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教学的“学习支架”设计
2022-05-30王兴伟
王兴伟
由于古诗时代久远,且学生缺乏学用古诗的环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的学习支架,让古诗学习真实发生,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教参结论。
一、对比阅读,类比情感
寓情于景,用意象寄托诗人情感,是古诗的常用写法。教学中,学生能感知意象,而对诗人通过意象组合传递的感情则较难把握,很难将诗中景物与诗人的情绪、心境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搭建恰当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读懂诗歌。“对比阅读”正是有效解决这一难点的学习支架。
比如,教学李白《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准备实现大丈夫的“四方之志”。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李白的意气风发和豪情壮志,感受到他那颗轻快、自由、飞扬的心。但是学生很难理解“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中表现出的诗人洒脱飘逸和意气风发的感情。这就需要教师搭建“景物相同,情感各异”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整合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和张继的《枫桥夜泊》,从而形成对比阅读,让学生归纳出诗人入夜后泛舟江上,江水烟波,碧空明月,承载的是游子的“愁”绪。同是夜晚,同在江上,李白看到的则是月亮映入水中,皎洁明亮;长江的浩渺烟霞,如海市蜃楼般唯美。相同意象,不同的意境,归根结底还是诗人心境的不同,青年李白的洒脱飘逸和意气风发在对比中读了出来。
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一大困惑就是任務指向非常明确,学生就是达不成目标。其实,囿于学生知识结构、阅历背景和欣赏水平,很难达到教师期望的水准。与其让学生“硬读死读”,不如换个方式,搭个对比阅读学习支架,让学生在“巧读活读”中达成目标。
二、诗句变形,鉴赏画面
鉴赏诗句画面,是古诗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很多学生能够感受诗句的画面美,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赏析诗中画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搭建贴切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感受、赏析诗句的画面美。许多古诗的画面美,往往通过精妙的遣词表现出来。因此,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以采用“语言变形”学习支架来实现。语言变形,就是通过替换、更改诗句中关键词,让学生在与原诗句的比较中,以有效的抓手鉴赏诗句的画面美。
比如,学习《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画面,是教学难点,课后“思考探究”有所涉及,“教师教学用书”也做了详尽的分析。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须通过设计有效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方法,获得审美体验。而鉴赏此联的画面美,可以设计“语言变形”学习支架来实现。
示例——
原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变形1:沙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变形2:大漠有孤烟,落日长河间。
需要说明一点,两个“语言变形”支架忽略五言律诗的音韵规律。“变形1”通过将“大”变为“沙”,“长”变为“黄”,引导学生与原诗句比较,感受原诗句画面雄浑、阔大的构图美。“变形2”通过调整语序,将“直”变为“有”,将“圆”变成“间”,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悟诗句的画面线条美,有纵有横,有直有圆,极富概括性。赏析此联,只要这两点予以突破,本联的色彩美就很容易解决了。
如果没有“语言变形”学习支架的设计,鉴赏画面时一味让学生读、品、想,那么学生的鉴赏极易钻牛角尖。而搭建“语言变形”支架鉴赏古诗画面,可以培养学生更高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资料助读,感悟主旨
诗歌是用艺术化手法表达诗人的现实感情,是诗人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因此,以意象营造意境,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就需读者适当借助诗人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来理解诗中的具体情感,这样才能在诗歌学习中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
比如,学习王绩的《野望》。诗句中表现了诗人归隐后的忧郁、孤独、苦闷,但诗人为何会有此种感情呢?一般在教学中教师会以“三仕三隐”讲解诗人的人生经历,但诗人的苦闷并非因为隐居的次数。教学的概括化介绍,无疑会让学生对诗歌的主旨理解产生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设计“助读支架”,用诗人的人生经历实现对诗歌的具体化欣赏。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资料助读”支架,引入《唐才子传·王绩传》《自撰墓志铭》《五斗先生传》等相关资料,让学生不仅对王绩的“三仕三隐”有了具体、清晰的认识,还明白了王绩的归隐原因和归隐后的生活。在此基础上,王绩归隐东皋后的苦闷、孤独、忧郁的感情就不难理解了。设置“资料助读”支架,丰富了学生的诗歌学习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诗人的认识和诗歌感情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古诗教学中的“支架”设计,目的是搭建学习桥梁,让学生巧妙地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因此,诗歌教学中的“支架”设计要注意三点。首先,支架设计必须指向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其次,支架设计必须符合诗歌的学习规律,学习诗歌需要涵泳体悟,也需相关背景知识;最后,支架设计必须蕴含对比、归纳、演绎等思维训练。总之,教学就是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在诗歌教学中搭建教学“支架”,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教师的过度讲授,激发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知识,习得方法,掌握技能,获取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