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群文教学在初中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2022-05-30王涛
王涛
一、动,任务组群的核心价值
古诗词群文教学(下文简称群文教学)是教师围绕一个或多个驱动性问题指导学生在群文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课堂上带着任务或项目,学生的讨论将会丰富而深入,他们会体悟出自己尝试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在哪里会卡住,需要什么资料或帮助……因此,群文教学要有明确的驱动性任务。
以李清照的《渔家傲》群文教学为例,教师最初设计时,课堂讲解分析占用三十分钟左右,教师带着学生充分地朗读,逐句赏析。剩下十分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武陵春》,同是写愁,手法不同;比较阅读《如梦令》,相同的意象,感情不同。这节课教师虽然选择了三首词进行教学,但是教学中没有驱动性任务。《渔家傲》的分析基本上还是教师带着学生逐字逐句讲解赏析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自始至终没有真正“动”起来。另外,《武陵春》《如梦令》两首词的出现只是起到了传统教学拓展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不属于群文教学。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驱动性问题呢?能调动学生研究兴趣的本质性问题才是驱动性问题。例如教学《渔家傲》时,教师可以考虑把李清照少女时期、成婚之后的代表性词作各选一首,让学生从中研究李清照的“愁绪”。谈到李清照的词,学生立刻就想到了“婉约”的风格,但是《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却是李清照词中少有的豪迈风格。教师可以将研讨的任务确定为李清照《渔家傲》的词风研究,并选《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等典型的婉约词让学生与《渔家傲》一词做对比研读,深度体验词作的语言文字,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和探索,将学生带入词作深处,这样的教学才是群文教学。
“动起来”,是任务组群的核心价值。“动”不仅仅是学生活动,也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度体验,是言语的实践,“动起来”使群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变成看得见、可操作的教学行为。
二、微,具有现实意义的选择
微,是指微项目化。微项目化学习指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的15~20分钟的探索性项目任务。微,是聚焦于诗词的核心知识,是聚焦于教学目标的样态,是简化的教学环节,更是利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应然。
诗词的解读最终是要转化为课堂实践的,群文课堂教学是要聚焦核心任务的。学生要完成任务,必须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而这种专注则指向了教师和语文活动。虽然诗词文字高度凝练却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但是一节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任务的选择制订应该以“微”为核心。教学任务本身不可太多,亦不可牵连太广,一课一得即可,最好是围绕一个任务,立足课内的古诗词,适当地选择几首与任务相关的课外古诗词。选择群文教学不是为了增加大量的课外知识,而是为了对课内这首诗或词的某个教学目标进行深化。教师应该紧紧围绕驱动性问题进行教学,不宜旁生枝节,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比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教学任务可以确定为:体会“悠然”的心境,“真意”的意趣。可以选择陶渊明的《饮酒(其七)》《读山海经(其一)》以及苏轼晚年所写的《和陶饮酒二十首》等相关作品,组织学生多角度感悟陶渊明《饮酒》中的“悠然”“真意”。群文教学范畴以外的部分可以略谈。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应该紧紧围绕研究任务,突出重点。
三、浅,适切的评价标准
好的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其中,项目化学习在群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不可盲目推进,要合理控制难度,遵循“浅”的原则。
1.以实践、活动为导向进行课堂评价。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水平、生理因素,教学以实践、活动为导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保障任务探究的进行。如《渔家傲》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过于凸显对诗歌知识的掌握而轻视了学生的实践活动。
2.“浅”适合大多数学生当堂展开活动,是面向大多数的要求。大多数初中生没有深厚的古诗词基础,教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此不可一味地增加群的容量,不可一味地拔高任务难度。初中生古诗词的研究任务应该浅易,教学内容应该以“共性知识”为主,太过深度的解读并不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学情。诗词研究的“群”要小,围绕任务选择2~3首诗词是最适量的,所选诗词的内容要简单,结构要典型,情感要清晰。教师可首选学生在以往课内学过的诗词组群。
在一次群文教学研讨课上,一位教师以“李白的月光”为中心,以“探索李白的精神世界” 为任务,以“提升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学《峨眉山月歌》。这位教师同时选择了李白的《月下独酌》《把酒问月》两首诗来辅助教学。笔者认为不妥。首先,研究的任务定位不具体,显得大而空,初中生很难达成目标。课内的《峨眉山月歌》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属于课外古诗词诵读的部分。为了学这么一首简单的古诗,教师反而组选了两首篇幅长、内容深、情感复杂的诗,学生有可能会从心理上产生排斥。其次,由于这两首诗篇幅长,内容深,情感复杂,即使教师补充了大量的注释,学生依然很难走进诗歌。
3.浅,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评价操作。评价初中课堂古诗词群文教学,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围绕核心知识展开研讨,研讨的成果中是否体现了学生对古诗词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研讨的结果有没有使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经验有一定的迁移,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将古诗词相关知识掌握到一定的深度。之所以在初中进行古诗词群文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主动进入古诗词的天地,综合培养其古诗词素养。驱动性任务可以让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热情,加之群文教学具有連贯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不断地锤炼语感。因此,评价标准也要遵循“浅”的原则,不可以简单粗暴地以古诗词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
4.浅,与驱动性任务的设计相配合。教学就像是一个循环,以驱动性任务(教学目标)的制订为起始,以驱动性任务的达成为终点。正如笔者所说,之所以在初中进行群文教学,不是以单纯教授初中生专业的古诗词知识为目标,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主动进入古诗词的天地,综合培养学生的古诗词素养。所以在驱动性问题产生之后,教师就要立刻考虑评价的范畴,并将评价标准贯穿教学始终。
古诗词有其独特的格式、韵律及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但由于篇幅本不长,不具备持续性,其教学的知识点是孤立的,有诗歌的“断裂感”。群文教学确定了比较简单的研究任务,以浸润学生的思想为目标,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特定情境,培养学生古诗词的语感,为课堂注入“诗味”。引入更多的诗词进入古诗词教学的课堂,需要学生大量地阅读感悟,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素养。但群文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须得保持冷静的头脑,边思边教,备课更要充分,上课时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接受效果,随时调整课堂结构,这样有助于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