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

2022-05-30高诗嘉

新闻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媒介融合

高诗嘉

【内容提要】媒介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后,其智能化、液态化、多模态等特征为科技传播注入新动力,主流媒体在报道重大科技新闻事件时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本文以“神舟十二号”报道为例,从形式、技术、叙事、传播渠道等方面分析其融合报道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优化报道队伍建设、注重选题差异化、创新语言表达、提高受众参与度等提高传播力的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介融合  科技新闻  传播策略  “神舟十二号”

随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公众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多。科技新闻是科技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承担着推广科学知识和发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任务。由于科学知识本身具有较高的认知门槛,传统报道框架下的科技新闻往往存在报道内容晦涩、形式单调、缺乏专业性等一系列问题。

媒介融合时代,社会化媒体、智能化技术、移动终端等因素重构了媒体生态,清华大学彭兰教授指出,融合不等于简单的全媒体化,是媒体之间、媒体与用户间、产业之间等等的边界消融而产生的新要素、新关系、新模式。①因此,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改进科技新闻既要考虑外部图景又要注重内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融媒优势,增强科技新闻的传播力。

一、“神舟十二号”报道的融合创新实践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轨驻留3个月,于9月17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强迈出新步伐。各大媒体对此展开重点报道,通过融媒手段构建出多渠道、立体化的科技新闻报道新样态。

(一)形态融合:多样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科技新闻最大的传播难点在于内容晦涩难懂,并且常常受限于单一传播形式,大众接受度不高,如何实现“硬”知识“软”着陆,是科技新闻传播一直以来的关注点。媒体融合时代,丰富的媒体表达形式可以提升受众的视听体验,实现抽象概念具象化呈现,提高非专业用户的解读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力。

在有关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报道中,央视新闻公众号推出互动H5小游戏,利用H5的互动性和多媒体元素给予体验者新鲜感,引导其在欢快氛围中参与学习航天知识,通过游戏化传播赋予传播以愉悦属性,激励受众积极参与;新华社制作的90秒动画,记录载人飞船发射、交会对接、返回着陆场等重要节点,生动还原了此次航天任务全过程,从而让观众有了更清晰直观的认识;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科普条漫,通过著名军事题材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Q版形象讲述物资保障等任务细节,形成“读图时代”下符合青年群体认知和审美需求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中国航天工作者吃苦耐劳、坚韧进取的载人航天精神。此外,央视新闻频道的直播特别节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演播室打造成圆弧型“太空舱”,“飛船”经舱门进入演播室并在主播台前做360度全方位展示,这种将单一叙事转向多维度呈现的方式让信息解读变得生动有趣。

(二)团队协作:立体化解读展现专业性

深入的媒介融合需要进行内部与外部的共同重塑,即组织重构与产业融合。媒体组织重构路径的关键步骤包括项目团队运作,即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强化团队协同合作能力,成立分工明确、关联度高的团队承担融合报道任务。②同时,突破产业边界限制,寻求与互联网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进行跨行业的技术和业务创新,积极利用外部资源推动自身的传播力建设。

此次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中国空间站”系列直播节目,包含摄像、记者、技术等多个工种的跨部门项目团队迅速集结,成员之间紧密协作,在动态化的管理机制下有效配置媒介资源,完成了搭建虚拟演播室、掌握影调规律、创新特殊机位等一系列高难度任务,配合来自航天科技与卫星产业的“深圳星”提供通信服务,并邀请专家进行伴随式讲解,完美地呈现了飞船发射的全过程。

新华社联合腾讯游戏Next团队打造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兼记者小诤进行太空报道。此类超写实数字人记者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能够在常人难以胜任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现场报道。视频中,小诤带领观众穿梭时空走进人类三大空间站,以第一视角介绍各个舱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并在舱外见证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全过程。这种沉浸式数字场景重新构建了人与新闻现场的关系,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大大提升了科技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叙事策略:平民化视角凸显人文情怀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看,科技新闻亲和力的重要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受众本位、通俗语言、生动细节等方面,③由此,要做出深入人心的科技新闻需要从平民化视角出发,用微观叙事和通俗化表达来抒发人文情怀。

在叙事主题上,“神舟十二号”相关报道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挖掘与微小个体相关的话题,注重用细节增添报道的人文价值。比如央视新闻《“航天员女教头”,提到这首歌哽咽了……》,不仅展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的前期训练画面、在轨日常情况,还聚焦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多年以来的心路历程,捕捉其工作细节和接受采访时真情流露的瞬间,刻画出幕后航天工作者的无名英雄形象。同样,各大网络媒体回顾我国航天员名场面、制作包括航天员和执行神舟系列海上测控任务的工作者等一系列人物专题报道,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航天事业中的人文精神。

在叙事文本上,主要是通过运用富有时代感的词汇和活泼生动的修辞手法,将专业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来增加科技新闻的亲和力。例如,极目新闻《刚刚宣布!发射升空圆满成功!》中使用“凡尔赛”“三次飞天,每次都有新感觉”等网络流行语,彰显航天报道与时俱进的新鲜感;央视新闻将天和核心舱描述为带健身房的“三室两厅”,将管理核心舱组合体形容为“拆快递”等等,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航天成就,大大增强了文字的可读性。

(四)渠道互融:多元路径强化传播效果

媒体融合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已从传统媒体扩展到“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通过联动新媒体,依据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合理配置媒介资源,建立优势互补的传播矩阵,促进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广泛的关注和认同感,发挥出“1+1>2”的传播效果。此外,依托社交属性进行互动传播,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将用户的关系需求作为扩大媒介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打通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推出“中国空间站”系列直播特别节目,于飞船发射当天在综合频道和四套进行并机直播,全程记录“神舟十二号”发射现场,同时,利用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央视频手机客户端进行网络直播。此外,央视新闻客户端以“你好 空间站”为主题开展专题系列报道,设置“静待出征”“交会对接”等10个版块,采用图文、视频、H5小游戏等形式,全方位聚焦“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形成覆盖多平台的矩阵传播体系。在互动方面,央视新闻频道首次在特别节目中尝试“互动中的直播”,选取多地青少年参与观看飞船发射直播,并连线现场专家进行提问互动;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在微博发起#神舟十二号发射圆满成功、#神舟十二号实现了人类哪些想象等话题,累计阅读量超70亿,从网友们的“注意点”中挖掘新闻价值点,推动新一轮讨论热潮。

数字空间的多渠道联动传播,形成了由主流媒体、新媒体、普通公众个体组成的动态叙事框架,实现了一场盛大的“征服”型媒介仪式,形成整个国家的集体记忆,有效发挥了宣传主流价值观和强化民族情怀的社会价值。

二、关于提升科技新闻传播力的思考

(一)打造专业生产团队,提升内容创作能力

优化团队结构和思维,不断增加科学知识储备,让多元化团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新闻敏感。事前做好充分的新闻策划工作,对重大科技新闻做出全方位筹划,便于对报道节奏的整体把握;在采访后能准确生动地“翻译”专业知识,积极引导大众的视线聚焦科技新闻的重点与内涵,树立起应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作为专业媒体,不能仅仅做信息的搬运工,还要保证自己的内容产出能力。报道内容的质感也体现在前沿设备和技术的运用中,例如用新兴直播技术共享科研盛况现场、将科学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考察受众群的结构和媒介使用习惯,对“高冷”的科学话题以亲民语态进行软处理,推出丰富多元的融媒形态产品,从视听层面升级整个团队的内容创作能力,将优质的科技内容呈现给受众。

科技传播在本质上是严肃的,对传播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媒体邀请专家、相关从业人员等共同参与,引入专家视角,注重新闻准确性的把关,兼顾科学性的同时,注重内容思想性,保持媒体的专业度。

(二)实现议题多元化,满足受众求知欲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不免带来信息冗余。“信息冗余”这一概念最早在《传播的数据理论》中出现,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但又进入新的传播过程的信息,冗余信息过多会使有效信息相对减少,传播水平降低。同样,囿于固化的报道思路,同质化的报道反复推送,不仅窄化大众视野,还易引起反向传播效果。

因此,科技新闻的报道需要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做到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一方面,针对重大科技事件制作专题报道,划分不同版块,从多个层次解读事件本身和背后的故事。围绕主题寻找背景材料,包括回顾科研的历史节点和关键信息解读,以加深理解;探寻科研人員的心路历程,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受众了解科学界和科研精神;立足国家高度,结合历史与社会环境揭示意义,展现科研力量和前景,由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另一方面,选取与受众实际生活相关联的话题,用受众的兴趣点来引发广泛关注。从大众视角出发,寻找科学知识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生活需求的结合点以提高新闻接近性,有效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减少传播隔阂。同时,还要防止出现过度迎合用户的“唯流量论”现象,平衡科学应有的严肃性和新闻的趣味性。

(三)语言表达通俗化,增加内容可读性

严肃呆板的叙事方式无法让科技新闻吸引受众,在媒体融合时代,灌输式说教的话语体系亟待转变,科技新闻需要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丰富的表现形式进行柔性传播,帮助受众理解科学内容。

首先,摆脱以往单向的“宣读式”传播风格,媒体要创新话语表达形态,可以使用一些接地气的表述或网络流行语,用比喻、拟人化等手法讲解专业知识,让科技新闻变得通俗易懂。通过密切结合当下社会热门话题或生活现象来吸引受众阅读,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科学知识自然地嵌入日常生活中。其次,注重与公众的“沟通感”,用对话体、讲故事等方式介绍科学知识、科研工作者乃至科学界,用细节描摹来增加报道的生动感。配合相关的人物故事,让字里行间透露出人性光辉,增强科技新闻的情绪感染力和人情味。最后,科技新闻不仅传播科技知识,还要致力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精神和思想,例如挖掘科技事件的社会意义,加入激发深层思考的哲理性语言,形成崇尚科学的氛围和意识。

(四)发挥新媒体互动优势,助力传播模式转型

科技传播“中心广播模型”认为科技传播者与受众是传达与听从的关系,而杜兰特提出的“民主模型”强调了公众和政府、科学家进行平等的交流, 共同参与科学决策以实现有效的科学传播。④随着信息环境逐渐自由开放,用户拥有更多信息选择权,用户思维成为现代传播的重要原则,即看重用户需求和意见反馈。所以,科技传播要做到向用户赋能,提高用户主动性和内容“卷入度”。

平台的弹幕、点赞、评论等功能都展现出极强的社交属性,这些都可以成为媒体进行互动传播、建立良好用户关系的重要工具。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报道策划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分析用户数据获得其关注重点,呈现更有吸引力的报道内容。同时,不同媒介渠道的用户结构和特征是不一样的,在生产内容时需要考虑不同渠道的传播特点和用户喜好,采用图文、直播、条漫等不同形式满足用户的差异化信息需求,加强用户与媒体的黏度。最后,激发专业用户的生产力,使其成为并入媒体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从而引入到整个科学传播系统中,带来传播模式的优化升级。

三、结语

在媒体融合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为科学传播的理念和机制带来巨大变化。媒体需要借助媒介技术、新闻生产模式、报道思维等变量,不断创新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在传递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宣扬科学精神、传递正面的价值观,让科技新闻发挥巨大的社会效果。

注释:

①彭兰.新媒体传播:新图景与新机理[J].新闻与写作,2018(07):5-11.

②陈卓.试论媒介融合进程中媒体组织重构的路径[J].国际新闻界,2010(04):95-98.

③向鹏.科技新闻传播亲和力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科技传播,2010(04):111-113.

④曹昱.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研究——对约翰·杜兰特的“民主模型”的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05):85-89.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媒介融合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第三次浪潮”下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与转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