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问学”课堂的策略
2022-05-30王小娟刘雨龙
王小娟 刘雨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整合新知,重构自身所知。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地接受新知,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快速提升,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呢?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思维的过程,只是被动地识记,课堂显得十分沉闷。因此,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导课堂的学习?于是,我们开始了对“问学”课堂的探索,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浅见。
“问学”课堂,是由学生产生的问题为主导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通过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其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
一、教师需要统筹问题、分层设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要提升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就要经常向学生展示什么叫“有效的”课堂提问,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课堂提问的思维方式。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并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问前需要先做统筹:没有思考价值、一看就会的问题不提;难度过高、超出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不提,提问的总量要适宜,问题要能突出文章的核心。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精”之又“精”。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需要思考这些问题能不能进行分层设计。将文本学习进行分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才能达到“渐进”的效果。
通过有机统筹分层设计,学生能够预测教师提问的方向,并以此为契机,主动尝试并学会自我提问。教师让学生有层次地接受文本内容,能有效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培养其语文素养的目的。例如,教学《军神》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以“他为什么能被称为军神”来统筹整篇课文的问题。就此问题,教师需要设计分层问题。如:
1.刘伯承在求医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神态,让你感受到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对刘伯承这样的品质,你有什么感受?
3.你能找出对应的沃克医生的神态吗?
4.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些神态变化?
5.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求对“军神”的理解,回答主问题:“刘伯承为什么能被称为军神。”
当然最重要的是进行问题整合,教师要明确学生的思维出发点,使问题的提出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因导果。如在文章初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文本提问“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这类问题。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解读文本,让学生从整体上思考文章,使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恰逢其时。同时,我们还可以针对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手法、内容、情感三个常用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提问整合,让学生能够有所“悟”,感知学习的方向。当然感知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一定的训练。
二、引导学生思维,提问从表达效果出发,关注写作方法
小学生对语言文字有着天生的感知力,一些新奇的句式往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可是他们缺乏系统性学习文本的能力,这也是需要着重培养的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读文章只限于读文字,提问往往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他们读完课文、解决生字词、梳理完文章结构之后,往往会非常迷茫。因为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不知道学习的方向,更不知道提问的方向。教材编写是“语文素养”和“人文主题”双线并举,这给我们指明了教学方向,也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学生在学文本的过程中应从表达效果出发关注写作方法。
从表达效果出发关注写作方法,即在读中感知文本独特的表达,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在读文章的同时与作者对话。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那些触动自己内心的句子往往就来自作者独特的表达,要学会对此进行提问:这是一种什么表达手法?为什么能够触动我的内心?我应该怎么学习它?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了学习方向,他们就能尝试自我提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细致指导,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提问将会逐渐系统化。
例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我引导学生提问:这篇课文哪一句话对你有触动,你有什么想问的?很多学生都对文章的对话部分进行了提问,例如:杨氏子为什么用孔雀来对应孔君平?他为什么用“未闻”这样的否定句式?他这样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我读的时候为什么感觉他很有礼貌?慢慢地,学生通过自我提问走进文本,真正地理解杨氏子的聪慧。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首先需要在自身提问上下功夫,化“被动”为“主动”;同时,我们还要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引导他们形成一种可操作的文本思维能力,即“问学”的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作者單位:江苏省淮安市高良涧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