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表达:从儿童出发,回到儿童本身

2022-05-30黄婷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例创设儿童

黄婷

当前,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单是追求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各种语文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在实际授课中,有些教师“出快拳”,课堂上不和学生“纠缠”,忽略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剥夺他们的表达时间,以换取所谓的教学效益“最大化”。漠视学生的表达需求,最終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严重缺位。作为教师,我们要还原儿童的本性,让儿童愿意说、会说,并且越说越好。

结合阅读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基于儿童的立场,本文试从创设情境、搭建支架、读写结合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阅读活动中引导小学生根据阅读需求,真实、恰当、准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体验、认识和想法。

一、创设情境,提升现场表达的勇气

儿童的认知可分为“冷认知”与“热认知”。“冷认知”是指具有高水平的认知能力但缺乏移情能力的认知,在学习中表现为单纯的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热认知”则是指带有情感或态度成分的认知,表现为儿童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兴趣、个性的表达和情感的融合。要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提升,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在课堂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的、适合并作用于学习主体的、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更好地将“冷知识”与“热知识”打碎、融合并重建。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入情入境,让他们乐意开口表达。

(一)借助图像资料,营造情境

【课例设计】六年级上册《草原》

1.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2.(播放草原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觉得眼前的草原怎么样?

3.指名说。

4.大家是不是有种迫不及待想去草原看看的冲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草原”。(板书课题)

精美的图片,将学生从课堂带入草原的情境中,为接下来学习草原之美做了情感铺垫。

(二)借助想象,营造情境

【课例设计】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黑云如翻墨,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不着急,让你脑海中的画面静静定格。

2.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乌云如打翻的墨汁,电闪雷鸣中,漫天的乌云翻卷着,向山头涌去。

师:你看到的云是翻动的、飘动的,就应该读出动态的感觉。

【预设2】虽然天空是漆黑一片,如墨水翻滚,但是将目光投向远方,山却没有被完全遮住,还是会透出一丝光线。

师:哎呀,诗人在遥遥地望。云在动,山却没有被遮住,雨已经渐渐停了。

3.谁还想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自己想象的画面?

读古诗,就要读出画面,眼中有字,心中有画,逐字逐词。带着想象去读、去感受、去思考。

(三)借助各种表演,营造情境

【课例设计】五年级上册《将相和》

1.今天这堂课, 我们来分角色演一演《将相和》。

2.一组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看看剧情与课文是否一样,演员的表演是否根据剧本中括号里的动作、神态做到位了,旁白讲述语言是否恰当。

3.表演结束后,我们会评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最佳旁白奖、最佳道具奖和最佳评论员奖。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图像、想象诗句、表演来创设情境,学生愿意开口表达,有表达的欲望,达到课堂表达的基础层次。

二、搭建思维支架,提升现场表达的思维力

思维支架是指一种策略性思考程序。课堂上,我借助多种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提炼、整合思维,习得表达的方法,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

(一)借助表格,理清课文内容

在上《竹节人》时,我请学生阅读课文第3~19自然段,想想如何制作和玩竹节人,完成表格,并让学生借助表格介绍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和玩法。

(二)借助仿写,学会创作诗歌

【课例设计】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

( )长,

( )长,

( )是一天一天地( )。

人也是一样,

要赶时候,赶热天,

尽量地用力地长。

在上《夏天里的成长》时,我引导学生学会创作诗歌。仿照这样的句式来写一写,注意从一个点到一个面。找几位学生,请他们分别在板条上板书,再贴在黑板上相应的括号里,形成一首小诗。

(三)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做故宫小导游

在教学《故宫博物院》时,我指导学生做故宫小导游。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提取整合信息,设计一张参观路线图,并根据路线图介绍故宫博物院。

综上,表格工具、结构仿写、思维导图等“表达支架”的搭建,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读写结合,提升现场表达的表现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纲要,鼓励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大胆地提出看法,表达自己的心得。以素养为指南,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熟练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高雅的言谈举止。以成长为目标,现场表达对人的成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场表达包含现场说和现场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提高语用能力的一个常用方式就是限时表达。

我设计课例时,有三种主要形式:演讲、辩论、写作。读、说、写相结合,多维度促进学生综合展现表达。

(一)演讲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的前一天,我布置了话题演讲“环境保护”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整合成文。提示学生关注语音、语调、手势等,对着镜子自己练一练,以便在课堂上大胆而自信地表达。

(二)辩论

在教学《伯牙鼓琴》时,我抛出了“‘知音难觅就选择‘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你觉得好吗”这一话题,设置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提升了思辨能力。

(三)写作

在上《狼牙山五壮士》时,利用“写”将思维、情感可视化。播放课本中的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五壮士的姿势,比如他们的拳头、眼神以及脸上的表情,给出写作任务:“如果让你来写其中一位战士屹立的姿势,你将如何写呢?”指导学生写出狼牙山五壮士的决绝、视死如归,写出自己对狼牙山五壮士的钦佩,写下自己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演讲、辩论、写作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开放、多元的思维空间里,学生自由地思考,密切地合作,快乐地分享,表达的水平越来越高。

案例反思

语文教学,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欲望,唤醒言语表达的热情,把学生推上言语表达的舞台,在动态的言语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

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表达,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彰显言语个性。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应就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其中,辩论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的设计和提问方式也很重要。恰当的表达技巧使师生都能够从中受益。教师可以改变说话的方式,比如:把“你明白了吗”换成“我讲明白了吗”,把“你需要帮助吗”换成“我可以帮助你吗”。教师要善于搭建表达支架,让学生在运用中体会,以增强现场表达的效果。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形象等之后,教师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以此培养他们的思辨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

猜你喜欢

课例创设儿童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课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