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 信念 信仰:《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的三重意蕴

2022-05-30张帅段超平

新闻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息传递

张帅 段超平

【内容提要】作为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产出的一档精良之作,《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广受视听传播界关注。本文着眼于该节目在信息传递、信念传承和信仰传播三个层面的构思与編排,认为其通过有限时间内的故事化讲述与有限空间内的多模态表达,完成了“深入短出”式的信息传递;以真实历史为创作基点,以美好生活为行进方向,传承了立真向美的崇高信念;有力弘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对未来文化节目的推陈出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文化节目  信息传递  信念传承  信仰传播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推出了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采用“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的结构方式,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美术作品中,遴选出了100件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再现了中国伟大历程中震撼人心的经典时刻。“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①画作不只是负载信息的故事情节,还饱含着作品之人的坚定信念与纯真信仰。本文将从信息传递、信念传承与信仰传播三个层面对《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这一节目进行剖析,探讨其如何展示艺术的唯美与历史的厚重。

一、信息传递:“深入短出”的知识普及

有学者研究发现,“深入‘短出恰是深度报道在短视频时代的发展逻辑与未来趋势。”②这一道理之于文化历史类节目或许同样如此。《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篇幅短小,15分钟的节目时长不仅充分承载了事件背景、人物经历等党史元素,也精心打磨了作品创作过程、构图及立意等艺术元素。

(一)有限时间内故事化讲述

无论故事文本如何变化,起承转合依然是如今有效的叙事方式。节目开场往往由主持人对相关史实的设问引入,而后播放一段短片将事件背景交代清楚,接着以主持人与专家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节目主体。专家们通过生动且细致的讲解,为观众揭开画作背后的故事。最后,节目还会通过短片或主持人的述评对主旨进行升华,或展示事件发生地在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或总结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总之抚今追昔,由历史点染当下。节目每期会邀请到一位中共党史专家和一位美术评论家,前者主要负责分析事件历史意义、阐释革命精神;后者主要负责剖析作品的构图与立意,指出其中的“点睛之笔”。节目整体的叙事手法以述评结合的方式为主,其间不时插入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细致入微的情节不仅提升了历史故事的还原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节目内容更为丰富,使被讲述的艺术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二)有限空间内多模态表达

无论观者是用电视屏幕还是移动设备收看节目,收视空间都相对固定。有鉴于此,尽可能发挥视听传播中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的优势成为节目质量的关键保证。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的虚拟演播室中,多次出现一个黑色底座、金色镶边的立体画框,当期展示的美术作品被巧妙置于其中。随着主持人的一声“让我们一起走近画作,感受艺术魅力”,画面视角便跟随着主持人的背影一同迈入画框,为观者营造出了身临其境的氛围。当美术专家为观众讲解画作细节时,镜头语言和动画技术也会与之灵巧配合。例如在讲解《飞夺泸定桥》的节目中,当专家提到“采用仰视的角度”时,镜头的焦点便随之上移;当专家对画作中群像人物中个体的动作进行解读时,画面又用金色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使人物姿态更加清晰明了的同时,也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得到聚焦,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实现“声画同步”;而当专家讲到“燃起了熊熊的烈火”和“扫射溅起的水花”时,画面中的火焰和水花便形成动效,伴之以燃烧和射击的音效,生动还原了画面中的战况情境。

二、信念传承:立真向美的情感立意

如果说内容广博丰富是历史文化节目立于时代的基点,那么,主题立意深刻则是历史文化节目拔群的关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不仅注重画作成品的展示与解读,对于艺术家创作历程的考究也颇具功夫。通过追溯真实历史,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家与作品的天作之合,也更能体会个人命运如何与时代浪潮深度交融。

(一)以真实历史为创作基点

节目第一期《启航——中共一大会议》讲述了何红舟、黄发祥两位画家进行实地调研、反复推敲画作细节的具体过程,包括人物形象的精准确定,以及对于当时天气情况和周遭环境的考证等环节,为观众详尽展示了画家严谨的创作态度。类似的求真历程在节目中还有诸多体现,每一段为了还原历史的实践经历不仅是作者们创作经典的源泉,也是《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打动人心的精华。除了揭示创作过程中的求真历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也在细心摹绘艺术家们自身的生平经历。画家们在实践中将个人体验与集体记忆相结合,创作出了传世的作品,而身处在岁月里的画家本人其实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每期节目在带领观众欣赏画作雕塑的同时,也会讲述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如在鉴赏油画《五四运动》的节目里,短片中便呈现了作者周令钊本身就出生于五四运动的前两天,在求学历程中经历了连年战乱,亲眼目睹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百姓的欺凌,这些早年经历促使他在日后积极投身抗日工作,始终站在宣传事业最前面。节目中这种人物小传式的刻画手法使得观众在欣赏作者作品的同时,也愈加熟悉了一众拥有不凡经历和传奇人生的立体人格。

(二)以美好生活为行进方向

画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往往会在作品中寄予丰富的情感。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遴选的作品中,既有赞颂革命精神的国画《红岩》,也有忧伤中蕴藏希望的油画《送别》,有展现自然之美的国画《绿色长城》,也有表现民族团结的油画《彝海结盟》。大众在文化需要上不应满足于简单的视听刺激,而需更为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这要求当下的文化视听节目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带动大众提升对美的感知力、创造力和传播力。自然,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节目需要努力发掘艺术之美,用优秀文化邀请观众游走在艺术天地之间。恰如在一期鉴赏油画《攻占总统府》的节目中,美术专家通过专业讲解,使得观众发现画作中的总统府门楼有一些倾斜,而这正是预示着反动政权摇摇欲坠。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真章”,经典作品经过千锤百炼,每一笔触都值得细细品味,美术专家通俗易懂的讲解能够帮助观众不遗漏画作的一笔一墨,如此日积月累,观众的鉴赏力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三、信仰传播:百年党史的精神荣光

如果说主题深刻是历史文化节目脱颖而出的标志,那么,具有相当高度的精神信仰则是其史册留名的关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③《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选取的一百件作品无一不体现出这份宝贵的精神力量,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意志品质在栩栩如生的画作中得以进一步发光。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在鉴赏石版画《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的节目中,专家与主持人不仅向观众介绍了这幅画作的创作历程,讲述了周恩来和邓小平的革命情谊,还在结尾部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是因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观众既能从节目中学习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何从经典著作中汲取力量,也能感受到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奋斗终生的坚定。《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向观众传递的不止有革命先辈自强不息的理想信念,还有对每个人都能勇敢坚持真理、守望理想的殷切期望。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不仅详尽地描绘了“画里”的历史人物,也铺陈了许多“画外”的现代形象。如在大漠中带领人民防风治沙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勇担职责向险而行的前线抗疫医护人员,不辱使命保家卫国的英勇战士等。节目中既有贡献突出的个人楷模,也有与百姓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平凡集体。与此同时,节目不只专注于前人精神的展现,也在新时代新精神的挖掘上下足了功夫,《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不仅仅是一档历史题材的文化节目,也是融合了时代精神,面向当代生活的精品之作。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无数先辈为了党和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遴选的画作中,围绕红色精神创作的作品不在少数,从中共一大到共和国成立,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与之相关的作品在离别中绘出温暖,在硝烟中绘出希望,曾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重现荧幕,而节目对于革命根据地和烈士家乡发展的关注也每每在片尾留下一抹温情。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若将《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每期节目按年代排序,呈现出的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发展史。从最初的“红船相会”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人民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节目对于英雄共产党员的刻画激励着观众铭记先烈传承遗志,对于军民鱼水的讲述又反映出人民大众磅礴的力量,《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号召大众一心向黨、一心为民,真正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真实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与升华,历史是对过往的记录与怀念,当二者相互交融,一幅幅看不尽赏不完的时代山水画便应运而生。《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以作品为体,以历史为魂,将艺术与党史融合于节目一体,以图证史,以史育人。节目传递信息、传承信念、传播信仰的三重奏奏响了时代主旋律,以建党百年的百件作品映照党和国家的漫漫征程。透过一幅幅有口皆碑的党史画作,人们真切感受到了真人、真事与真情,深入体会到了党带领人民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期待未来有愈加繁盛的文化节目传承经典、播撒艺术,引导大众在艺术熏陶中以史明志,在历史长廊中绘出新篇。

注释:

①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2.

②高贵武,薛翔.深入“短”出:短视频时代的新闻深度——基于深度报道短视频化的实践考察[J].当代传播,2020(06):51.

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21-07-02(001).

作者简介:张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段超平,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信息传递
手机短信广告的传播学特征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新媒体视阈下青少年信息传递行为研究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沟通技巧的运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探究
企业经营指标信息传递机制分析及运用
我们要给观众提供值得走进剧场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