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与意义?
2022-05-30张蓉
张蓉
厘清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与意义,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实施跨学科学习。
一、“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跨学科学习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结,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建立多重联结,拓宽学习领域。跨学科学习具有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内容、学习场域、学习资源等方面建立与学生生活、其他学科的多重联结。
从学习内容看,跨学科学习注重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每个学段编排的内容主题均来自学生真实生活:第一学段“在班级、学校或家里养护一种绿植或小动物”,第二学段“参观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学段“设计参观考察活动方案”,等等。随着学生生活外延的扩大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跨学科学习内容逐步从学校向家庭、社会拓展。
从学习场域看,跨学科学习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拓宽语文学习空间,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支持。
学习场域的扩大,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多样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也便于教师在任务设计中融合语文、艺术、科学等课程元素。
2.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面对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2022年版课标在各学段都设计了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内容:第一学段要求“综合运用语文、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第二学段要求“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并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第三学段要求“综合运用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研讨,集体策划、设计参观考察活动方案,运用跨媒介形式分享研学成果”。
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融合多学科知识去记录、设计、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自觉形成社会责任感。
3.融合多种学习方式,培养核心素养。围绕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有一定活动周期,这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灵活开展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对图书管理员、博物馆讲解员等进行访谈,用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等记录谈话内容和个人想法;按照目标清楚明白地讲述个人的学习成果,与他人分享;在借阅、参观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文字、图表等统计、整理信息;借助跨学科知识和材料,条理清楚、规范完整地记录探究的过程及结论,形成初步的研究报告……每一项语文实践活动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学习主题和任务的统领下,根据学习目标、情境,把学习内容自然地整合在一起,多种学习方式彼此交融、相互配合。
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思维、了解文化、提升审美,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二、“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意义
1.突破分科教学的局限,回归完整世界。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但学校的课程却是分科的,分科学习的局限性导致学习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割裂,不利于学生的素养养成。
作为学科课程的补充,跨学科学习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努力建构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学科间融合的学习场景,并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点学习为主的方式,将采访、调查、表演、研学等活动有机融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
2.践行学科实践中育人,落实根本任务。语文跨学科学习是面向行动的学习,2022年版课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心选择主题内容,策划、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第一至第三学段以观察、记录、参观、體验为主,第四学段以设计、参与、调研、展示为主。
跨学科学习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学习活动和学生成长的始终:在观察、记录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变化中,培育学生爱自然的情感;在给喜爱的儿童书设计封面和插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爱书籍、爱学习的热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主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3.构建丰富的学习样态,促进学生成长。社会生活中需要各类人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如何让不同个性的学生获得多维度成长?跨学科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差异化、个性化教学的具体思路。
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跨学科学习不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而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样态,鼓励学生持续地跨界探索。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研究内容,组织不同“才能”的同伴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团队中有善于沟通协调的人,有动手能力强的人,有做事有计划、一丝不苟的人,学习与他人合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共同探究、相互补充、各展所长,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在真实情境中历练,跨学科学习不仅仅提升了学生学科素养,更唤醒了他们学习的自信、生活的自信,促进学生多维度成长。 ※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