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30施光宏朱娉娉
施光宏 朱娉娉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科融合,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提出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以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为例,对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以劳动教育为契机,创设真实生动的语文教学情境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劳动教育元素,在教学中如何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呢?教学情境的创设无疑是开启学生劳动思维的一扇大门。
1.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
统编教材的田园诗歌中嵌入了许多关于美好劳动品质的内容。如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劳动与田园气息。教学时,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出示一组田园风光图片,并配以轻柔的音乐,再让学生结合所观察的图片说一说看到的内容。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这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有的说这里有绿油油的禾苗、金灿灿的菜花,还有一群戏水的野鸭……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引出课题。古诗词往往呈现给学生的是较为抽象的文字,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呢?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使学生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情境,将古诗词赏析与想象相结合,学生会被诗歌中的劳动氛围所感染,进而体会劳动的价值。
2. 利用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劳动者的形象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将语文知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识字單元《田家四季歌》时,可采用出示课文插图的方式激趣导入。课文插图分别是“留连戏蝶时时舞”“带月荷锄归”“鹅湖山下稻粱肥”“瑞雪兆丰年”。教师可鼓励学生观察图画的内容,将识记字形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田家四季歌》按季节顺序依次描绘了田家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低年级学生对农事知之甚少,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文插图等资源,引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比如,课文第二节描写的是夏季农事活动的场景,可以借助多幅图片让学生知道夏季里农民伯伯从事的农事活动有采桑、养蚕和插秧,再由此将视角转向课后习题第二题“读一读,记一记”,学生可以了解到还有很多其他夏日农事活动。学生通过图片能直观感受辛勤耕作的劳动者形象,受到情感熏陶。
新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学时,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有意识地挖掘劳动教育元素,通过创设情境渗透农事常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让学生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 以提问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由相互联系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的,共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高阶思维的生长。例如,《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描绘的是1987 年4 月5 日,八十三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柏树的情景。导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在植树节这天我们要做些什么呢?插图中的这位老人是谁?他正在干什么呢?”以提问的形式巧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兴趣,加深对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认识。
二、以劳动教育为支架,构建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着眼于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新课程标准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劳动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文素养共同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突出的是育人价值。统编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为学生学习语文搭建了支架,丰富了学习内容。
1. 有感情地朗读,体悟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1)读中悟情
《端午粽》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外婆浓浓的爱和暖心的邻里情。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能让学生品悟出其中的情意。如指导朗读“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时,重读“一到”“总会”等词,学生可以感受到外婆的爱与勤劳。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外婆包粽子、煮粽子和“我们”吃粽子,语言朴实。反复朗读,学生心中便会形成外婆勤劳善良的形象,体悟到外婆劳动时的幸福快乐。“又黏又甜”的粽子情随着琅琅书声在教室里荡漾。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悯农(其二)》和《江上渔者》时,不仅要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还要引领学生感悟劳动的艰辛。我们平日里所吃的粮食,那是劳动人民顶着烈日辛勤劳作种出来的,一粒粮食一滴汗啊!人们喜爱鲈鱼的鲜美,可是又有多少人关注那风波里若隐若现的“一叶舟”呢?教学时,带领学生反复叩问“谁知盘中餐”,不断低吟“出没风波里”,学生便会对劳动人民充满理解和同情,进而心生感恩。
(2)读中明理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寒号鸟》是一则民间故事。故事中,懒惰的寒号鸟和勤劳的喜鹊形成鲜明对比。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寒号鸟和喜鹊的语言、动作分角色朗读,体会二者截然相反的劳动态度,进而对寒号鸟的悲惨结局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守株待兔》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刻画了一个反面的劳动者形象。教学时,指导学生读通全文,读准句子,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的原因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是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从而让学生明白不能指望靠运气过日子。
2. 语言训练,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教学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能调动学生的多元思维,提高其思维能力,使表达与交流具有目的性、条理性和层次性。教学《寒号鸟》时,在分角色朗读之后,学生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接着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想一想,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在经历了朗读和情感体验后,适时的提问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他们能从勤劳和懒惰两个方面进行述说,从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联系自身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勤劳还是懒惰?今后将怎么做?角色代入能让学生的感受更深。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设计新颖,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欢。尤其是图2 以问号的形式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结合图1 和图3 明白说了一件什么事,再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图3 下方的句子:“小兔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南瓜运回家?”教师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就是图2 的内容,大家快帮小兔想想办法!”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一年级的孩子表现欲强,有的说把南瓜抱回家,有的说把南瓜推回家,有的说用车把南瓜拉回家,还有的说把南瓜抬回家……教师根据课前预设,把大家的想法用板贴一一贴在黑板上,接着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通过“指名练说—同学评价—老师引导”的过程,学生逐渐把话说通顺、说完整、说清楚。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到小兔的勤劳和智慧,从而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从小在心中播下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种子。
3. 开放式教学,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新课程标准重视跨学科学习,要求“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的大课堂教学,能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充分利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多种教学资源,促进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人们依据节气更替安排农事和生活。《二十四节气歌》是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中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堂诵读—劳动锻炼—交流分享”的开放式教学过程,能有效推动学科融合,实现跨学科学习。
课堂诵读:教学时,针对《二十四节气歌》朗朗上口、富有韵味的特点,教师先带领学生反复诵读,然后根据季节顺序逐行弄清楚春、夏、秋、冬分别包括哪些节气,再按节气读出节奏,直至熟能成诵。为了让学生对节气有更深入的了解,课前预习时可要求学生查找每个节气的大致时间以及与节气有关的谚语、农事活动等。
劳动锻炼:教学《二十四节气歌》时正赶上芒种前后。“芒种芒种,连收带种”,除了抢收,还有播种和田间管理等诸多农事。城里的学生可以在教师带领下前往学校劳动基地播种大豆、花生,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家住农村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着大人收割麦子。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从事劳动锻炼,习得劳动技能。
交流分享:通过交流会、劳动小报等形式,展示、分享学生参加劳动的视频、图片和感受,使学生产生丰富的劳动体验,获得劳动的幸福感、自豪感,从而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开放式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科融合、资源整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跨学科学习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得到充分训练和综合发展,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三、以劳动教育为依托,深入拓展语文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为了实现“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不同学科的融合,开展层次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体会劳动的价值。
1. 真实记录自己的劳动过程,分享发现与体验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要求学生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劳动过程(结合教材来看,不仅包括劳动,还包括技艺等,本文论述时仅以劳动为例),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采用“讲一讲—画一画—写一写”的教学流程,能更好地促进语言实践与劳动实践的统一。
讲一讲:上课初始,教师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并与同学们分享。然后,结合习作题目,引导学生试着用“我学会了……”的句式来表达做事成功的喜悦。通过打开记忆的闸门,学生积累了习作素材,形成了自觉劳动的意识。
画一画:本单元的习作目标是让学生能有序地写清楚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标,教学中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参与劳动过程的导图,再向大家介绍整个劳动的过程。学生借助导图有条理地叙述,加深了劳动体验,培养了积极的劳动情感。
写一写:让学生动笔把自己学会这项劳动技能的过程写下来,将最有趣的细节写具体、生动。接下来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使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学生通过读的方式,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体味劳动的成就感,将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与培育劳动情感相融合。
2. 开展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劳动意识
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落花生》《祖父的园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种植”主题活动,可以在班级中设立“种植角”,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认领、培育植物。學生在种植培育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撰写观察日记,提高合作能力和言语表达水平。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陀螺》一课,让读者体会到了作者亲手制作陀螺的快乐。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我是设计小达人”主题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利用现有的素材,制作玩具或工艺品。在手工制作中逐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劳动技能。
四、创新作业设计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科融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用词准确、表述规范、要求明确、难度适宜。作业设计要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结合劳动教育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语文作业背景下的劳动作业是体现学科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
1. 以单篇课文为引线,设计有创意的学科融合性作业
综观统编教材,每一个主题单元下都有若干篇课文,还有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语文学科和劳动教育融合性作业设计的素材。在语文作业中巧妙安排劳动训练,能增强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见表1)。
2. 围绕大单元教学主题,设计有特色的学科融合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倡导学科融合。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群特点,统整教材内容和学习资源,安排语文实践活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着重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能力”。语文大单元教学,打破了教材编排体系,依据主题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语文生活,以达到“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围绕大单元主题设计学科融合性作业,能将语文学习引向深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计实践性语文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要“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在传统节日中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学生作为劳动的主体亲历其中,既能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又能落实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可以设计如下实践性作业(见表2)。
将中华传统节日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创新语文学习形态,达成劳动润心、实践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