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契合、生长:小学语文作业类型的探索
2022-05-30姜亚杰
姜亚杰
一、差异式——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找到最好的自己
1.铺垫型作业,落实文本的语文要素。鋪垫型作业设计,是为全班所有学生设计的练习。这些基本题能有效解决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不想学”和“学不会”的问题,能够保证他们的作业质量,使学生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学有所得。比如,四年级上册《观潮》第一节课后,笔者设计这样一项铺垫型作业:
这样的基础作业,既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四字词语,还对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进行了能力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2.扩展型作业,触摸成长的最近发展区。扩展型作业是为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的。在他们完成铺垫型作业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扩展型作业。同样以《观潮》一课为例,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项扩展型作业:
这样的选做题目是对基础题的扩充和延伸,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开阔视野,跳一跳去触摸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3.超前型作业,成就自行探索的领跑人。超前型作业是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准备的。在完成基本题并尝试了扩展题外,教师还可以让他们继续去做一些超前型作业,比如课后自行探究有关题目,或找出不懂的地方,为新课做准备。同样以《观潮》一课为例,笔者在第一课时教学后设计了如下超前型作业:
二、契合式——让每一个孩子在生活的“多元”作业中找到表达源头
1.说一说——“对话”生活的认知作业。学习的目的是探索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型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激发其强烈的探究意识。例如,教材中有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如周恩来、西门豹、纪昌等。教学完相应课文,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此时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少年的周恩来说?
(2)假如你是围观的百姓,面对西门豹的举动,你会怎样说?
(3)请你赞美一下有毅力的纪昌。
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理清作者表达意图的同时,也明白了文本的思想内涵。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感悟了文中蕴含的道理,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画一画——梳理生活的体验作业。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如诗如画的课文,为调动学生的语言系统,笔者常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动手画一画。比如,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景类课文后,笔者请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家乡最美的风景,然后给这幅画作配上美妙的文字送给朋友,一些学生画了“叔同公园”,一些学生画了姹紫嫣红的“明湖公园”……学生们画得趣味盎然,写得自然得心应手,也为这一单元的“习作”做好了铺垫。
这一过程既是一个理解、内化的过程,又是一个陶冶情操的过程。这样“有趣”又有“新意”的作业自然让学生爱不释手。
3.演一演——再现生活的情境作业。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尽量放进一些“佐料”,使作业形式灵活多样,以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内驱力。将自己知道的东西表演出来,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热爱的事。笔者有时候,就通过演一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感受和品味文本内涵。比如,学完三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司马光》一课后,笔者让学生演一演司马光机智砸缸的过程。他们能根据角色选择合适的人来进行表演,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都揣摩得相当到位。学生在有声有色的表演中,进一步理解了文本内容,感悟了文言特色,进一步产生了对这种特殊的语文作业的喜爱和期待之情。
三、生长式——让每一个孩子在作业中形成“三力”成长的空间
1.设计“归纳—对比”型作业,发展自主建构力。“归纳—对比”型作业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知识体系的一种作业形式。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习情感的表达。在学完《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之后,笔者结合习作的“交流平台”设计了如下作业。这份作业,既是对本单元习作要素的巩固,又为本次习作做了铺垫。
通过这类作业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可以在比较中挖掘出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从而快速地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2.增设“开放—跨界”型作业,促进自主探究力。“开放—跨界”型作业是指将语文学习拓展到不同学科的学习中,也可以拓展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比如,有的学生讲故事能力强,有的学生朗读水平高,还有的学生表演能力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及学生的个性布置一些有创意的作业。比如:学习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时,笔者在班级里开展了“我们的诗歌”表演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申报节目,并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认真准备,最终通过朗诵诗歌、讲故事、表演诗歌内容、演唱歌曲等节目,真正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支持“自主—素质”型作业,增强自主创新力。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来说,有两个要点很重要:一是让学生懂得到哪里去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二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新的创造。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小拐棍”—“自主—素质”型作业,比如研究小课题、做纪念册、撰写调查报告等。在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的学习过程中,有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作业—— 制作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成长纪念册。笔者是这样进行引导的:建立合作小组,合理分工—和家长一起寻找“小时候的影子”—设计封面—内容分类—开展“我的小学生活故事”分享会。
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留足学习空间,使他们能够“跳起来摘到桃子”,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满足感,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