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2-05-30蔡春华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立德树人教学实践

蔡春华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学实践,问题,解决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与实现要建立在学科特性基础上,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体系,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小学阶段为义务教育的前三个学段,是基础中的基础,“立德树人”教育更需要基础性建设。

一、“立德树人”的双重内涵

“培养什么人”是时代之问,也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的“立德树人”有双重内涵。

一是“立德树人”要培养的是有坚定理想信念,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课程标准在“前言”里提出了“一坚持”与“五表现”,包含基本理论来源,党、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评判与立场,基于人类视野和多元格局的知识体系及文化诉求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其核心导向是要树文化之根、奠家国之基、立民族之魂。义务教育阶段的“立德树人”任务,不仅回应了新时代的育人需求,也是国家意志及其核心导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体现。

二是“立德树人”要涵育的是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人。新课程标准中的立德树人导向与倡导素质教育、聚焦核心素养紧密关联,意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包含哪些?就语文学科而言,主要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感受力与文化创造力。此外,还须培育健康的心理与强健的体魄,培养独立、善于合作与创造的精神。义务教育阶段的“五育并举”即为培育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人奠定基础。

二、当前“立德树人”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立德树人”理念与语文教学实践逐渐融合,价值观培育逐渐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往往处于一种割裂的状态。附着于语文课堂的道德说教或所谓的主题升华,往往是由教师做一小段思想道德总结,说教意味明显。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德育成了语文课的附带成分,起不到真正的育人作用。目前,“立德树人”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 主题窄化

主题窄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体现在单篇或单元教学中,因过于注重突出教化主题,忽视了其他同样也能起到立德树人作用的人文因素的阐发;二是体现在忽视教材在主题编写上的整体丰富性。出现主题窄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立德树人”丰富内涵的理解不深、不透,对把人文主题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的思想性。这一要求指向的是立德树人任务在教学实践中的多方思想拓展与多向空間延伸。而当前“立德树人”理念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结合,大多集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篇目上,在思想拓展与空间延伸上存在不足。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囊括了革命情怀与奉献牺牲精神。具体落实到本单元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儿童叙事视角为其特色。在这一视角下,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与人伦亲情交织在一起。这样的人文主题拓展与艺术张力互为映衬,在教学中容易被窄化处理为单一的革命文化宣扬。此外,从六年级下册的整体人文主题构成看,除革命文化主题外,第一单元的民俗风情与乡土情怀、第三单元的真情流露与童年记忆、第五单元的思辨想象与科学精神,均为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人文主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予以足够重视,并将其引入课堂,将人文主题落实到位。

2.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关系模糊化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双线组元的形式设计教学单元,人文主题蕴含于单元导语中,语文要素则贯穿单元篇目。语文要素是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人文主题是提升,二者相互融合,共同服务于语文课程建设。不能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容易导致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出现偏差,“立德树人”的教学就会形式化、概念化。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本单元课文体裁上有诗歌和记叙文,包括《古诗三首》与现代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记叙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与《梅兰芳蓄须》。本单元主题可归纳为“家国情怀”,但不管是单篇或单元构成,还是古今诗歌的意境营造与语言节奏,记叙文的写人与叙事,以及学习写信的习作任务,这些都是囊括教学实践主线的重点,如果仅注重前者而忽视后者,语文基础能力的培育就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培育也易落空。

3. 策略僵化

由于对“立德树人”内涵理解的僵化,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没有具体的策略,教学形式流于程式化,因而也容易出现伟人形象刻板化、思想升华口号化、语言表达同质化与标签化等问题。如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别描绘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共和国伟人的光辉形象。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容易直接为他们贴上革命者的标签,或简单地总结出“革命就是要流血牺牲”的口号,没有应对长短文的教学策略,没有从识字写字到对细节深入分析,没有针对革命者形象进行具体、深入的可感可悟体会,学生对革命的艰难与革命者的伟大难以有真正的认识,教学也易走入简单化的“重道轻文”的误区。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为人民服务》,不是对一个口号的宣传,而是用浅显的语言、朴实的例证与清晰的说理,通俗易懂地把中国共产党信奉的理念阐述得明明白白。如果仅将这篇课文解读为对一个口号的宣讲,而不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明白晓畅、有理有据地说清楚一个道理,将会影响学生进行真正的思考与体悟,“立德树人”也将缺乏内在的思想支撑。

三、解决策略

小学阶段既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阶段,也是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立足语文学科特点,加强基础性建设,是这一阶段的教学关键。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主旨,深研教材,是科学实施教学的前提。

这一阶段如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自然地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具体教学中,为语文学科达成育人目标的最佳方式。温儒敏先生也明确建议,总体要求是“整体渗透、润物无声”,具体实施则要通过课程与实践活动来落实,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不喊政治口号,不刻意拔高,紧密贴近学生情思,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对美好品质的思考与向往。[2]

1. 把握前提:立足学科基础,筑牢文化自信之根

新课程标准指出:文化自信来自学生对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而坚定信心的形成是通过语文学习完成的。[3]小学阶段要着力培养语文能力,为青少年儿童筑牢文化自信之根做好基础性建设工作。

小学阶段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识字写字为基础,通过领略汉语之美,初步从中国古典诗文中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立德树人”首先要从文化上立人,要将汉字与汉语作为文化基因,牢牢嵌入儿童的感受与认知世界。有了这样的积累与铺垫,才会有精神上的追求与升华。汉字在语文学习中既是工具,又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从学会汉字到了解汉字发展史,乃至品味书法艺术,就是从工具性到人文性的延伸。从“汉字真有趣”到散发着艺术魅力的书法精品,语言的学习伴随着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审美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生长的根基。

因此,汉字教学切忌简单机械,书写正确、工整的确需要一定的训练,但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目的在于能通过汉字去表达,能将汉字放在具体的上下文中进行准确运用。正所谓“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小学阶段“立德树人”教学实践的开展,要从语言文字的掌握与运用开始。

2. 聚焦核心:明确双线组元,拓展人文主题

一线教师困惑的往往是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方式。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回归到语文学科本身,认识到语文课与德育课的差异,避免走入教学误区。更主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践行“立德樹人”理念的核心在于明确双线组元与拓展人文主题。要明确语文要素是学科基础与教学重点,要在掌握语文要素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人文主题的学习。只有深化对人文主题的理解与认识,积极拓展人文主题,探索且呈现人文主题的丰富性与广阔性,“立德树人”才有迹可循、有法可施,才能体现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由课文《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习作“他了”及语文园地组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爱国”,语文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与《清贫》分别描绘了毛泽东、刘伯承与方志敏三位革命者的形象。《青山处处埋忠骨》以细腻的动作,表现了既是伟人也是一位普通父亲的革命者面临丧子之痛时的复杂心情。题目“青山处处埋忠骨”为点睛之笔,与结尾诗句相呼应。它要传达的是革命者勇于牺牲,但并非无情;革命必然会有牺牲,但孕育着未来的希望。把握了写作手法,不管是伟人形象还是家国情怀,都能在言语之间跃然纸上。在这样的语境中领略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与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体会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与对今天和平生活的珍惜,“立德树人”的培育也就有了抓手。

但也应注意到,并非只有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文,才具有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抓手。应深化对“立德树人”内涵的理解,拓展人文主题,以避免落入主题窄化的窠臼。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包括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与《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乡野村趣”。《古诗词三首》与现代抒情散文《三月桃花水》,共同呈现了具有典型中国乡村诗趣的村居画卷;《乡下人家》与《天窗》在娓娓道来中,既描述了具有中国风的和谐村居场景,也展现了儿童观察自然的细腻与童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历史深厚的农业社会之上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对美的感受往往通过大自然或乡居生活来表现。本单元的自然野趣与乡土情怀,就是培育少年成为有丰富感知生命力的人的最佳“土壤”,这也是一种“春风化雨”式的“立德树人”。

3. 提供支架:开展情境化教学,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新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学科的课程理念时,要求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这一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指向“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语言运用与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是和谐共生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情境或真实情境,让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价值观的培育与学生相随相伴。学生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与共鸣,才能产生真正的思考,价值观的培育才有扎实的根基。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赵州桥》主要就架构设计与外观,简洁生动地介绍了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赵州桥。从文体特点看,这是一篇生动的科普短文,兼具科普价值与美育价值。怎样把事物写清楚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文虽篇幅不长,却有多处可拓展学习的空间。首先,它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赵州桥在造桥工艺上有“世界桥梁建筑精品”的美称。其次,它兼具历史与人文价值,赵州桥已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沧桑变化,但依然美如元代诗人刘百熙所写的“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桥体的精美纹饰不止有蛟龙,还有兽面、花饰、竹节等。从课文出发,可以拓展的学习空间包括建筑艺术、中国历史文化乃至如何保护古代建筑等。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调查文献资料、现场考察、绘图说明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探访当地有代表性的桥梁,让学生实地感受桥的长度、宽度、桥拱的形态等。如果是历史悠久的桥梁,还可以结合当地的传说、风土人情进行拓展性调查。有了这些铺垫,“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样的概括性词汇,才能转化为有温度的感知,才能触发学生真切的情感共鸣。这也是一种“春风化雨”式的“立德树人”。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小儿辩日》,因是小儿之辩,所以无虚饰,在理直气壮的辩说中直抒胸臆,甚至肆无忌惮地嘲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言简意赅却意味无穷,这是中国古代寓言的突出特点,思辨色彩鲜明,富有启迪意味。看待事物不片面、不盲目服从权威等,都是本文可阐发的思想内容。从语文要素看,则是要掌握怎样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生分歧时,怎样与对方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与说明方法后,教师可创设类似情境,或关乎学生的学习困惑,或关乎价值观的选择等,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尝试进行审辩式思考与讨论。通过语言表达的训练,培养真正的思考力,这既是一种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方式,也是一种“春风化雨”式的“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立德树人教学实践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