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朴循真”的语文教学追求

2022-05-30缪志峰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赏析语文课堂

缪志峰

“素朴循真”,即在语文教学中力戒浮夸、奢华、铺张、生硬、刻意……“素朴”更多的是说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自然、简洁,贴近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有利于学生专心于语文本身的学习,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循真”更多的是从语文教学的原则角度来说的,即遵循本源。这里的本源一方面是儿童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素朴循真”的教学主张是基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笔者现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结构的组织、课堂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将该教学主张的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余映潮老师说:“课堂阅读活动一般不能只为解析课文内容着想,而要多为学生的训练活动着想。”这里的训练活动指的正是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作品的赏析、言语的表达和逻辑的思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1.以语言为桥,引领学生走进文学赏析的园地。比如,笔者在上《三顾茅庐》这节课的时候,抓住诸葛亮到底是否愿意“出山”进行设问,学生自然分为两个“阵营”后,带领学生思考文章是怎样分别体现诸葛亮愿意或者不愿意“出山”的,而最终诸葛亮又为何答应刘备“出山”。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充分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和思想,感知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这篇课文是一篇长文,可教的内容有很多,这样的内容选择是拨冗去繁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是丰盈的,是有滋味的。

2.注重演练过程,激励学生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在上《抓住细节》这节作文课时,教师设置多个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的情境,让他们体会不同情境下人物的感受和心理,再引导他们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这些感受和心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表达积极性很高。当然,学生有时候的表达不够有条理、不够生动,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和点拨,为学生扫除表达的障碍,帮助他们体验语言表达的成功感。

3.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思辨性。比如,有教师在教学《卖油翁》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给出了许多资料,其中包括了诸多名家对卖油翁这个人物形象的评价。这些评价都从正面评价卖油翁的“谦逊”以及“对陈尧咨的教导”。接着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对卖油翁这样的评价全面吗?”教师的质疑带动了学生们的思考,于是学生们开始了对心中卖油翁形象的点评,有赞扬的,也有批评的。为了更好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开始试着归纳、演绎……这样的语言表达就具有了一定的思辨性,这样的语言实践带着学生一步步逼近真理。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具有思辨性。

二、课堂结构的组织

学习的要素—— 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等都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因此语文课堂的结构也应该是千变万化的。

1.“素朴循真”的语文课堂结构形式取决于文本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笔者教学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时,发现作者先设置了悬念,让“我”并不知道“她”深陷地心,只是像平常一样带着她的眼睛去看世界。如果教师也只是按照这样的过程来给学生讲一遍,不过是走过场,起不到品味和赏析的效果。因此,在和学生一起简单交流过故事发生的情境之后,笔者向学生提问:“如果‘我一开始就知道了‘她深陷地心,‘我带着‘她的眼睛去看世界时的心理、神情和语言又该是怎样的?”这样一来就把文本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并且让学生把个人的推测与文本内容进行了比较。这种整合和比较的依据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赏析文本肯定是在了解整个故事情节、知晓故事的来龙去脉之后。因此教师应该站在这样的角度,从这个故事中理出一个头绪出来,带着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这样的课堂结构形式,完全是由文本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

2.“素朴循真”的语文课堂结构形式取决于文本的表现手法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上《狼》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就关注到文章的主要情节是屠户与狼的对抗。从整个对抗的过程来看,屠户的智商似乎低于这两只狼。可是,从正邪的关系来看,这样解释又似乎说不通。其实,作者的真实意图就是想通过这种关系和结果来告诉人们,心生邪念的人即使智商很高也会落得惨败的下场,在正直的人面前,狼这样的“高智商”其实只是“小聪明”。笔者认为学生会对“这篇文章中狼和屠户谁的智商更高”这个话题感兴趣。于是,在学生充分朗读文本的基础上,笔者提问:“你们觉得文中的狼和屠户谁的智商更高一筹?”于是学生对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顺势引导和点拨,最后再总结提升。这样的课堂结构形式是由文本内在表现手法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的。

3.“素朴循真”的语文课堂结构形式取决于文本的不同文体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比如,在带领学生一起赏析《最苦与最乐》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者是怎样用论据证明论点这一过程的,笔者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讲了哪些故事,引用了哪些名人名言,找出来再读一读,讲一讲。学生饶有兴趣地找出文中几个有意思的故事,教师接着和学生一起讲故事、说名言,启发学生从故事和名言中悟出道理。这样的课堂结构形式不仅符合议论文文体的特征,同时也契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

三、课堂活动的开展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日常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要任务,初中生语文能力的考查也以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要内容。“素朴循真”的语文课堂在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始终遵循语文学习的“本来样貌”。

“素读”强调阅读主体不依靠或者很少借鉴外部条件,直面文本,以最直接、最素朴的方式与文本、作者对话。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很多教参上直接给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结论。有些教师带着学生生拉硬拽地分析愚公的形象,认为文中只要是愚公的行动,都是“智慧的”;只要是“智叟”的想法,都是“愚蠢的”。笔者带着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没有给学生任何参考资料,就只是让学生“素读”课文。学生读过文章后,笔者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愚公‘愚吗?”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提出“愚公‘愚的是行为,‘智的是精神”,这样的见解是不带任何“成见”的,这样有意义的阅读思考的产生是建立在“素读”基础上的。

写作的本质就是把人的各种意识形态化,即把倏忽的、纷杂的、模糊的思想情感物态(语言)化、逻辑化和审美化。笔者主张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多在“写作兴趣点”的发掘上下功夫,不断寻找学生学习生活中可以说的“话头”,引导学生在没有任何“束缚”的情况下,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水平进行自我表达。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结构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个人表达风格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形成。不仅如此,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还体验到成功表达自我的感受,慢慢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天性得以培养和维护。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样的风格和主张是当下语文课堂在某种意义上的返璞和归真。“素朴循真”的语文教学主张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以养育儿童的人格和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从教学内容选择、课堂结构组织、课堂活动开展等方面進行的一些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赏析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