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体视角下说明文“初次”教学的层次性

2022-05-30陈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说明文文体太阳

陈城

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明确提出了“说明文”这一文体概念,语文要素为“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在本单元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说明文文体知识,未充分认识到学生感知文体而必须遵循的内在教学逻辑。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以生活化的知识教学说明文;重视说明内容与说明方法的平衡,以说明内容的把握为重点;重视说明文阅读与表达的联系,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本文以课文《太阳》为例,阐述实践与思考。

一、制造认知冲突,初识“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它有别于学生经常接触的记叙文。虽然学生已接触过一些说明文,例如《蟋蟀的住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本单元是教材明确提出说明文文体概念的单元,又要求学生尝试写一篇说明性文章,那么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认识说明文。

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搭建认知冲突的平台,让学生在主动的阅读体验中初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以下是实践流程。

1.对比感知,寻找差异。新课伊始,从说明对象“太阳”入手,请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太阳。紧接着,出示一首写太阳的诗歌:

从早晨到傍晚,

太阳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

数也数不清: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她把小树往高处拔;

她把光线给了地球,

让地球不再黑暗;

她把温暖给了人们,

让人们不再寒冷……

学生朗读诗歌,并交流诗歌里的太阳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通过“你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刚才读的诗歌有什么不同”的问题搭建认知冲突的平台,启发学生对比课文与诗歌的差异。学生在对比中有了自己的发现:表达的形式不一样,语言、感情色彩有差异。

2.联系旧知,加深认识。在上一环节的对比感知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课文这样的文章就是说明文。但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师还应该调动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说说本学期学过的类似文章。当学生说出《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课题后,教师再相机点拨“像这些专门说明一种事物的文章,就叫‘说明文”,让“说明文”这个文体概念自然呈现。

总结: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专门接触过诗歌,以诗歌调动学生对太阳的粗浅认识,与后面朗读课文时形成认知冲突。在对比感知中,学生发现二者形式、语言的不同;在对比感知后,教师启发学生联系接触过的说明文来加深认识。以上环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主动的阅读思考中初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教师要从整体着眼,要增强整体教学观。

二、提取关键信息,梳理“说明内容”

本单元同时是一个习作单元,教师应当紧扣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的提示,指导学生在熟悉说明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梳理说明内容。

1.默读圈画,展示关键信息。学生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根据阅读经验圈画关键词句。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交流圈画的词句,并完成板贴书写;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提取的关键信息。

2.排列顺序,理清关键信息。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提取出关键词“远”“大”“热”;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提取出“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影响煤炭形成”“影响气候”“杀菌”等信息。面对这么多关键信息,教师请学生上台排序,学生自然地把“远”“大”“热”归为太阳的“特点”,将其余信息归为太阳的“作用”。当教师询问学生能否将两部分内容交换顺序时,学生捕捉到“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一过渡句。教师再相机点拨,学生便逐步明白要有条理地表达说明文的要点。

总结:通过上述环节的实施,学生清楚地了解说明对象“太阳”,知道这篇说明文在介绍太阳的“特点”及“作用”。说明文内容的提取与梳理,看似与学生后续的练习表达无关,实则处处为学生的表达奠定基础:关键信息的提取,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介绍事物;关键信息的排序,是提醒学生说明文的描述要有一定的條理。

三、比较重点语句,学习“说明方法”

作为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说明文,《太阳》起着让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方法的关键作用。为促进绝大多数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可通过设置辅助阶梯,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方法,初步感受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1.串联信息,简单介绍。基于上一板块的教学,教师请学生把关键信息连起来,简单介绍太阳。学生的介绍无外乎“太阳离我们很远,看上去并不大,实际上大得很,它很热”“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类的作用很大,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紧接着,教师请学生思考“如果课文就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很明显,这样的说明文是不成功的。

2.一读句子,学习“列数字”。怎样的表达才是成功的?教师选取“远”这一特点的表达“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着重展开指导。教师再出示修改的句子“其实,太阳离我们非常非常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许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多年”,请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在对比之中逐渐感受到列数字更直观,也能说得更明白的表达效果。

3.二读句子,学习“作比较”。教师仍以上述句子作为重点进行指导,学生发现作者还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教师出示删改后的句子:“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学生对比后明白,作者用我们熟悉的步行和坐飞机到太阳上的时间进行比较,让“太阳离我们极远”的特点表达得更具体、清晰、有说服力。

总结:上述环节是基于学生认知的逐步推进,同时又暗含着相似的对比感知的方法,重在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对比思考,举一反三。通过上述环节的实施,学生对说明文中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习作表达及后续说明文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联系生活场景,运用“说明方法”

在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梳理说明文的内容,学习说明方法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说明方法把某种事物说明白。本单元“初试身手”第一题,要求“选择身边的一种事物,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便可以前置到《太阳》一课的教学中,融入这一板块。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之一“写之前,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要求学生对说明对象有较为清楚的了解。教师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时,就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的事物。基于苏州地方特色,教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指导学生练习口头表达。

1.尝试运用一种说明方法。教师出示学校附近标志性建筑物苏州国金中心的图片,并出示“主楼总高450米”等数据,请学生向客人介绍。学生紧扣建筑的特点“高”,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进行口头表达。

2.自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在运用“列数字”说明方法后,教师在同一屏幕上出示“东方之门”“学校教学楼”“虎丘塔”三幅图片及这些建筑物的高度数据,请学生自主选择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表达。学生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表达之中。

总结:联系生活场景中熟悉的建筑物,学生在一种说明方法的尝试到多种说明方法的自主表达中,初步习得说明文语言的表达。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

在文体意识的观照下,针对说明文习作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太阳》,教师有层次地开展教学:从基于原有认知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到说明内容的梳理整合,再到说明方法的学习,最后进行说明方法的尝试运用。在层次分明的教学中,学生能扎实地走好说明文学习的第一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猜你喜欢

说明文文体太阳
说明文阅读专练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太阳几点睡觉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寂静的太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