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对称,同上蓝天

2022-05-30缪伯刚

中华手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墨线顶线竹条

缪伯刚

源自内心的热爱

不对称风筝是在传统对称式风筝的基础上,经过创新而推出的一个异型品种。它具有造型夸张、构思新颖,动可放飞、静可欣赏的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风筝领域,堪称一门奇绝的艺术。

说到不对称风筝,不得不提我的老师——宁波市奉化区南鹞北鸢文化交流中心副会长马捷如。马老师自幼对民间艺术绘画及放风筝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从1960年开始学习制作风筝以来,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风筝制作与放飞的技巧,寻思着如何让风筝画面彩绘明快、种类丰富、样式独特、刻意求新。

在他看来,创新是风筝的生命及活力所在,无论是风筝画面的大胆创意,还是飞行原理的运用,以及结构形式的改造,制作工艺的完善等,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对称风筝更能尊重图像的原意,画面的创意也更加丰富多彩,可以画更多的人、事、物,也不用刻意加上赘余的内容,不仅是尊重,更是创新。在马老师的作品中,全运会的“津娃”、NBA球星科比、栩栩如生的斗鸡……这些生动的人物、事物在“非专业”的画笔下灵动而真实。

不对称型风筝多采用“大”字型的主体骨架,在不对称的形态下尽量设计得较为对称,确保足够的“吃风”面积,还要兼顾泄风的顺畅。

从事风筝研究50多年的马老师,对这门传统艺术的挚爱,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不知道有多少个周末与假日,他蛰伏家中,冥思苦想不对称风筝的结构原理,以求达到理想效果,并希望它早日飞出国门,使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永久的青春活力。他对风筝的热爱一直感染着我,并不断鼓励我进行新的创作。

不对称型风筝的制作原理

不对称型风筝指风筝的画面及外形轮廓(吃风部位)是不对称的。与传统风筝不同,其创意到扎制工艺均有新的突破。它的造型夸张、构思新颖,动可放飞,静可欣赏,所以深受爱好者们的青睐。

其实,不对称型风筝是在传统风筝基础上的一种大胆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风筝永远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从而使人们获得新的启迪和无穷的乐趣。

原天津市民协风筝研究会会长郭霄云说过:“一只风筝就是一幅别致的画,一只风筝就是一首完美的诗,制作一只好的风筝就像写一篇文章,而‘飞是风筝的灵魂。”一只风筝的独特魅力在于飞出各种姿态。

骨架的选材和煨烤很有讲究。不对称型风筝的主体骨架,必须具备良好的力度和韧性,尤其是微型风筝,对材质要求更高。北方地区多采用成年毛竹,选取竹节较长、纤维直而密的中间一段,强度韧性都比较好。主体骨架只可用竹皮部位,其他副条可采用慈竹,这种竹条虽然力度差一些,但它的材质轻,既不影响整体骨架力度,又可减轻整体骨架的重量。

风筝骨架设计定型以后,根据不同的曲线进行煨烤。采用竹子做骨架时,煨烤加热的方法很多,比如电吹风加热、酒精灯加热等,这里重点讲一下微型风筝骨架的煨烤方法。微型风筝的骨架竹条细小,加热时不能用酒精灯和其他热源。大火容易烧损,温度高容易焦糊,温度低煨不出所需形状,所以采用能控制温度的电烙台,或点燃的香当热源都可以。

由于微型风筝骨架细小,但力度和弹性要求较高,所以煨烤成形的骨架必须进行2次以上的回火处理。骨架经煨烤成形后在冷水中定形,以便稳定竹条的纤维结构,提高力度,防止变形。

不对称之曹雪芹风筝

“曹氏风筝工艺”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传统民间文化、南北扎制技术的精华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从工艺上看,它讲究扎、糊、绘、放四艺。在扎糊技術上,其“三停三泄”之法符合力学原理。在绘制艺术上,它讲求“意匠”和“迷笔”手法。尤其是扎燕风筝,更采用拟人画法,不仅画面色彩鲜艳,令人赏心悦目,而且笔法细腻多变,刻画形象夸张而逼真。在放飞技巧上,它注重实际放飞效果,讲究根据不同风力、风向,运用不同的手法,同时讲求风筝的动静之美。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我曾将“曹雪芹风筝”代表作品在不同场合亲赠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及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等,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而且为中外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桥梁。

不对称型风筝的骨架设计

风筝的画面构思及彩绘

因为不对称型风筝不受对称式骨架结构的限制,因此,风筝画面的创意和构思丰富多彩,创作思路比较自由。除了人物、花鸟、动物、器物可以构思制作外,生活中的感人画面都可以选取。总之我的感觉是,要多学多观察,才能捕捉到最满意的画面。

在蒙面材料及颜料的选择方面,天津的风筝同好们都喜欢用无纺布做风筝的蒙面——主要是制作微型风筝,因此一般选用每平方米8克的无纺布做蒙面(超微型风筝需要每平米4克)。

颜料要选用不含胶质的品色。因为微型风筝的蒙面面积较小,所以要求透风度适中。如果完全使用广告色或国画色,以及其他含胶质较大的色,很容易把蒙面的纤维孔堵死,使蒙面板化。如果蒙面板化了,既不易刮风,也会增加风筝的整体重量,这对制作微型风筝是不利的。

其次,绘画方法需要注意几点:风筝画面构思完成以后,首先做出墨线图,按照定稿的墨线描绘在无纺布上,然后显示在蒙面上。我一般用黑色的碳素墨水勾画墨线,它的优点是色彩坚实,而且附着力强,再用品色彩经时,即使覆盖过墨线,也不会将墨线浸洇。为了增加画面的真实感,不是所有的墨线都用全黑色,需要黑的地方一定要黑,不需要黑的线条,可用浅一些的颜色。另外,线条的粗细也要适当,这样才能使画面的层次分明。

墨线画完以后,开始着色。在无纺布上着色,品色彩绘只能由浅入深地着色,有的地方要反复润泽,一点一点地把立体感画出来。因为品色的附着力很强,如果画浅了,还可以再加深;但色上深了,再要让它浅下来就困难了。画面中,该深的地方一定要深,该浅的地方一定要浅,必须由浅入深多层润泽,才能画出满意的效果。

裱糊与拴顶线

不对称型风筝的后续步骤,是裱糊与栓顶线。把彩绘好的蒙面,用电熨斗熨平,最好再平放在毛毡上,用手轻轻地将其揉顺,这样可使蒙面柔软,使其容易刮风。然后把白乳胶均匀地涂在骨架上,按事先标注好的位置准确地把骨架安放在平整的蒙面上。对于微型风筝来说,特别要注意的是,最好一次放正,尽量不要移改。

骨架和画面局部有较大的偏移时,绝对不可以硬拉,要确保风筝的力度对称、风兜一致。微型风筝的骨架较小,不对称型风筝的骨架又特殊多变,所以要把所有竹条用线绑扎起来,主体骨架和副条可按顺序直接粘在画面上。切记每个交叉点都要点胶加固,以保证骨架的整体性。

另外,微型风筝的蒙面很薄,如果涂胶太多,蒙面就会露出清晰的竹条印迹,造成画面不美观。所以,在能粘住骨架的前提下,尽量把胶涂抹得少而均匀。个别色彩浅的地方,如人物风筝的脸部,外露的肉色部分,可不涂胶。

首先,在上横条的中部固定一根短横线,再立向绑一根竖线。这根竖线的上端在横线上打活结,顶线在竖线上也绑一个活结,这样,顶线的位置就能做到上下左右轻微地调整,克服了微型风筝在放飞时不易调整顶线的困难。当然,这只能在骨架设计合理的情况下使用,如果骨架设计有较大的偏差,这种顶线的调整方法也是于事无补的。综上所述,不对称型风筝画面构思新颖,种类丰富,空中效果好,趣味性浓郁。尤其做成微型风筝,小巧玲珑,携带方便,运动量适中;放飞时,不太受场地的限制,因此深受广大风筝爱好者的喜爱。

虽然不对称型风筝从创意设计到加工制作过程难度较大,但它的试制成功,为风筝的创新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猜你喜欢

墨线顶线竹条
传统风筝制作工艺(上)
颜色空间直方图相交法的竹条色差分类检测系统研究*
墨线
关于小便器洗净功能试验方法中墨线画法的探讨*
应用320排螺旋CT三维重建腰椎棘突顶线的临床研究
顶线思维
制作风筝
农桑之心
顺着“墨线”拉大锯
走近欧钓浮标
——提竿钓法的浮标