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言文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教学
2022-05-30顾佳蓉
顾佳蓉
一、“一体四面”的概念
文言文该怎么教?王荣生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学概念——“一体四面”。“一体”,指的是以“文言”这种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四面”是解读文言文的四个角度,即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王荣生教授指出,文言文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文言”上,所以,学习文言文的前提是学习文言。“文章”是指其功能,学习文言文,实际上是体认其所言志、所载道。“文学”则是指其表现形式,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词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 “文化”是文言文中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情意与思想。从教学的层面看,这“四面”就是文言文教学内容确定与重构的四个角度。
二、“一体四面”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遵循“文言”的处理原则
七年级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不多,文言积累量远远不够,也正因如此,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为强调“言”的作用,采用“满堂翻译”“逐字逐句翻译”等教学方法,忽略了文言本身的文化深意。王荣生教授认为,处理文言文的字词句,可采用“放过”“突出”等原则。“放过”,即对于一些生僻的难字难句,或教科书有浅易注釋的字词,则无须字字落实,特别处理。“突出”,即对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重点突出,甚至做拓展性的补充。例如,文言文中常出现的“去”字,学生容易望文生义,理解为“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在文言文中则常指“离开”,教学时要重点解释这个字的含义。再则教师还可以对“去”字继续拓展补充,通过例句说明它还有“距离”“除去”等含义。当阐述“期”这个字的意义时,可结合现代汉语中“不期而遇”这个成语,让学生横向联系,深刻理解“期”解释为“约定”。也可以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式,让学生根据现代汉语的意思寻找对应的文言词汇,如“回头看”对应文中“顾”字,“丢下”对应“舍”“委”等。
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遵循“放过”“突出”原则,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让学生能了解文言的文字内涵,感受文言魅力,从而提高文言文学习兴趣。
(二)领会“文章”的载道功能
“文章”,是指其功能。文学作品具有实用功能、言志功能及载道功能。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多篇古代应用文文本,例如《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诫子书》等,在当时就有其“赠言”“上书”“劝谏”等实用价值。而“言志”是指通过某些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向、理想、情趣、抱负,诸如《爱莲说》《桃花源记》《陋室铭》等作品,都具有言志功能。“载道”则指的是说明道理,传达思想。语文教材中,《论语》以语录的形式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方法指出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道理,这些课文的“载道”功能就非常明显。
明确文本功能,了解其所言志、所载道,能够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为例,一方面,通过描写“友人”与陈元方对话,“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传达出为人要诚信、有礼的道德准则。另一方面,《世说新语》的创作编纂背景是刘义庆处境危难时期,祈求能在魏晋文人的精神气质中寻求化解和超脱,因此全书主要传达出的就是追求自由、率性洒脱的风度精神。陈太丘的“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的率性行为,表现出魏晋时期率真、随性、自由的思想。我们可以由此确定由分析人物形象探究魏晋风度,由《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引申至《世说新语》整本书的阅读。
(三)探究“文学”的表现艺术
“文学”,是指其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语言的锤炼和章法的考究两方面。因此,教师可从作者言志载道的精髓处——章法考究和炼字炼句入手,分析文本,探究其文学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谋篇布局——“心电图”式的情节探索。“章法”是指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选材剪裁等。《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整体情节结构完整,且一波三折,富于变化。因此,在探索本文一波三折情节时,我们采用了“心电图”式的情节探索方式。
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而另一位学生则根据“友人”这个人物的感情变化,在黑板上用“心电图”的方式绘制曲线,并在曲线旁做好文字标注。最后,根据学生所绘制的曲线图,采访该学生如此绘制的原因。
在画“心电图”的过程中,学生容易把自己代入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变换情绪,很快能把握住本文情节特点:波澜起伏。虽然文章只有短短102字,但是情节有冲突,动人心弦,对于学生日常写作有所启发。
2.炼字炼句——巧用增补,揣摩语气知形象。任何文学作品的语言都经过锤炼和加工,炼字炼句就是对文中某一个字或句进行精细地推敲运用,使其既简练精美,又形象生动。《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虽短小,但是语言非常精练,字里行间无不展现着人物的鲜明个性。于是,笔者利用给文章做“加法”的形式,从填写合适的称呼语入手,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语段设计如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 )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前面的称呼填写还算顺利,在“(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填称呼时,学生却犯了难。填“太丘”显得重复,填“君”又不符合友人当时的语气。这时要巧妙地转换思维,用第二人称“汝”“尔”更为合适。而“汝”和“尔”本是由上对下的称呼,放在朋友同辈之间称呼则会显得不尊敬,那么,友人粗暴、无礼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之后引导学生模仿友人的语气,再读一读课文,加深对友人的印象。这样增补的称呼方式,巧妙地让学生在选择称呼语、揣摩语气的过程中明确了人物形象,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章法考究和语言锤炼是作者言志传道的精髓处,通过“心电图”式的探索以及从称呼语入手细究文本的方式,都能巧妙地讓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会文本所传达的“诚信”“方正”的思想以及魏晋风骨。在此基础上,加上《世说新语》材料的补充,拓展《王子猷雪夜访戴》中王子猷雪夜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率性行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魏晋时期文人的精神气质,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
(四)实现“文化”的传承反思
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言文在多方面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文言文中记载着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具体文化内容,以及文中所传达的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基础上,了解作品的文化价值,感受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1.挖掘文化常识中的称谓文化。有“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华民族,非常重视“礼”。《礼记·曲礼上》云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用谦卑的词语来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和人,用尊敬的词语来指称对方或他人,即谦辞和敬辞。《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载魏晋士人言行轶事的小说集,记载了很多当时魏晋名士交际时关于谦敬辞的使用。他们常常以字、官爵、地名来称呼对方,以示尊敬。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就用“太丘”一词来表示对陈寔的尊敬,陈寔为人清高又有德行,曾担任过“太丘长”,因此后人尊称他为“陈太丘”。此外 , 人称代词的选择也非常讲究,“君”“卿”的使用频率比较高。《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即使在对方羞辱自己父亲而进行反驳时,也依旧使用了“君”称呼对方——“君与家君期日中”,而在称呼自己父亲时,则使用“家君”。“家”是魏晋人在他人面前言及自己的亲属时所冠之词,有表谦之意。元方的谦逊沉稳、不卑不亢,良好的修养此时就在这些谦敬辞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处处引领学生就时代背景学文章,就作品整体学文章,将文言文阅读体验放在文化之中,让学生在文化中浸润濡染,自然“沉醉不知归路”。
2.传承古代仁人贤士的思想。新课标指出,七至九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方面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多数教师对于此篇文章的主题探讨,一般停留在“诚信”这一点上。然而,结合《世说新语》成文于战乱频繁、封建礼法濒临瓦解的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文人已经开始探讨并追求“人”的个性自由,深入文本解读,在字斟句酌间,这一追求个性、率真的思想无一不表现在文字背后。陈太丘与友人约好正午,正午已过,太丘舍去。从文本中推测,此友人坐车到来、坐车不下,可见其身份地位高于太丘,但是太丘也没有趋炎附势,畏惧权贵而对“友人”的迟来妥协。陈太丘的风度也影响了自己的儿子,对于友人“对子骂父”的行为,元方据理力争,“入门不顾”。魏晋名士蔑视权贵、率性而为的思想在这些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这一时期,名士们追求随性自由的生活,遵循内心所想,积极探索生命的内在价值。他们把这种超越世俗的独立精神落实到行动和日常生活中,藐视功名利禄,大胆冲破封建束缚,坦率真诚,张扬个性,率性而为,表现出人格精神上的独立自由和对世俗生活的审美超越。魏晋风度,作为一种时代的美学风范,在人格长期受到压制束缚的封建社会竖立了一块难以企及的丰碑,代表了中国人文精神中特有的具有诗情画意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那么,教学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世说新语》,就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价值,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
通过“一体四面”的方法确定和重构文言文教学内容,有效做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在理解文言内容的基础上,从章法、语言等细节处深入文本,感悟文言背后深厚的文化意蕴,形成自己的情感思想体悟。※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