视新闻 影响力 传播力 创新
当下,媒体生态环境急剧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各类公众号、APP、视频号、短视频风起云涌,方兴未艾。传统媒体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广电媒体的收听率、收视率每况愈下,主旋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受到挑战。为此,各路媒体纷纷出招应对,无人机航拍、视频直播、短视频、故事化、媒体融合等各种手段和形式层出不穷,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奋力拼杀,探寻生存和发展之路。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一方面在镜头和画面质量上下功夫,大量使用航拍镜头,用视觉的冲击力吸引观众眼球;另一方面针对中央的重要会议及重大节庆,及时推出系列策划,用鲜活的内容丰富节目;第三加大“央视快评”“国际锐评”等评论力度,提升舆论引导力;同时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比如开通“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快手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并且利用主播优势,开办“主播说联播”板块,吸粉无数。央视《新闻联播》的一系列创新,成为主旋律提升影响力的典范。此外,各地省台也在千方百计寻求出路。比如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新闻联播》也在加大内容创新和手段创新,并且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内蒙古新闻联播》在报道中通过加入大数据、动漫等创新元素,极大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和传播力。
《包头新闻》是包头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旗下的一档主打时政新闻栏目。作为一档传统联播类电视新闻栏目,近年来,《包头新闻》也面临着收视率和影响力下滑的压力。如何提升栏目收视率,扩大栏目影响力和传播力成为摆在频道、栏目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包头新闻》在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手段上不断探索、尝试,比如加强画面质量管控;围绕全市重点宣传任务及时推出各类策划;加大与上级媒体合作力度;联合台属新媒体平台,深入推动媒体融合,不断提升节目影响力和传播力,取得积极成效。下面,以建党100周年系列报道为例,重点介绍《包头新闻》的创新举措,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精心策划 做足前期功课
“建党百年”是各级媒体2021年最重要的宣传主题之一。“七·一”前后,全国各地媒体从上到下纷纷推出相关系列报道。比如央视《新闻联播》推出“说说我心中的共产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快闪”“百年奋斗路 起航新征程”“走进乡村看小康”等系列报道;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的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再唱赞歌给党听》,《内蒙古新闻联播》推出的“走进乡村看小康——康庄大道”等等。
“七·一”前夕,《包头新闻》推出了“传承红色基因 聚力高质量发展”大型旗县区主题采访系列报道,共策划推出10篇,涉及全市10个旗县区的内容,重点聚焦各地的红色故事和经济发展,目的是弘扬优良的革命传统,构筑新时代精神高地。报道要求记者深入挖掘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红色故事和经济发展亮点,以讲故事的形式串联全篇,做到既有深度,又有“颜值”。为此,频道组织一线业务骨干记者反复研究策划,发现报道的难点是挖掘各地的红色故事,有的地区比较突出,比如东河区、土右旗、达茂旗红色资源丰富,但有的地区就很尴尬,比如稀土高新区、石拐区。为了挖掘到典型的红色故事,记者多次深入各个旗县区踩点,与当地宣传部门反复对接、沟通,走访相关单位、部门。稀土高新区,是一个上世纪9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国家级高新区,红色资源匮乏,经过反复寻访,记者才了解到当地的万水泉镇曾经是内蒙古建设兵团18团的驻扎地,有着一段“农垦兵团”的红色历史。以此为线索,最终才有了《稀土高新区:开拓创新 华丽蝶变》这篇报道。
二、用好各种手段 突出电视优势
电视的优势在于声画、在于同期声、在于现场感。为了突出电视新闻的优势,这组策划要求记者多出现场,多运用同期声,把鲜活的新闻现场呈现给观众。比如第一篇报道《固阳县:綻放在大后山的“马兰花”》,片中设计了多处现场片段,不仅有精心设计的两处记者出境现场,还有集体入党宣誓、合唱、文艺表演等现场桥段。两段记者出境都在户外,第一段是以青山绿地为背景,第二段是以笔直的大路为背景,两段记者现场与接下来讲述的内容都高度契合,而且运用了无人机拍摄,高端大气,上档次。不仅如此,片中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村民对着镜头自述的段落。通过村民白莲女的同期声自述加画面的形式,体现了白莲女家脱贫前后的巨大变化,生动鲜活。
近年来,航拍逐渐成为电视拍摄的常规操作,高端大气的航拍镜头为电视画面增色不少。这组策划的一个硬性要求是必须配备航拍摄像,用足航拍镜头。除了同期声采访、室内拍摄外,这组报道的片子里能用航拍的基本都用上了航拍镜头。为了拍出最好的效果,有的片子多次外出航拍,有的甚至一个场景都要拍摄多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航拍镜头的运用,确实大幅提升了片子的档次和质量。尤其是很多城区区域是首次航怕,航拍的运用把包头市的繁华美景尽数呈现给观众,给大家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令人大饱眼福!这组报道,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音乐的运用,好的音乐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每位记者在音乐选择上都下足了功夫,可谓精心、用心、细心。每篇报道不仅片中有背景音乐,结尾处还都设计了30秒的配乐加城市美景展示,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三、讲好红色故事 做好宣传推广
这组报道的特点是讲述红色故事,红色故事都是过去时,怎样讲好红色故事是一大难题。为此,记者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用各地现有的纪念馆、展览馆、红色旅游基地,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选取最有代表性和最具特点的历史事件、革命故事作为讲述重点。为生动再现当时的历史事件,大家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历史照片、实物进行展示,另一方面深入探寻亲历者、见证者及研究者、解说员、文物管理员进行真人讲述。通过一系列手段的运用,真实还原了历史事件,阐述了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弘扬了红色精神。比如《达茂联合旗:红色基因 绿色传承》就是通过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展厅展示、采访老党员、采访解说员的形式,生动讲述了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的历史。并通过巧妙的衔接,从红色历史跳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全篇红色历史和绿色发展衔接自然、娓娓道来、鲜活生动。
为了提升这组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每篇报道播出前还都制作了30秒的宣传片提前进行推广。不仅如此,每篇报道在正式播出时,片子前都加了整体宣传片,起到了预告和推广的效果。
四、与新媒体联动 深入推进媒体融合
当下,新媒体无论从传播速度上还是广度上,相比传统媒体都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可小觑。一些传统媒体也纷纷开发新媒体平台,走媒体融合之路。“一次采集,多次分发,先网后报,先网后台”成为媒体融合的标志性操作模式。近年来,包头广播电视台也及时跟进,组建成立了包头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先后开发了“金鹿视点”APP、“包头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等多个平台,不断提升吸粉能力。同时,台属新媒体平台积极与传统媒体——电视、广播端融合,形成聯动效应。
就拿《包头新闻》此次建党百年系列策划为例,整组报道在电视端播出前,提前制作了30秒的宣传片在新媒体端及时推送,转发量持续攀升,起到了宣传推广和预热的作用。报道在电视端《包头新闻》播出后,新媒体端又及时进行二次加工转发,形成宣传矩阵。在传统电视端和新媒体的密切配合下,整体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播出效果。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在脱贫攻坚时期,包头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了“主播来了”系列报道,从旗县区选取3个典型贫困村进行深入报道。以主播深入一线实地走访查看的形式讲述贫困村及贫困群众脱贫前后的巨大变化。传统电视端《包头新闻》也派出记者跟踪报道,之后在各自平台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播,是包头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的成功案例。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起策划、一起研究选题、一起采制,两部门的人员密切配合,实现了各方面的深度融合,为全台后续深入推进媒体融合进行了有益探索。
五、结语
在建党百年之际,《包头新闻》推出的这组“传承红色基因 聚力高质量发展”大型旗县区主题采访报道及时有力。无论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还是制作质量都是前所未有的,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效果。虽然它只是一个个例,并非常规操作,但这组报道也给我们今后日常的新闻策划、主题报道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让大家收获良多。这组策划只是《包头新闻》积极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包头新闻》在做好市委市政府的宣传报道之外,积极探索创新主旋律新闻的报道形式。比如“劳动者说”五·一系列报道、“打卡我们的美丽新地标”国庆系列报道、援鄂医疗队视频连线报道、镜头回顾、走进乡村看小康等等,都是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创新之作。在此基础上,《包头新闻》还不断加大新闻评论的力度,不失时机地推出短评、编后、记者手记等评论类内容,不断增强新闻的舆论引导力。
当下,传统媒体确实受到了新媒体的很大冲击,影响力和传播力受到极大挑战,尤其是电视新闻。但作为主旋律,电视新闻不能怨天尤人、坐以待毙。尽管目前媒体生态环境复杂多变,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作为传统媒体,并非毫无优势。我们有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我们还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新闻队伍。只要与时俱进,热烈拥抱新媒体,坚定不移走媒体深度融合之路,不断创新制度,更新设备,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和新闻策划能力,找准目标定位,就一定能够让传统媒体焕发生机,提升主旋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牢牢守住主阵地!
作者简介:张彦军,包头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记者;张慧玲,内蒙古日报社记者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