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上)
2022-05-30杨清生
我不仰望理论,只想看见方法。
谈阅读
一
日子叠着日子,我喜欢独处的时间。独处让脑中芜杂散去,落座桌前能静心阅读。
阅读,用心灵去理解另一个心灵,字里行间寻觅知音;阅读,用思维去碰撞另外一种思维,文字蹁跹中长出智慧。
坚持阅读,就能把阳光、花朵邀到心中做客;坚持阅读,就能让心室永远明亮、芳香。
二
艺术感觉,源于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在阅读中养成。
读书的艺术,许多大师有相关的锦绣华章,我的水平限制了我多嘴多舌。
读书的方法,不少作家也子丑寅卯,道出了自身体验。孙犁先生说自学靠阅读,着实令人诚服。
只是,作家的读书方法,是作家自己的事,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的事。
大作家的读书方法,与教师、学生的读书方法,有交叉重叠,相同的地方,也有分离差别,任务各异之处。
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最重要。
三
晨钟暮鼓。教师阅读不是消遣时光,也无多余时间需要打发。
教师阅读,是在文字的炉火旁取暖,在书本的阳光中补钙,更是为了让阅读成为习惯,陪伴学生成长。
耐住寂寞,稳住慧心,坚持阅读,终有一天,你也能炉火纯青。
四
不读书的日子会生锈长苔。书山通天,如何选择?
读书多为工作所需,志趣所求。所以,要选应该读的书,很想读的书。读思辨色彩浓郁的书,读充满生活智慧的书;读教育大师的书,读孩子喜爱的书。
阅读不能太窄,如若阅读面窄了,思路就不够宽广,可借鉴的就不多了。窄了,便不能触一而通三。
夏丏尊先生还提出阅读的“扩张追讨”。阅读一篇、一本后,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凭借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有关的探讨、思考和延伸阅读,来增加阅读收益。
五
精读一两本好书。
掌握真正的本领,全在于精读。精读的书不用多,几本便够。
精读,就是心无旁骛地读。一字一句想着读,一段一篇读着想,反复、多次地读。
一朵荷花,能照亮整个夏季。
一节香藕,却潜在深泥之中。
精读,要能把书中千句万句,用一两句话总结概括。精读,要把复杂变为简单。
学古人,静坐窗前,阅读一步一个脚窝,循序渐进,约取而实得;抛弃今天手机随身,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阅读。这样的日子,只在振翅,并未飛起。
只有精读,才能提升悟性;唯有用心,方可生长智慧。
六
知道叶子怎样绽开,才能看清果实脱出。
叶圣陶先生说:“读文章要看文章结构,明白作者的思路,知道这样安排的原因。”
次序是结构的第一要素。
阅读,第一眼看的是书名文题。所以,第一步阅读,就是扣住书名文题,预想书中会说什么,期待作者有什么发现。
有人说,书名文题是全文的关键词。
有人说,书名文题是全文的主导语。
我说,它是门环、把手。抓住它就能推开书的大门,走进文中、书里,在游走中与作者交谈……
阅读的第二步,跟随作者描述的路径,厘清章节层次,注意详写略写、笔力轻重,尽情体验文字的感情色彩,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
第三步,不忘初心。阅读最终要找到作者的发现。
什么是发现?
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没有到有,这就是发现。
发现,就是在混沌中找到亮点,通过亮点,去拥抱光明。
1998年出版的《学习的革命》一书,曾风靡世界。我和高研班的青年教师在溧水东屏湖畔研读此书。
我们最终发现,此书从“未来的世界”“奇妙的人脑”,说到“未来的教育”“绝妙的创意”,洋洋洒洒30多万字,作者其实只是在告诉读者自己的一个发现:“世界没有新成分,只有新的组合……”
这个发现是全书的亮点。有了这个亮点,读后,我们就知道不用再耗费精力去寻找新的东西,未曾有过的东西,而应当把精力全放在“新组合”三个字上去创造新东西。
手机功能的发展变化,已足能证实作者这个“新组合”的重要“发现”。
跳出书外,语文教学如何改革创新,求得高效?
生活中出现的新理念、新形式、新内容,如果适合,不妨组合进课堂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新课堂”。比如:诗词大会、最强大脑、脱口秀、朗读者,什么跨界、共享……
呵,把新组合变成新品包子,咬一口,你会尝到它的新滋味。
请你把平时读到的、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联系自己的教学,想一想:它对教学有用吗?能用吗?怎么去试一试呢?
阅读,原本就是激活生活的潜流,去壮阔地奔腾。
七
教师找到科学的读书方法后,就要把自己的读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变成自己的教学方法。
“润物细无声”,看上去你是常态的课文讲解。回首一想,已按部就班,把自己的阅读方法不露痕迹地传授给了学生。
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角度不同,实质一样。
八
书本有时间的沉淀。
杂志却跟时代同步,与生活并行。
如果一篇杂志文章,于你仿佛一朵浮云,在眼前飘忽不定,或说像一块手绢,在害羞的仕女手中揉来揉去,使你双足不敢前移,这说明你的学养不足,经验尚浅,难辨正误、优劣。不用纠结,建议你将它在实践中一试,在比较中辨明。要么与同行探索,抑或多寻觅资料分析,拓展思路,提高认识,便能决定汲取还是丢弃。
学会独立,告别依赖,在风雨中兼程,让困难磨砺自己。不久,河水无声,你也能听出它心中的浪花;树根在土,你也能嗅到它散发的气息。
九
退休20年,再没入学校的大门,也没读什么教育杂志。
1985年,我读到作家孙犁的一段话,至今还记得孙先生这样说:有一些评论“谈不上什么哲学思想,但在文字上,编造名词,乱作安置,把文艺现象,甚至创作规律,说得玄而又玄,令人难以索解。层次呀,结构呀,转化呀,渗透呀。本来很简单的东西,一两句就可以说清楚。叫他们一说,拐弯抹角,头下脚上,附会牵强,连篇累牍,说个不完。这种文章,貌似很新鲜很洋气,很唬人,拆穿来,除去新名词,并没有什么新鲜货色。不过把过去人云亦云的道理,变个说法,变个道道而已……”
时间已经远去,场景已经转换。今天再读孙先生这段文字,如同一条清溪,坦诚见底的担忧,促使我将它转发给你们,算是阅读专业刊物的一个提醒。
谈备课
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教师备课,要精心准备。如若当成一日三餐,便会草率行事。
专家备课,会把12册教材,全堆放桌前。交递细读,剥茧抽丝,瞻前顾后,全貌在握。他们也一样思考:“任务是啥,要素在哪,搭什么样的阶梯,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好教学任务是备课的终极追求!
事业型教师备课,至少會把一个学段的教材,打开在案边,同时翻阅,思前想后,知己(教师)知彼(学生),授业解惑、轻重明晰。教案在雪白的稿纸上写完;好课会在课堂里流光溢彩。
职业型教师,总是今天备明天的课,把教参缩写成教案。目中只有教材的内容,心里只想着流程;学生在课堂能积累知识,刷题无误,便心满意足。
二
教参和教案是邻居,完全可以不相往来。教案写完之后,可以去跟教参打个招呼,问个长短。常来常往会干扰自己,有碍个性发扬;不交往显得不够尊重,会少了邻居的帮助。
三
想了解一座山,先要认识山中的石头、花树。备课首先要牢记单元导语中的教学任务。
其次,根据教学任务,发掘与教材相呼应的语文要素,厘清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到让学生学好的方式、方法。“要素”要收缩;“项目”别膨胀。
备课,心中一定要有文本隐含的读者。备课备人,因材施教。准备提什么问题?哪类学生回答?问答中如何调节广度、深度和难度?都是备课时要考虑的,不得马虎。
四
教师备课切忌设计的问题轻飘飘,丢失递进的台阶。
备课重点应放在让学生怎么学,而不是教师怎么教,别颠倒了学与教的位置。
备课认真不等于求全过细。课堂会发生什么很难预计,上课全靠教师积累的经验和深厚的内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一节课会消费一生的积蓄。
教案是静止的美,上课则是激活的景。轻重、缓急、动静应有不同节奏。而把握节奏,营造学习环境,运筹帷幄在备课。
教案是图纸,上课是施工。无论房型如何,承重墙的建立才是首位,一刻不可忘记,要筑好立牢。
教学目标,就是课堂的承重墙。
教案写完,上课成败已见端倪。
谈上课
一
怎样导入新课,是新鲜的话题。
导入是为了更好地通往目标,紧扣教学目标是导入新课的关键。回望难忘的见闻,联系学生的感受,关注新潮和时尚,妙用故事与桥段,皆是导入新课的好内容。
二
课堂要有阶梯。40分钟应分成几个教学段。这段教什么,下段怎么学,难点怎么突破,都应下沉合适的时间段。时间段不能焊死,可依照学情浮动时间,备课时应有预测。
时间是财富。一节课,教师要尽量把分分秒秒让给学生读书、讨论和寻找答案。
三
教师,向一株花学习,学习等待花朵绽放的时机;教师,向一片大海学习,学习包容学生的不足;教师,向一只渡船学习,将学生的朦胧渡向清晰。
点拨,常常依赖教师智慧的付出,往往又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点,是教学任务的要点、难点,是教师的指点;拨,是引导、拨正,调节学生思考的方位、差距、深浅。
教师的点拨,如同帮学生扒开深埋泥土的青砖,让他看清制造的朝代;教师的点拨,帮学生剥开果实坚硬的外壳,使其尝到香甜的果肉汁液。
只有教师提问睿智精当,方有学生的花开蝶舞,智慧生长。一节课的刻度,画在教师水平的最高处。
请记住:从心而出,话到心到,心灵和语言融为一体,才是最好的课堂语言。※
(杨清生,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