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位儿童视角,让阅读教学真实发生
2022-05-30胡珊珊
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学习主体也是儿童。这就要求教师站位儿童的视角,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重视学生的阅读起点,设计贴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教师应以生为本,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下面,我结合课例《鸟的天堂》,谈谈我对从儿童的视角开展阅读教学的理解。
一、基于儿童需要,确立教学目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但真正产生学习需要的则是儿童,没有从儿童的视角去思考“学生要学什么”“学生要怎么学”的教学,其实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因此,语文课堂“学什么”不仅要基于教材,更应基于儿童的需要。
《鸟的天堂》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课文中,榕树的静态美与鸟儿的动态美交相辉映,展现了一幅奇特幽美、别有洞天的画卷。这样一篇经典的课文该如何从儿童的视角去教学,成了我备课时思考的重点。
起初,我了解到课文语言朴实,学生一读就懂,就将教学目标落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语文要素上,将“树”与“鸟”的教学平分秋色,对比学习。而后,我发现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课堂缺失了语文味。作者欲扬先抑地将镜头一再对准这棵大榕树,着以重墨,对这棵茂盛的大榕树本身所蕴含的勃勃生命力发出惊叹。这些,可不是学生一读就能懂的。
王荣生教授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巴金先生的这篇文章,语言虽浅白,但情感充沛。因此,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聚焦在“树”上,引导学生借助听读、默读、朗读、画画等方式,品味语言,想象画面,感受榕树“静中有动”之美;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教学站位儿童视角,基于学生生长的需要,将学习引向深处。
二、贴合儿童思维,构建学习支架
语文课堂站位儿童,是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紧贴学生而行,赋予学生发现的权利,让学生学得积极投入,让思维碰撞思维,让课堂有情有趣。
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要把语文学习中的文本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情境建立联系,才能让学生来到课堂中央。于是,我设置了“跟着课文内容往下画,你会画什么”语文实践活动,不仅把语言文字形象化,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镜头一】
师:跟着课文内容往下画,你会画什么?
生:我会画很多的绿叶。
师:一般的树画完了枝确实要画叶,但是榕树很特别,画叶之前要先画什么?
生:画叶之前要先画根。
(请两位学生上台画根,但他们不是从枝上画根,且画得纤细、弯曲。)
师:同学们看,他们画的根和作者写的一样吗?
生:他们画得不对,作者在文中写的是只有一株巨大的榕树,所以应该只有一条根。
师:是吗?同学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对画根的学生)你们一边听一边画。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师:瞧,这位同学画的根,是从枝上画下来的了。
师:我们再来读这句话,这一次大家想提醒他们些什么,就用强调的语气来读哪些词。
(学生画完后,教师采访其中一位。)
师:我发现你在画的时候都恨不得画到黑板下面去,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这些根是插在泥土里的,所以我画的时候要往下一点。
师:你读懂了作者写的“伸进泥土里”。(对台下学生问)同学们,你们刚刚都强调了哪些词?
生:我们强调了“许多根”“直垂到”,这些都是榕树的根的特点。
师:是啊,当这直垂的、不断向下生长的根遇到泥土,它会用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去冲破泥土呢?
师:这就是“伸进泥土”的力量!
学生围绕“跟着课文内容往下画,你会画什么”这一问题阅读圈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画榕树“画叶之前要先画根”的神奇之处,经历“读—画—读—悟”几个环节,感受“根”的力量。在这些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一开始,一些学生以为读懂了课文,直到画的过程中出了错,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充分地理解作者笔下的“根”的特点。于是,我引导学生不断地回到文本,和文本、同学对话,让学生在自学、互学中碰撞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由文到画,由画到悟,学生不仅学得有意思,还有意义。
三、立足儿童发展,引向深度学习
画完树叶后,我问学生“那么多的绿叶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不假思索——“茂盛”“生命力顽强”,这些标签化的词语张口就来。长期的阅读学习和测试,让学生已经总结出一套得分的答题范式。但是,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缺乏独立的思考,头脑就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一个不断学习生长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不断产生“新的不懂”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会走向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要期待“对”的答案,而是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提问和思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引向语文的深度学习。
【教学镜头二】
師:作者还有一些感受是我们用画笔画不出来的,请你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你关注了哪个词,它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关注到了“明亮地照耀”,因为树是不会反光的,这说明树叶非常多。
师:我们一般都说“阳光照耀”,这里怎么会说“绿叶照耀”呢?
生:因为树叶堆积再堆积,就显得生机勃勃,让我们感觉到希望。
师:这是绿叶本身所散发的光泽与活力。
生:我关注到了“颤动”,树叶在颤动。
师:你觉得可能是什么样的新的生命在颤动呢?请你再读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一想,还可以和同桌讨论。
生:可能是刚破壳的小鸟躲在树丛里颤动。
生:可能是新长出来的树枝或树叶,挤在一起。
师:这些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生:我覺得是作者的心在颤动。
师:作者的心为什么而颤动?
生:作者的心为这棵大榕树的勃勃生机而颤动。
师:你是作者的知音啊!作者的心为涌动的生命力、勃勃生机而颤动。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放声朗读第8自然段。
对于巴金先生描写感受的那句话,学生只是整体观照,没有聚焦到“词”,理解不够深入。于是,在谈完初步感受后,我请学生反复阅读,并说说“你关注了哪个词,它带给你什么感受”,再次启发学生去思考,唤醒学生自主的阅读意识,丰富学生个性的阅读体验。这些感受是学生自己的话,表达的是学生自己独特的感觉。在师生、生生对话中,阅读不断走向深入和丰富。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只有活生生的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有意义。“蹲下身子”,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根据学生的起点,立足学生的需要,以学定教,拾级而上,使学生真正地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
胡珊珊,江苏省第22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课评比特等奖获得者,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大路小学语文教师,贾汪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徐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多次执教市、区、镇级公开课,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