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改革

2022-05-30丁玥彤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1期
关键词:整本书语文教学

丁玥彤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汉语如今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汉语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虽然每天都处在汉语言的文化熏陶中,依然很难真正去理解汉语文化的内核。因为应试的功利性,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去追本溯源,所以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得高分的人,未必能具备新课标所要求的语文素养,常常因为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使语文中的文章碎片化。就拿语文卷中常考的诗词默写来说,教师在教的时候常常只要求学生会其中的一两句应付考试即可,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这一两句的出处和作者。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整本书教学就显得尤其困难。于是,为了让学生有更辉煌的明天,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能力。但是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在大多数学校,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随着学生心理的成熟,懒惰侥幸心理油然而生。读整本书并非当代人的创意,20 世纪前期,就有学者提出,要读整部书,甚至用整部书做教材。叶圣陶、朱自清曾写过一本《略读指导举隅》中,所谓略读,主要指的就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势必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学生甚至老师都会选择投机取巧去背一些二手的教辅资料,忽视对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探讨。这显然是与我们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相违背的。

一、高中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欠缺原因分析

细细分析起来,我觉得高中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欠缺大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课外活动开展不力

语言的学习要有一定的语境,特别是汉语学习,而我们的教学恰恰有时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语境的创设。课外活动开展不力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降低。因此,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有独到的作用,利用讀书会、戏剧课等活动为载体的语文教学至关重要,我们缺乏这些校园的精彩一瞥。

(二)应试导向

测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起着极大的导向作用。换句话说,你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由于客观原因,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于成绩的提高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因而许多教师都没有重视学生对整本书的感知能力,也没有过多地强调。在中考这一根“指挥棒”下,学生也未重视口语训练,片面地认为语法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只花时间和精力训练重点篇章、重点语句。殊不知离开了整本书,这些重点篇章和重点语句将不复存在。因此,出现了机械式和量化式的语文,使语文失去了应该有的温度和情怀。

(三)亮点不足

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场所,也是学生提高语文整本书阅读能力的主要阵地。现实中的语文课堂却亮点甚少,很难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的语文学习中。如读《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一节,若以孟子这段话为天经地义,而说从前君主时代竭尽天下的人力物力以供奉君主是合理的,现代的民权思想与民主政治是要不得的——这便是糊涂头脑。若以孟子这段话为胡言乱语,则说后代劳心者与劳力者分成两个阶级,劳心阶级地位优越,劳力阶级不得抬头,都是孟子的遗毒,这也是偏激之论。要知道孟子这一章在驳许行的君臣并耕之说,他所持的论据是与许行相反的“分工互助”。劳力的百工都有专长,劳心的“治人者”也有他的专长,各出专长,分任工作,社会才得以治理,这是孟子的政治理想。时代到了战国,社会关系渐趋繁复,许行那种理想当然行不通。孟子看得到这一点,自是他的识力。这就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极其重要。现实语文课堂中像劳心劳力这种缺乏整篇的理解比比皆是。这其实是一种对于文化的曲解。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生动多姿的学习环境,难以引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激情,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在原有成绩基础上,充实语文课程,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采用多元学习方式、多种活动方式,获取校本教研成果。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整本书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高中生语文整本书的阅读能力,要从最基础抓起,步步抬升,稳扎稳打,以情激趣,让学生在七彩课堂里体味语言世界的奥妙和乐趣。

(一)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教,由单篇教学向任务群教学转变,由单元教学向专题教学转变。学,由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既要分数,也要能力。不要分数,今天过不了;只要分数,明天过不了。语文学科要借助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良好语言运用、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价值。语文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以下新尝试就是整合教育的思想体现:设计学习专题,组合材料,选择教法;拟定学习专题,整合教材内容,精选课外教学素材,编写成常规教学、校本教学材料;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学、交流、展示,做好反馈、总结。努力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核心理念,坚定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学习理念。

(二)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充分了解学生,教学和训练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要做到全面兼顾。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性格外向的学生,活泼大胆,反应迅速。对这类学生应采取“吹毛求疵法”。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对他们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学得对,学得准,学得好;性格内向的学生,动作迟缓,反应速度慢,应采取“激励法”,着重培养他们敢表达和愿意表达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发言提问。因材施教,这是解决语文教学难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三)强化有意注意,培养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

任何教学中,都要利用好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要有意志努力的参与,有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集中注意表达时,若出现“卡壳”,即发生表达障碍时,如果老师马上救助,常常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导致有意注意力不集中,难以独立地完整地表达。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完整表达,首先应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轻易不要出口相救,可以采用多检查、提问,随时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渐渐养成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学生在表达时如果出现了错误,教师可以用表情、眼神或手势来示意学生,他或她的表達在此时出了错,让学生反过来思考一下应该怎样表达才正确,这样既没有影响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可以让其表达更完整,更正确。

(四)利用好周围的一切资源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听听古典歌曲、安排学生去看名著改编的电影(《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乱世佳人》《红与黑》等)都是不错的办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任何知识都是有乐趣在其中的,关键是学生敢不敢于去探索去发现。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语言是人类交流信息的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手势、动作、表情都是交流思想的辅助工具。日常生活中,这几种交流思想的工具往往是同时使用的,说话时眉飞色舞,慷慨激昂,手舞足蹈,这就大大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如其分地表演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整本书的中心思想。学中采取创设情境,选名著中的一些经典片段进行短剧表演、小组对话,采用讲故事、学唱歌曲、看电影等多样化的课内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创造新的刺激,培养他们对语文整本书的浓厚的兴趣。

课上的活动也可以多样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班里设一个阅读角,在那个地方交流阅读感受。课前五分钟,让每一位学生轮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培养学生自主自愿说的习惯。在课外活动时间,利用课本教材内容,也可自找自编故事进行短剧表演。此法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又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活跃学习的气氛,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表演评出优秀,及时表彰鼓励,树立学习之星,让大家学有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活动,以精英引领群体上进。长时间坚持下来,相信一定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要做到位

就教学而言,课内精读是主体,课外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书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就不至于茫无头绪。属于作者所做的序文,若是说明本书的创作意图、取材、组织等项的,那无异于“编辑大意”“编辑例言”,借此可以知道本书的规模,字数非常重要。有些作者在内文之前作一篇较长的序文,其内容并不是内文的提要,却是阅读本文的准备知识,犹如津梁或门径,必须通过这一关才可以涉及本文,那就是“导言”的性质,重要程度也高。属于编订者或作者师友所作的序文,若是说明编订的方法,抉出全书的要旨,评论全书的得失的,都与了解全书直接有关,重要程度也不在上面所说的作者自序之下。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所以学生也需养成先看目录的习惯。学生读书,往往连字典词典也懒得翻,更不用说跑进图书室去查阅有关书籍了。这种“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平时马虎过去,却成了终身的病根,学生将不能从阅读方面得到多大益处;若做专门研究工作,更难有满意的成就。

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阅读方法也不能一样。其他功课的阅读都只需顾到书籍的内容,在语文课内,要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尤其不应如此。初学者还没有素养,一时无从着手,全仗教师给他们易晓的暗示与浅明的指导,渐渐引他们入门。穿凿附会固然要不得,粗疏忽略同样要不得。凭着故事的情节,逐一追求作者要说而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才会与作者的精神相通,才是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正当方法。陈寅恪先生作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审查报告中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指导学生阅读,不可不酌取这样的意思,以正他们的趋向——尽浅不妨,只要趋向正,将来可以渐求深造。否则必致学生辨不清古人的是非得失,或者一味盲从古人,成个不通的“新顽固”,或者一味抹杀古人,骂古人可笑可怪,成个浅薄的妄人。

(134001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语文教学
《论语》整本书阅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