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课堂中的作业设计与实施

2022-05-30张晨晖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刘老师双减课文

作业是整个教学管理当中的一个“牛鼻子”,我们需要对作业进行“精准”的设计:“精”就是少,指向课后作业的时长、类型,即进行适量的安排;“准”,指向课后作业的样式、内容,即进行适当的安排。抓好作业,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及研备教材带来积极的变化。那么,“双减”课堂中的作业又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说我们聚焦作业,而作业是一个管理手段的话,那么这样的管理如何实现?首先,要有一个精巧的教学设计;其次,要有精到的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完成以后,我们才会有一个精准的作业布置。今天的三节课,都符合我们所看到的精巧的教学设计,以及精到的教学实施和精准的作业布置。

一、美文趣教

刘薇老师执教的《场景歌》是一篇识字的小短文,她整节课的设计非常精巧。刘老师的设计抓住了场景,情境的设计非常巧妙。她创设的情境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大情境、大任务,这种情境不完全是学生真实生活中的,而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聚焦语言情境的。开场就很巧—— “今天我们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就这样,将学生带入《场景歌》这篇课文中。然后,进入课文的朗读。随后的教学,都贯穿在这个巧妙的情境设计当中。将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课文当中来,在朗读之后,聚焦“你发现读的时候哪些是读一声的,哪些是读二声的”—— 由此指导“一”的变调,抓得非常准。刘老师通过范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语言情境当中,她又把学生往前面推,进入词语的学习情境中。她通过图片让学生来理解港湾、帆船,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词语的学习。然后,刘老师又出示图片,让学生比较一条帆船、一艘军舰,由此进入了量词的比较。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就顺理成章地悟出来了。这些恰恰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借助这样精巧的设计,学生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当中。

开展景物汇报的时候,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学生再次深入情境当中,教师当讲则讲,该突破就突破。比如说,介绍“稻穗”时,很多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对稻田、水稻不熟悉。这时,刘老师拿出来一株真实的稻穗—— 看到这株稻穗的模样,学生马上就理解了。再展示一幅稻田图,学生仿佛置身稻田花香的场景中。怎么理解“一方鱼塘”中“方”的概念呢?刘老师展示的图片恰好是方形的。难点的突破、重点的掌握,巧妙地通过图片以及教师的语言描述所创设的情境一一实现。学生置身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在25分钟的时间里就把课文读懂了,词语认识了,量词也理解了。留下的时间,刘老师安排了学生写字,课堂效率很高。

在低年级的课堂落实“双减”,首先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后不留书面作业。低年级的识字量很大,要写的字又很多,而且我们还提出写规范的字。那么,怎样把字写得规范?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有影响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兰老师一直提倡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中当讲则讲。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要注意,要减少“正确的废话”。刘老师的这节课是精讲,她的教学节奏也把控得非常好。在第一节课中,她留了十三四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做作业,而常规的教学有两个课时。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干什么呢?让学生把生字写好。该掌握的,全在课堂上掌握。我觉得这就是“双减”—— 减轻了学生课外的负担。这需要教师精巧的教学设计。

二、长文短教

黄海娟老师执教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很长。这么长的课文,里面还有生字的障碍,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读顺了,要多长时间?大致了解故事内容,又需要多长时间?当我们提出零起点教学的时候,有的教师会等不及,只让学生读一遍,就匆匆开讲。这样一来,学生总是半生不熟。

黄老师上的这节课,就很舍得给时间让学生读,她对此进行了精巧的设计。首先,自己朗读课文。黄老师通过一段对话录音进入课文。这个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领悟什么才叫急性子、慢性子,领悟这节课就是讲裁缝和顾客之间一慢一急的故事。看似开头的那一段对话额外增加了教学时间,但它为学生迅速地进入这个长故事的情境节约了时间。当学生带着初步的感知读课文的时候,就能够迅速地了解这个故事大致讲的是什么。其次,师生合作,分角色通读全文。这样来分角色通读全文,读下来要花不少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黄老师的这个“砍柴工”有一个精致的设计在里面:这么长的课文,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把段落分清了,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黄老师又非常精巧地教学生字—— 衣和衣字旁的字。然后,词义的理解也出来了——从棉袄到夹袄再到衬衫,由厚到薄。

花了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读,再分角色读,完整的两遍读下来,识字的障碍、词义理解的障碍都被扫除,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接下来,黄老师又让同桌分角色朗读,并且让学生站起来展示—— 顾客还有什么要求呢?这是第三遍读。接下来,师生一起朗读,感受裁缝和顾客的不同性格。之后,全班分角色朗读。前后有五种形式的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就了解了两个人物的性格。教师巧妙发问,让学生说说生活当中自己是个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学生由此知道了自己该怎么读。通过动作演示,学生理解了一些重点词语。在课堂中,黄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精准,无论是过渡语的设计,还是对学生的评语,都体现出黄老师深厚的课堂功底。她不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而走过场,而是非常准确地跟学生对话。高效的课堂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教师的高素质。教师要常常有这根弦:我走到课堂当中,怎样做才能高效?—— 用五个字能完成的,不用十个字来说,要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以确保课堂作业时间。

黄老师的思维也值得赞扬,她对课文理解非常到位,跟学生有非常好的互动。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学这么长的一篇课文,学生不仅对文章内容已经大体懂了,而且一直是对应文字背后人物形象的。那么,学生到第二课时复述的时候,就水到渠成了。高效课堂,源于教师的高素质。

三、老文新教

郇克会老师执教的《落花生》是一篇老课文,要怎么讲?郇老师教出了新意,就是以任务驱动,不断地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自学生字。

到了高年级的课堂,生字怎么教?郇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些生字你有哪些不确定的?你有哪些可以提醒大家的?一个是面向自己的,“我”还不太懂,不太能够把握;还有一个是面向别人的,“我”要提醒你。无论是面向自己,还是面向别人,都指向学生自主学习。接下来,郇老师设计了另一个任务驱动——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这个时候自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又指向了什么?—— 走进了花生的特点与寓意。《落花生》这篇课文看似不长,但是它背后的寓意是很深的。五年级的学生学这样的短文,而三年级的学生学那样的长文,形成了一个对照。郇老师抓了特点和寓意,让学生自己读,画出揭示特点和道理的句子。接下来,在读读说说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这个特点。随后,引导学生自悟,悟出课文阐释的道理。而这个“悟”,就是把作业放到课堂当中写。写写、说说、汇报,最后,学生通过作业设计,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言外之意。所以,这个设计很巧妙,课堂上教师抓得也非常精准。

像这样的课堂,都进行了精巧的教学设计,而且有精到的教学实施。但是,如果这两项还仍然是指向教师的话,那么,精准的作业设计就是指向学生的。当我们在“双减”背景下来抓作业,实际上就是抓什么?—— 抓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无论是怎样的设计和实施,到最后都是指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有的课堂都是指向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第一节课,在教师设计的情境当中,学生紧跟着教师的节奏,读一读,然后理解,接着识字、写字,学生一直在活动中学习。第二节课也是如此,教师的语言节奏有张有弛,学生一直跟着教师的节奏一遍一遍地读,每一遍读都是有梯度的、有发展的。第三节课,学生跟着教师自读自悟的时候有一个递进式的学习,先写一句,再写一句,最后把这两句合起来, 马上就有了一個向上延伸的空间。

我们的课堂的改变,应该最终指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所以,“双减”政策提倡在教学中抓作业设计的方向是对的。今天看到了三位老师呈现的三节精彩的课例,以及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学生的表现,给了我们非常好的课堂实施的案例。※

(本文根据2022年6月24日作者在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主题观摩研讨活动中第三会场的课堂点评整理)

(张晨晖,江苏省特级教师、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

猜你喜欢

刘老师双减课文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背课文的小偷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