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
2022-05-30吴丽君
吴丽君
一、读什么书——培养学生自主择书的能力
1.授其自主择书法。检视阅读也叫略读或预读,这种类型的阅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了解这本书的内容,抓住这本书的重点,并判断其阅读的价值。很多同学在阅读新书时,往往从正文第一个章节开始,却忽视书中很多有意义的信息,如作者介绍、目录、内容简介、序等。事实上,这些信息都是能快速了解这本书内容和阅读价值的“密码”。如果每次在挑选书目时多加关注这些内容,久而久之,就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而判断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情感导向等,最后确定是否读,是精读还是略读。
当然,还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如“豆瓣”“知乎”“当当”等书评网站。读一本书前,先浏览网上读者对这本书的总体评价,对自己全面认识这本书,会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参考作用。
2.举行学生荐书会。萧伯纳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了两种思想。”笔者班上每周定期举行“你荐我读”交流会,学生走上讲台,以图书展示或PPT的形式,与同伴分享好书。从书名、作者、内容简介、推荐理由等几个方面,来介绍一本书。所推荐的书目,可以是已经读完的书,也可以是尚未开始读但内容或主题充满吸引力的书。这样的举措,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开启文学世界的“头脑风暴”,可谓一举多得。
3.办好班级“云书屋”。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与更多的好书零距离接触?笔者让学生每月推荐一本书,并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图书推荐卡”,择优收录在一本相册内,这就是我们班的“云书屋”。学生通过预览“云书屋”,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向书主求而借之,或去书店自行购买。“云书屋”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班级图书角有限的资源,让学生对好书有了更广的接触面、更多的选择性、更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怎样来读——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技能
1.坚持阅读,迈好阅读第一步。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坚持阅读开始。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因此,笔者在班级中持续开展“21天美丽阅读”行动,学生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并设计表格,采用打卡的方式,记录读书的篇目和时间。21天后,班级开展总结评比,并继续下一个“21天美丽阅读”行动。同时,笔者还在班级中定期开展“读书标兵”的评比,多种渠道相融合,让全体学生心中有榜样,阅读有兴趣,读书有动力。
2.师生共读,指导阅读很重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学生都能做到通读整本书,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但这只属于基础阅读的范畴,如果只停留在这种肤浅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有效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精心挑选适合精读的书目,师生共读一本书,不仅有利于增加共同话题,增进师生情感,还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传授,如积词句、写摘录、作批注、写书评等,从而培养学生必备的阅读技能。有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告别基础阅读,向更深层次的阅读迈进。
3.分析阅读,让阅读更有深度。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思考去读书,不仅能发现文字的精妙,更能发现书本中的思想。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系统性的问题,再围绕这些问题与作者对话,与文字对话,读中思,思中悟。在阅读中,与作者达成共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书,就是这样一层层读厚的。
4.主题阅读,让阅读更有广度。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不仅要读进书中去,还要从书中展开来。笔者让学生自主整理“同题”书目——同一作家的系列作品、不同作家但同主题的作品等,以精读加泛读的方式,让学生展開系列阅读。多本同类主题书目的阅读,能相互映照,相互补充,采的“花”多了,思维自然变得更宽广,所得变得更丰富。
三、如何评价——送给学生阅读成长的沃土
1.重习惯,根深方能叶茂。良好的阅读习惯,如爱护书籍、坚持阅读、圈画摘写、质疑解惑、评书悟理等,本身就是一笔可贵的阅读财富,更是阅读素养形成的重要根基。对学生的评价,要着眼于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如“21天美丽阅读”行动,采用“每天坚持阅读”“每天读有所录”“每期读有所获”三个层次的阶梯式评价方案,来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只有把根扎深扎牢,学生阅读素养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2.重心态,雨润方能花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呵护学生的阅读心态。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和思考是他们与文字碰撞的火花,教师要鼓励发言,弯腰倾听。言之有理处,要大力肯定赞扬;思考不足处,要耐心点拨引导。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教师及时表扬和学生互动表扬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他们阅读的信心。有了良好的阅读心理,学生阅读的劲头才会更足,思考的热情才会更高。
3.重发展,风起方能飘香。仅仅停留在读书本身的阅读,即使把书读通读透,也只能是“一串红”。只有在阅读之时,致力于多方面融合,尝试多元化呈现,才能达到“春色满园”的效果。围绕阅读的主题,教师可以采用制作小报、故事续编、情节演绎、开展辩论等多种方式,将学科课程与阅读课程有机结合;学生还可以走出校园,走向家庭和社区,开展调查采风、课题研究,实现从纸质书本向生活这本无字书的延伸。当阅读与学科相衔接,与生活相融合,才能让学生内心丰盈,思想丰满,使其最终发展成为心系家国,顺应时代的“真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