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问答(一)
2022-05-30王栋生
老师们的提问,能触发我的一些思考。我的见识很有限,说一些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问题一:学生阅读一本书和一篇篇的文章,两种阅读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教师在教学生读一本书和一篇篇文章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呢?
答:如果就阅读趣味而言,没什么区别。“整本”和“单篇”,对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区别只是用时多少而已。一本书也可能是二三十篇不同的文章合编的。
这位老师可能指的是阅读“整本书”和阅读“单篇”的不同。单篇,如果是教学意义上的“课文”,有具体的能力要求。比如,这个单元三篇结构不同,这个专题三五篇内容有别,这组文章两篇观点对立,这组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各有千秋,等等。至于“一本书”,那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专著还是作品合集?长篇小说还是小说选、散文选?科学著作还是科普散篇?我想,这位老师指的或许是课程范畴的“整本书”。那是指令性的阅读要求,要解决的是“读一本书的策略”,解决一些比较大的方法问题,和阅读单篇的要求自然有些不同。
不管读整本书还是单篇文章,同样都有“了解”“理解”“接受”及“评价”的过程,有经验的教师还能通过阅读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形成独立见解。
从单篇阅读逐渐学会整本书阅读,先是趣味的培育,然后是经验的逐步积累,直至阅读习惯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文课,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像是对着一株花、一棵树,观察它、了解它,面对个体,仿佛研究标本;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像是进入花圃,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植物;而当他徜徉在树林和草原时,最早的经验仍然是他认识大自然的“底子”。所以,一次一次的单篇阅读最终会走向能读一本书甚至读一些“大书”。
在教学中,老师们不要太把“读书”当作正经八百的大事,如果强调过多,过于郑重其事,总是说读书的意义与重要性,也可能适得其反,或是让学生产生恐惧,或是导致学生厌烦、厌倦,反而难以形成阅读的好习惯。读书积累,不过是“吃饭养人”而已,一日三餐,饿了就得补充养分,人能不吃饭吗?我们的身体是有这种需求的。至于该吃点什么,或感觉缺少了什么,慢慢地,他自己会去找。我看过一部纪录片,美洲有种岩羊,隔一段时间,它们就会长途跋涉,到某地的山岩,舔石头上渗出的一种盐分及矿物质,然后再回到草原。太奇特了,这就是生命本能!语文教学,要唤醒学生阅读求知的本能,不要破坏他们对阅读的本能需求,要避免阅读走向功利化。
不要每读点什么就急着要学生“谈体会”“写心得”,小树苗要自由地生长,天天写“观察日记”,没有必要。今天长了几毫米?这一毫米和昨天的一毫米有什么不同?小朋友的一点好奇心会被糟蹋没的。种下了一粒种子,不要妄想它立刻就会发芽,没事找事,天天扒开泥土看究竟。它需要适当的时间,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安安静静地生长。南京有所中学曾给学生发《成长手册》,要学生每天填写,其中有一项是:“今天我有哪些进步?”那个设计不知是什么脑袋想出来的,蠢透了,既败坏了学生的学习趣味,又违反了教育规律,害人不浅。
培育学生的读书习惯,要不拘一格,鼓励自由阅读,肯定个人经验。“指令性阅读”很多是为了检测,有功利意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教育如果能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非常成功了,等于“教会”。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曾一天一口气读完十万多字的长篇小说,因为情节吸引了我。后来有了点经验,多读,并学会比较和判断。我不会因为一篇课文有不合理的阅读要求而抵触,因为有了批判思维。青年时代,我也读过一些不好的书—— 如果不比较,怎么知道它不好?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们是不是要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都可以进一步思考。
问题二:语文教学中,有没有一些不变的东西—— 只要教语文,教师就必须关注或者坚持的东西?面对“课标”和“教材”的不断改进,教师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态度?
答:提问的老师可能对课改过程中一些新的提法感到困惑。语文教育有一些基本任务是不会变的,在新时代,面临新问题,对一些基本能力要求有了比较具体的阐述,和以往的提法有些不同的表述。所谓“不变的东西”,其实是语文教育的“恒常”,是基本常识,是基本规律。很多教学方式相对稳定。比如,不管学习内容和方式有什么新的提法,语文课离不开基本的“听说读写”,离不开我们习惯的“思考”“探究”“梳理”“归纳”“运用”。有些要求相对稳定,专业教师心里有数即可。
老师要能从实用的角度思考小学语文教育中“听说读写”的基本要求。
听:学会倾听,能辨别异同,听比较复杂的(曲折的、含蓄的)内容;学会耐心地听自己不太感兴趣的讲述;了解说话人的态度和主要观点,比如“他的讲话,其实是想说……”“五分钟发言,有三个要点”。
说:表达连贯(流利),选择词汇,组织语句,从“有顺序”到能选择、变换顺序;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不一定全说出来);针对不同对象,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等等。
读:阅读的趣味,阅读的需求(读着读着就忘记其他事了),阅读的速度;能在阅读中感受美(忍不住又反复读喜爱的段落或章节);阅读后能有自己的评价,学会借鉴(包括从生活中发现,别具一格的构思,富于变化的、自己能接受的表达方式),不满足于简单模仿;有自己喜爱的某类书。
写:能根据个人生活与情感的需要写作;能根据生存需求写作(实用写作,写一份情况说明或申诉,写一封信反映问题等);有些同学会建立个人的精神园地,开始有“私人写作”的習惯(这一点特别重要,教师和家长要有理性,不要过度干预)。
最重要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所有的学习活动中,学会思考。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孕育并能在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育应有的追求。
这些,应当还是传统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不会改变,同时要求应当有所提高。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一些学习方式应当有积极的变化。传统的“听说读写”加上“想”,形成人的综合语文能力,有好的表达习惯,能解决具体问题,并有创造性。
比如,“任务与情境”“项目化学习”,本是学习应有之义,并不是全新的东西。有些学校早就尝试过,有些学校甚至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只是没有形成局面。记得1984年,有教育专家在刊物上介绍访学美国的见闻,提到某校八年级的历史课“古代罗马”专题,教师第一节课只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合作出一份《古罗马日报》,一个星期完成”,就下课了。学生怎么办?难不倒他们,他们有读报的基本经验,了解一份日报有多少版面,要分别刊登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市民生活、文娱等方面的新闻,而出一份《古罗马日报》,他们需要搜集了解古罗马的一切!这就得学习。于是学生泡在图书馆阅读,找寻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搜集古罗马生活的大概情况。除此以外,一份日报要设置哪些栏目,需要哪些新闻知识,如何编排设计,要有相应的综合学习能力,要有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学生的能力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一星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大略了解了古罗马。出版日报的过程,需要探究思考的能力、筛选信息的判断能力、灵活运用材料的能力、整理综合的能力,学生需要有语文、历史、地理、社会、自然以及新闻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就这样,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打通了,学科藩篱打破了,他们不再是个“仓库型”的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创造意识。比起死记硬背历史教科书内容,做几套模拟题准备考试,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我看到这个案例,感到这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也认为,我们的学校应当有能力实施这样的教学,我们的教师也应当有这样的教学意识。
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当然,考试制度和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教育的自由发展。任何改革的尝试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学校一直在做一些探索,根据学校的实力因地制宜,也取得了不错的实效。
学科教学在守常识的基础上,适应时代需求创新,这样的“变”,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品质。语文教学几十年“不变”地围着考试转,学生读死书,高分低能,那才应当令老师们恐惧。※
(未完待续)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